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23

 新用户7632znfl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去超市闲逛,流连于食品区,脑子里设想出晚上想吃的饭菜,于是在琳琅满目的选项中挑选出想要买的食材,蔬菜、肉、鸡蛋、鱼等,依据想象中期待的味道,配合着选购一些调料,以让自己满意的晚餐为中心,除了把计划中的买完,再酌情补充一些锦上添花的健康食品和主食,绝不买多余的垃圾食品和不卫生的廉价小吃,付了钱,提着满满的认真回家,规划出足够一个人八分饱的分量,绝不饱食,更抵制浪费,打开炉灶,尽力做到掌控合适的火候和时间,让一种食物在与另一种食物的碰撞交融中绽放自身的魅力,最后毫不含糊地消灭掉他们,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如此来看,做饭该算是一种艺术,为何这么说?若类比起来,在原理上似乎跟画画也无甚区别。按照哲学家德勒兹的见解,绘画是一种减法,画家所描绘的物象在成为作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绘画等待着画家的发现,它先天地藏匿于世间万物之中(这跟即将成为番茄酱炖牛腩的西红柿,藏在蔬菜选购区中是一样的嘛)。当画家把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时,他并非在我们的视觉上加了点什么,而是减掉了不需要的部分(这就像身处超市中,忍住不买垃圾食品,不受放肆的食欲诱惑一样啊),好让我们更好地看到画家想要传达或表现的部分(即精心选购的食材)。这部分是眼睛通过做减法得出的一种“看”的精华,下一步即是烹饪,依据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选择恰当的方法,在画布上安排好形与色的位置,画笔之于画布,如炒勺之于锅灶,如此去烹饪作品,挖掘出庸常背后隐匿的神奇。从此点出发来想象一下,不妨说任何有关视觉的艺术(或许也包括非视觉艺术)都是在尽可能地做着减法,减去不必要的部分,再依据方法斟酌和协调,从而凸显出想要表达的部分啊。

但是,仅冷硬地称之为减法,却可能显得过于教条。我想,也许把这称为调和似乎更为妥当。为了减而减,有时也会落入另一种窠臼,中了所谓美的趋势的圈套而丧失了主观判断力,最后流于形式而变得索然无味,这样的绘画作品比比皆是,生活里只吃几种固定的寡淡食物而变得了无生趣的人也到处都是。总之,不陷入所谓审美和智慧的圈套,不把思考的懒惰当成生存的福利,亲自品尝和实践,多动动脑子才是最重要的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