分享

【太上感应篇】29:纵暴杀伤

 昵称mMsHslLk 2022-07-11 发布于辽宁

朗读者:神雕大侠

【相关链接】

【太上感应篇】全文

【太上感应篇】简介

【太上感应篇】直译

【原文】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
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译文】
摧折、抑止他人的长处。掩护自己的短处。
利用威势胁迫他人。放纵暴行,杀伤人命。

【读书笔记】

曾国藩有句名言,用以警戒人生,他说,“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那些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人名叫白泰官,是当时八大武林高手之一。他成亲后离家多年,一直浪迹江湖。有一次回乡途中,他恰巧遇到个小孩子正对着一块大石头练功,掌到之处,火光四溅。

白泰宫心想:“我老家竟有这样的小孩儿,现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长大后肯定超过我。”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他竟一掌把孩子打死了。可是就在这小孩奄奄一息快要断气之前,孩子只说了一句:“我爹白泰宫一定会找你报仇的!”白泰宫一听,如五雷轰顶,方知杀的是自己儿子,但悔之晚矣。

这个嫉妒心最终害的是自己,嫉妒对于自己的成长一点没有建设性,反而会害了自己。我们与其去嫉妒欧美日本的高科技,不如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样最终受益的是自己,比抵制谩骂强太多。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很有可能就要倒霉。西晋末年有一个故事,兴县有一位钱姓富商,家中有个女儿。这位钱大小姐自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脾气难免有些娇惯。

有一次,当她看见家中有一位奴婢竟然生得异常貌美端庄,于是她见人所长,就生起了强烈的嫉妒之心,于是各种借口,来百般虐待这个奴婢。在大冬天的时候,让她用冰冷的水洗衣服,晚上还要伺候到半夜,也不让人睡觉,这些都已成为常态,根本就不把她当人看。可是她不知道这奴婢就是西晋清河公主,当时西晋王朝被推翻了,她因此流落社会,被人贩子卖到了钱家,给钱小姐做奴婢。

几个月后,公主听说司马睿建立了东晋,几乎高兴的一夜未眠,按照辈分来看,司马睿是清河公主的叔叔。第二天一大早,公主趁着外出为钱大千金上街买东西时,果断跑到皇宫,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得到了司马睿的认可。

司马睿十分心疼她的遭遇,给她赐名临海公主,然后还赐婚,就这样清河公主又过上了公主的日子。故事到这能算完吗?当然没有啊,钱姓一家能有好果子吃吗?倘若钱小姐当时欣赏她的非凡气质优厚待之,恐怕又要是另一番结局了。

一定不要嫉贤妒能,这是极为亏福的行为。而随喜赞叹等于用别人的光明点亮了自己的黑暗,这才是修福的行为。

秦桧一直嫉妒岳飞得到重用,害死了岳飞,十多年后秦桧病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加紧策划让其子秦熺继承相位。秦熺凭借秦桧的权势,先成为科举榜眼,接着一路高升,6年之间就官至枢密院事,地位仅次于秦桧。

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桧,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如今秦桧将死,高宗当然不愿意看到另一个权相在自己左右晃来晃去。高宗亲临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桧迫不及待地问:“由谁代任宰相之职?”

高宗冷冷地回答:“这件事不是你应该问的!”这等于明确拒绝了秦熺继承相位的要求,秦桧父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次日,秦桧、其子秦熺、其孙秦埙xūn和秦堪被一起罢免。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桧当夜一命呜呼。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实在很普遍,其实,如果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有客观直面自己的勇气和格局的。对别人的长处能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嫉贤妒能,只能算是自损一千,杀敌八百。

在鬼谷子门下的时候,庞涓是孙膑是的师弟,做什么孙膑都比他优秀,从此,孙膑两个字成了庞涓的心病。

一山不容二虎,魏王那里,在孙膑的衬托下,庞涓什么也不是。魏王对孙膑的重视让庞涓嫉妒的发疯,于是他设计诬陷孙膑致残,孙膑不得已装疯逃到齐国之后,发誓要向庞涓复仇。后来孙膑设计,庞涓在马陵之战中最后一次输给了孙膑,自杀而终。

