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上感应篇】30:非礼烹宰

 昵称mMsHslLk 2022-07-11 发布于辽宁

朗读者:尔雅

【相关链接】

【太上感应篇】全文
【太上感应篇】简介
【太上感应篇】直译
【原文】
无故剪裁,非礼烹宰;
散弃五谷,劳扰众生。

【译文】
无缘无故总是剪裁做新衣。不是出于礼法,只为一饱口福而烹宰牲畜。任意抛弃五谷粮食。随便烦劳扰乱百姓。

【读书笔记】
这个无故剪裁,不是指闲着没事把完好的布料给剪废。

这里是说在没有什么盛大场合的情况下,不格外的填制新衣服穿,这体现了古人惜福的美德。因为惜福福常在,古代有很多惜福的帝王,像晋文公重耳,再冷的天,也不肯穿两件皮衣;刘宋武帝刘裕则是经常穿着破棉袄,藏在外衣的里面;汉文帝刘恒的妃子,所穿的衣服裙子不会拖到地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一直都穿布做的练裙。

唐文宗李昂曾伸出衣袖给群臣看:“我穿的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宋太祖赵匡胤看到公主穿着彩色的短袄,而教诫她说:“富贵应当要知道惜福啊!”

明朝袁了凡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民国弘一法师是一个能自律、惜福的典范,他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法师的僧衣补了224个补丁,他的被子也是出家前用的,一把洋伞修了又修,补了又补。就连他所穿的小衫裤,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也是五六年换一次。

可是到了当代,惜福这件事似乎不合时宜了,最近林心如在网上晒出女儿小海豚的早餐,结果众多网友纷纷被吓到,原来林心如给女儿盛粥的碗是金子做的,而且比金碗更夸张的是,小海豚的早餐粥竟是“鱼翅饭”。

有人说:“赢在起跑线了,这么小年纪就用金碗来吃饭!”有网友斥责太过招摇。也有网友表示,人家合法挣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林心如夫妇自从有了女儿以来,对女儿那可是万千宠溺,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有一亿的钻戒,还有3亿的项链。

有人说:我赚钱就为了花,否则,“人在天堂,钱在银行”,那不是白赚了吗?可是,如果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未来怎么活。
人人知道有来年,
家家尽种来年谷,
人人知道有来生,
何不修取来生福?

李湘富养女儿王诗龄和林心如有得一拼,李湘曾公开暴露王诗龄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要65万。每次李湘带王诗龄出行都属于盛装出席,除了衣服,戴的项链配饰也是精心挑选,玩具上挂着她的迪奥包包,脖子上戴着和天王嫂昆凌同系列的项链,完完全全的小白富美范儿。

其实这福德都是过去辛辛苦苦修来的,是在广泛利益众生当中点滴积累而来,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古代有这样一首诗:
处世持家年复年,
总须虑后更思前。
有钱常想无钱日,
莫待无钱想有钱。

我们随喜有钱人,不是随喜他们能够享受优渥的生活,不是随喜他们有条件可以纵情五欲。我们随喜他们过去生的布施大行。看到他们生活无忧的果报,更激励我们努力的修福惜福。

再看非礼烹宰。这可不是说有礼就可以随便烹宰。

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shǐ”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因为圣人有好生之德。只是有的时候,为了祭祖、为了待客、为了养亲、为了其他特殊情况,行烹宰之事,也是万不得已,并不是教导百姓,可以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任意宰杀生灵。

其实太上慈悲为怀,早就已经说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话,今乃为世人说法,不得不降下一个层次,为世人示出了“非礼”两个字,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杀业太重,这也是圣人良苦用心!

宋-苏轼《戒杀诗》:
口腹贪饕tāo岂有穷,
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如惜福留余地,
养得清虚乐在中。
其实大家可以理解,养活身体的果蔬五谷不都可以吗?再好的美食喉咙一过也都无所谓了,何必为了口腹之欲而造下杀业,未来再去承受呢?

