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第8期——《我的偶像》

 新用户7461sw1x 2022-07-11 发布于浙江

导读:

今天发布两个孩子的四篇习作。

吴科颖同学的三篇习作,题材不同,文体有别。《一次锻炼的机会》,写孩子们搭台展示的跳蚤市场,文末主题却落到诚信上,可以说立意与众不同。《童年趣事》则选材新颖,饶有童趣,读罢令人解颐,可谓主题突出。而末一篇是对煌煌巨著《红楼梦》的点评。小作者能够选择一个小视角切入,虽然没有理论的高度,而感性化的点评却颇有几分真切,尤为可贵的是,小作者对故事了然于心,实在可喜可贺。

俞昊倩同学的《我的偶像》其实是一篇人物评论。小作者能够依据史实,恰当地提出观点,有理有据地展开议论,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得不说真是难能可贵的。语言之铿锵与情感之慷慨相统一,也是一大亮点。

一次锻炼的机会

吴宁一校   五(1)班  吴科颖

今年学校又给了我们一次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场拉开了帷幕:

在下午第一节课后,我们离开教室,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操场上。人山人海,不能再多了,你想看到摊位都变成了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我看到操场上每个人脸上笑容洋溢,嵌着一对甜甜的小酒窝,欢乐的气氛早已充满了每个角落,我心里的紧张也慢慢消失,变得快乐起来。

今天我不是顾客,摇身一变做了一个小摊主。我和几位同学很快摆好摊子,放好自己的东西,便眼光紧紧地盯着来往的顾客,就怕让赚钱的机会给跑了。

很快一个一年级小妹妹来到我们摊前,眼光被我卖的串项链的玩意儿牢牢得吸住了,很明显她有点儿动心了。我赶紧问她:“小妹妹,你喜欢这个东西吗?这是可以串项链的,很漂亮!你喜欢的话,我可以便宜点哟!”我热情介绍着,就怕好不容易到嘴边的肉不翼而飞了。因为是第一次卖东西,我又紧张又兴奋,真希望生意顺利。

幸好,小妹妹她想也不想,直接把一元钱给我了,然后挑了个漂亮的就走了。可是我不好意思了:我说了会便宜点的,但我还是按原价卖给了她,我总不能说瞎话吧!想到这,我便疾步追上去:“小妹妹,我说了要便宜点的,给,找你五毛钱!”小妹妹呆了一下,然后特别开心地说:“谢谢姐姐!”便一蹦一跳地走了。

虽然我这次没赚到什么钱,可是我做到了诚信,当了个好老板,我觉得这次锻炼我挺成功的。

童年趣事

说到童年趣事,我脑海里就想到这件事——那个可爱的错误。

那天下午,爸爸妈妈都不在,奶奶去买菜,爷爷在乡下。我单独坐在家里面,闲着没事做,就从老房子的冰箱里拿出一袋子棒冰,拿了一根,张嘴就想吃。但一个念头在我的脑子里闪过;以前妈妈吃苹果时,都要先洗一洗水果,说这样能让我们吃的东西保持干净,不会把脏东西、细菌吃到肚子里去。于是,我就想:那我把棒冰也洗了吧。我就颤颤巍巍地倒了一碗温水,把棒冰浸泡在里面后,我就进屋里,心里美滋滋的:待会就等着吃美味的棒冰了。我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一会儿就把啃棒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看电视看腻了,我就去玩洋娃娃,玩着玩着,我突然想起还有棒冰还没吃。跑过去一看,发现棒冰已经没有了,我悲伤地大哭起来。这时,妈妈也回来了。我连忙告诉妈妈事情的来龙去脉,妈妈笑着说:“棒冰不用洗,可以直接吃。你喝喝看,这水肯定很甜。”我半信半疑尝了一口:“嘻嘻,真的很甜。”我拿着水杯,傻乎乎地笑了。

那次以后,我吃棒冰再也不洗了。可是每次想起这个错误,又觉得有趣极了。这个美丽的错误,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一笔精彩。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之一。在红楼梦这么多人物中,我喜欢的人物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贾元春。她自幼聪明伶俐,姿态优美,我觉得她简直就是神仙下凡。

元春省亲,这是一段关于她的故事。元春的父亲贾政为了自己升官,把元春献入宫中,伺候皇上,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讨厌自己的父亲。元春后来成了贾妃,还能回家省亲,看到这我的心中跟吃了蜜一样,痒痒的。我想:要是我是林黛玉或贾宝玉该多好哇,至少我也能分一杯羹。

省亲时,贾妃点了四出戏,买了小尼姑和小道姑,真够享受的!后来她们求香拜佛,一拜完事后,回宫时刻到了,她又伤心起来,王夫人和贾母哭得和泪人儿似的。看到这里,我居然也有些依依不舍,因为我也很讨厌与妈妈分开。

但是宫中那么好,回去应该没事吧?所以我看到元春回去后,在宫中很孤单,得了小病,我心里觉得还挺安稳的;可谁知,她小病好了以后,一直到第二年腊月时,她在宫中又郁闷起来,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皇帝来了,必须跪接跪送,当她夜晚回宫休息时,居然一下子昏了过去,忽得暴病,口角留涎,不能说话。我想:这病怎么这么厉害?能把人病成这样!又过了一会儿,她竟然目不能视,脸色渐变,我有点儿担心她会不会死去,哆嗦着翻到下一页,看见那句:贾娘娘梦逝!

看到元春的悲惨结局,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她,你会按照父亲的要求进宫吗?

哎,如果我是贾元春的话,我可不会去,也不会像她一样软弱,我宁死也不会妥协屈服,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不要。真替一个这么聪明伶俐、才华出众却香消玉殒于深宫大院的人感到无限的惋惜。

最后,我还有个疑问:既然后面如此凄凉,为何前面是最热闹的呢?红楼梦,真是一本读不透的书!

我的偶像

东阳中天国际小学五(3)班俞昊倩

   说起“我的偶像”这个话题,一大串名字就会纷至沓来:是迪丽热巴、杨颖、范冰冰?NoNoNo。我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是毛泽东、周恩来?No!这些伟人虽然令我敬佩,但都不是我今天要说的人物。好了,我也不卖关子了,告诉你吧,他就是大明王朝的政治家、诗人—于谦。

为什么于谦会成为我的偶像?这还要感谢《明朝那些事儿》,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于谦就完全成了我心中的偶像。

我之所以崇拜他,是因为以下三点:

1、才识过人;

2、谋略得当;

3、忠心为国。

而这三点,在那场传奇的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发生了震惊大明王朝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获。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是于谦站了出来。他用过人的才识与谋略,阻止了南迁,展开北京保卫战,用一只“气势弱实力弱”的队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保卫了北京,守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是于谦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了北京,拯救了大明王朝,更拯救了无数明朝百姓的生命。

什么是英雄?懂得畏惧,还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人,这才是英雄。于谦就是这样的英雄。他从小就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过数十年的磨炼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我最佩服的是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污过、受贿过。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守护国家之重任。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这就是我的偶像于谦。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