试想,如果同学之间能够同心协力,那么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去建功立业。这个挫人所长,护己所短的副作用对于二者,怎么说都是两败俱伤。

李斯、韩非也是同学,同师于荀卿,李斯感到自己的才能不如韩非,学成后,李斯游秦,官至丞相。韩非因为有“口吃”的毛病,短于游说,便发愤著书。

韩非后来也到了秦国,秦王很高兴。李斯姚贾等人生怕韩非受重用,危及自己的地位,在秦王面前竭力诋毁韩非,设计陷害韩非入狱,李斯给韩非送去毒酒,逼他自尽。韩非在自辩无门的情况下,只得含恨而死。可是李斯最终的下场是被赵高施以腰斩而死,加灭族。

再看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有多么损德。

在中国人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莫过于人食人,而所有发生在王朝末代的这类人间惨剧,莫过于唐末。而在唐末,所有食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

他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机械化的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给他的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劫数难逃。

黄巢的死因众说纷纭,大多数史料记载,他是被自己的亲外甥林言偷袭而死,林言提着舅舅黄巢的头颅去请功,唐军不仅没有嘉奖,还又杀了林言为充军功。

明 · 愿云禅师有一首《戒杀诗》: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众生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哪个人能心甘情愿的被杀?这极度的嗔恨被埋藏在“如来藏”中,只待出头之日。

古代有一把刀叫做“屠城黑金”,相传是用几个陨石做的,古代陨石就叫“黑金”,号称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刀。后世凡是得到这把刀的都没有好下场,原本这把刀是一位蒙古将军的,后来将军战死,他的军队也全军覆没,因为他们杀伐太重。

这位蒙古将军在西征的时候,遇到一座抵抗很顽强的城市,他们打了三天三夜才攻破城池,将军下令将全城的小孩子统统都抓住,然后当着父母的面逐一屠杀,很多父母当时就哭死了,在孩子死后,这些父母也不愿意苟活,有1400人都自杀身亡,并在临死前发毒誓诅咒这个将军。
而这个将军所用的屠刀也就沾染了很多恶气戾气,后来在一次战争中,这支军队全军覆没,那个蒙古将军也死在了自己的刀下,可见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最终也是害人害己,这个蒙古将军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勇冠三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常遇春年轻时在匪窝里沾染了太多恶习,“屠城”对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元军大开杀戒有理由,毕竟两军交战,可是有一次他大胜归来,全城百姓都为他欢呼,他却要屠城。

当年常遇春准备进攻河南,他的队伍很快便来到了河南焦作怀庆城门口,城中老百姓一听常遇春来了,一时之间人人自危,此时的他们不知道是元军获胜,还是起义军获胜,于是有人想了个活命的好办法,那就是准备一块牌子,在牌子正面写“恭喜元军”,反面写“恭喜起义军”云云,无论谁胜都万无一失。

然而这些老百姓们实在是“低估”了这位血腥的将军,起初常遇春进城时看到百姓们举牌子欢迎他,确实很满意,但他很快就发现了百姓手中牌子的猫腻,顿时冷笑,让部下们屠城,一夜之间,怀庆城被鲜血染红。

面对这样的乘威迫胁,纵暴杀伤。不知是不是老天开眼,这位身强力壮的大将军,竟然在39岁那年因为小小的风寒死在了军中。

仔细查一下,古代很多名将都倒在了三十九岁的这道坎上。比如三国第一虎将吕布、深得诸葛亮器重的马谡、灭蜀统帅钟会、五代英豪柴荣、抗金英雄岳飞、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明末名将卢象升、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清初名将豪格、摄政王多尔衮等,全是死于三十九岁,可以说都是英年早逝。

其实只有一个因——杀业太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