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22

 新用户7632znfl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我们在奇迹中感受无聊和表演无聊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抵抗无聊也是表演无聊,而集体表演无聊看起来像是奇迹,尤其发生在高速飞驰的密闭空间里,形同大型行为艺术,屏住呼吸观察,就会发现奇迹之妙。比如,晚下班的高峰,在几乎已达定员标准的地铁里,六节坚硬的车厢塞满了上千个人,这些人各自怀揣自己的欲望和思想,竭力抑制周身拥挤带来的焦躁和闷热,有人在交谈,发出刺耳的笑声,笑声足以穿透整节车厢,让另一个车厢酣睡的某人恍然惊醒,破口咒骂出无意识的台词。面带倦容的悲伤者,无论如何连一个不合格的微笑也挤不出来,他们心事重重地目送着窗外闪烁的广告牌,仿佛认知发生了故障,彩色的光影从他们的双眸掠过,尽如碰壁的蝴蝶一般迅速飞向黑暗,这可是精彩的内心戏,是纯粹的无聊,表演无聊成了局促世界里最大化被激发出的潜能。虽然空间局促而冷硬,但并非是空旷无意识的,这里处处都装点着集中资本和创意(并不都有)的广告阴谋,它们总是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争夺着人们的眼球,挑战者人们的耐心,重复和叠加,近乎《发条橙》中的催命治疗,妄图通过眼睛(有时是耳朵)窥探进人们的心里,驱动人们的欲望,在虚拟中接通电子图腾和血肉经纬。可是在密集的刺激中常常会适得其反,人们呈现出麻痹的状态,这种麻痹也许是一种有意识的对抗。他们可以盯着手机或者是纸质书刊(后者实在罕见),在压制和封锁中,人总是会自觉地对被动的施加进行抵抗,他们会去主动选择一种消遣方式,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人一样,认为直观地进入无聊是羞耻的。那么,如果没有一起坐地铁的朋友,也没有消遣的事物,更没有做好发呆和沉睡的准备,乘坐地铁去遥远的地方实在是受罪,这样的人我想应该不少吧,比如手机突然遭遇没电又孑然一身的乘客,比如我。身处于高速移动的密闭空间里,庞大而强横的偶然,让各种各样的人混迹其中,组成这见证速度和见证集体之盲视的人类样本,它们是奇迹的重复,近乎奇迹的消解,我混迹其中,在不具备其它溶解时间的选择下,我想我只能欣赏和慨叹这奇迹重叠的无聊,并将之付诸于日记上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