佛家讲实在无法避免就用三净肉,这样减少杀业,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所见这个被杀动物的肉。
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这个被杀动物的肉。
第三、不为己杀,即不是为招待自己而杀的动物的肉。

还有“五净肉”,就是由前面三净肉再加上两种情形:
一、自死:就是自己命终动物的肉。
二、残食:就是被弱肉强食,吃剩下之残余之肉。

这样吃就会与众生少结恶缘,不严重亏损福报,符合“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其实只要吃肉都有余业。

再看“散弃五谷”。千万不要挥霍上天好生之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有报道《舌尖上的浪费》,可以说触目惊心。河南安阳彰德实验中学校长王瑞喜,从学生食堂的泔水桶里捡回馒头,摆在讲桌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吃,告诉学生吃不完我下顿接着吃。一些老师也抢着吃,从此食堂再也没有浪费食物的现象了。

有记者听了王校长的事迹非常感动,联想到泔水桶就恶心,记者问他:你吃那些东西不怕得病吗?他说:我不迷信,但直觉告诉我,善能解毒。

当代中国首善曹德旺吃饭从来不剩,有人问他何苦这么节俭,他说年轻时饿怕了。

这“散弃五谷”,也有特殊情况,我们这里公园山上,冬天冰天雪地总有人把苞米渣子和小米撒在路灯杆水泥座上面,为了给小鸟小松鼠等小动物,慈悲的善举。可是昨天,我夫人看到,有人拎着口袋在逐个路灯杆底座上收集这粮食呢。世界上竟有这般可怜的人。

北宋有名的大奸臣蔡京,作恶多端,贪婪侈靡。据记载,蔡京爱吃鹌鹑羹,一顿饭就要杀掉300只鹌鹑。而他的子孙们,由于生于富贵之家,竟还以为平日里所吃的白米是从草席袋里长出来的。如此奢靡成性,蔡京命中福禄,早早就被消耗一空。等宋钦宗即位后,将他流放千里。

蔡京携带大量金钱,来到所贬之地,本以为还能再像当初一般纸醉金迷,谁知却被当地老百姓认出,谁都不肯卖他食物。最终,80岁的蔡京病困交加,活活饿死在一座破庙里,无一人替他收尸。就连他的儿孙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史书记载,蔡京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个惨死,两个被发配充军,最终被杀。而孙子辈的,也被分配到了蛮荒之地,无一幸免。福德经不起挥霍。

再看劳扰众生,就是别给别人添麻烦。

有一次,我被一辆车堵住了去路,车主还算厚道,有个挪车电话,打通后,磨磨蹭蹭15多分钟之后才下来挪车,跟我一起被堵的有10多台车,我只能心生怜悯,我不生气,我只是可怜他,就这做派,我替他的未来担忧。

夏天郑州水灾,一位奔驰车主凭一己之力团灭一地库的车。暴雨发生,停在地下车库的车本可以开出地下车库,躲避被水淹,却因一位奔驰车主,因担心自己的车被淹,将车堵在地下车库的唯一出口,此处地势较高,淹不到奔驰,导致整个地下室的所有汽车都被水浸泡。

去年郑州新晋“毒王”郭某鹏,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意大利看球,然后又隐瞒行程,一路播毒。就这全城人员好几轮的核酸检测,劳民伤财费事耗时,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算。他收获多少哀怨和骂声,更是无法统计。

“噪音扰民”永远是“民心网”和市长公开电话投诉量最多的,我家后山公园路旁,每年除了冬天几个月比较消停,其余时间都是几处路边“练歌场”,谁也管不了,10元三首,最晚唱到晚上11.30,弄得附近好几个小区的业主苦不堪言。悲哀的人,今生以此为生就不算福报好的人,收获了千家万户的哀怨,未来生怎么办?

如果你是为官者,有事没事折腾老百姓,那亏损就更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