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阅读-写作 —— 读《一个人的医院》

 新用户7461sw1x 2022-07-11 发布于浙江


 

  与其说读书需要心境,不如说读书需要环境。

近来,夜半无人时分,断断续续读了几本书。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段里读书呢?因为安静,没有人事袭扰;因为网事也平静了,不再被诱惑。在这个客观条件下,才具备了读书的心境。

今天突然觉得,现代通讯手段所给人类产生的最深远的破坏,不是激发欲望,催生犯罪,而是日益剥夺人们读书的自由。在这里用“自由”这个词,必有人反对。手捧手机,身不由己的感觉,是许多人最真实的体验,而年轻人为甚,这就是我所指的“自由”的反面。

有一篇微信上的文章,托名印度人写的,说中国人如何不阅读。其实,大谬不然。中国人不阅读的是纸质的书,但他们一天到晚都在阅读,甚至三更灯火五更鸡。不幸的是,中国人读的是:帖着正能量标签的鸡汤文,以新闻名义出现的奇闻异事,以忧国忧民的姿态编造的政治谣言,别有用心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所谓精英的深度好文……

不久前在网上了解到中国纯文学杂志的生存窘困,发行量最大的《收获》、《人民文学》,也只有十万份,而有些刊物只有几百份的发行量。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市场啊。

大人是彻底无法拯救了,除非自己觉醒。未成年一代,却一定要去拯救。

办法就是远离手机与电脑等。

又落到了“救救孩子”的老调上。

若干年后,终将尝到苦果,就像今天的环境败坏一样。

春节期间,叔父办七十大寿酒席,一时请不到厨师,名声在外的我只好代为掌勺。宴席毕,一些村里的名流不忘跑到厨房特意来对我这个大厨表示赞美与感谢,虽然我知道这多半是客套与恭维,但是,吃过美食之后表示一点心意,这似乎是一种礼数。

我现在要说的是阅读。比之于美食,书的价值就高出太多,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心怀感激,表示谢忱,就不是礼数使然,而是情动于衷而发于外。

在这些夜读的时光里,一本并不格外看重的书,却最终成为格外的喜爱。这本书就是《一个人的医院》。这样的标题,注定它是寂寞的。看了一下印数,只有一万本。我看到这个数量,有点为作者委屈,有点为自己庆幸。庆幸指的是我是十三亿人中一万个读了这本书的人之一。(这个逻辑不太严密,希望读者不要钻牛角尖)

委屈的是,它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在文化产业化的今天,“利”这个魔法师,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案头还有几本书,一本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时就是冲着这个名字在京东购得的。我也努力匆忙地读完了,心态不过是,烧好的饭菜,浪费可惜。刚才特意看一下印数,没找到,但我发现我的版本是第四次重印。可见这是一本畅销书。

如今纸质书中其实也有许多鸡汤文的结集。始作俑者不知是谁,但我所知道的最有名的代表是于丹教授。鸡汤文的行文特点是讲一个故事——基本是杜撰的,来说明一个自以为深奥的其实很肤浅的道理。当然,鸡汤文并非毒草,相反因为肤浅,适合肤浅的读者。而肤浅的读者委实太多,这便是其畅销的土壤。

于我而言,教训便是买书不看书名,不看哗众取宠的宣传,不看故作高深的“必读”。

想到家长们的话,老师,请帮我孩子推荐些书,不免惶恐。

老师不读书,拿什么去推荐啊。

在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刻——深夜两点多,发一条微信,说想写一个书评。没想到即时及之后,就有若干围观者。我慢慢感觉到某种压力。

小时候,我在曾有几次公开场合写毛笔字的经历,至今还留下惶恐不安的感觉。被围观的感觉,委实不好受。至少在我,这是真切的体验。

现在,我公开张扬要写书评,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几个时刻中。

严格说,写书评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对书理解不够,从何评起。所以我刻意再去翻阅了某些书页,又做了一些极其有限的外围工作,以应对围观的朋友有意无意的关注。

书的作者苏瓷瓷,是一个80后女子,湖北十堰人。她的写作才华,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传奇。她只是一个职高生,学的是护理专业。后来从事的职业也与文字不沾边,做过护士,领舞等工作。且似乎在求学阶段,丝毫没有显示出语言文字的潜在天赋。今天,以她的作品而论,她决非那种靠着勤劳与时间积聚出某些文学成就的那种,而是某种特异的天才。所以,个案后面有值得关注的隐秘。从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相信幼年的教育是一种无限巨大的力量。她有一个才华出众的外祖父,而幼年的她,恰恰与这个在外人看来近乎疯子的外祖父朝夕相处。这是唯一能够解读她今天文学才华的理由。

我要借此表达的思想是,幼年的教育,是对一个人终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外在因素。其实,这样的智慧,中国古人早已洞悉,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便这包含这种思想。

前些天,看凤凰网纪实节目,听到曹文轩的一句话“一个人永远走不出他的童年”,我心里一颤。作为教育工作者,缺乏这样的思想基础,只配做一个教书匠。

果断把相关链接发在微信朋友圈,可惜,关注者寥寥。

关于这本书,因为读得过于粗疏,不宜轻率置评,只能说几点感觉。

这本书很励志。在毅然辞职后的困窘里,作者(或者“我”)通过写作走出一条匪夷所思的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且不甘于随大流写媚俗的文字。无论向上的精神,还是独立甚至也可以说是正直的品格,很能鼓舞略带书生气的我辈。

这本书中的“孝”,令人感动。我最近对于尽孝的文字非常敏感。孝的本质是一种逆向的爱。爱孩子是多么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就是本能;孝敬父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种修为,一种境界。父亲两度开颅引流,我也两度陪侍左右,我知道服侍病中的老人,并不一件自然而然的体验,必须不断地与内心的排斥作斗争,所以要不断汲取正能量。之前读龙应台的《目送》,从她那里汲取尽孝的力量。而读《一个人的医院》,我感觉到一种更强力量。因为苏瓷瓷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不像早为人母的龙应台,能够设身处地感受父母之难,产生反哺之情。中国人说,欲知父母恩,怀里抱子孙。说的便是亲身体验过,才懂得为人父母之难,才可能培养感恩之心。所以,《一个人的医院》对我的净化、冲击更大。

一本书,想传递正能量并不难,难的是把正能量传递到读者心灵里。文学作品要做到这一点,靠的艺术手段。《一个人的医院》一书,只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是作者为父亲开的博客。但是,作者成长的脉络清晰,所以我感觉它又像一部小说。事实上,它是近乎纪实的,只是,照作者的说法,对原生态的生活进行了“淡化、省略或者夸张、升华”。这样的文学样式,决定了它不能大幅度地虚构,所以,最重要的手段便是语言。

苏瓷瓷的语言富有张力与锐度。由描写的生动而产生真实,进而打动读者,这是作品与读者关联性。对父亲的恨与爱,都令读者感觉真实。爱恨的转化,也令人深信。而她并不过度铺垫,这显示了她的创作自信。

苏瓷瓷的语言很隽永。她也写诗,写诗的人再写小说,她的语言便格外有余味。曾经读过一个上海作协副主席的一部长篇小说,一时记不起名字——正好也可为尊者讳,不仅内容媚俗,以我这样的口味来读,也实在味同嚼蜡。苏的语言,值得玩味。我曾在阅读之中途感叹:这是一本催迫着我急切地读下去事实上却又需要慢慢品读的书。这话一说其情节牵动读者,一说其语言值得玩味。

所可点评的,就这些。

好了。酒席后的道谢有了,为作者的委屈鸣不平有了,借以阐述的教育道理有了,对世风的针砭有了。

2016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