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行业待久了,见识过不同花友养的花,其中有很多被养的“奇形怪状”的花,要很仔细,才能分辨出它原本的模样。 后来我发现,是否能养好花,取决于一些“养花习惯”,越是养花达人,越没有这些“养花坏习惯”,而这些“养花坏习惯”,却是养不好花的人的“通病”。 我总结了5个最常见的“养花坏习惯”,看看你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家一起学养花。 一、养花从来不换盆有一些花友,养花从来不给花换盆,一直在原盆里养,结果花草长势越来越差,最后一扔了之。 植株在生长,根系也在生长,花盆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抑制新根的生长,根系老化严重,烂根还会滋生病菌,植株便会越长越差。 盆土长时间不换,养分基本都消耗光了,板结严重,抠都抠不动,根系在这种土里,怎么可能会长好呢。 农民种庄稼前,翻地、施肥,目的就是改良土壤,盆栽养花,不换盆、不换土,哪怕施肥,基本也是于事无补。 对于一般的花草,至少要两年翻盆一次,去除部分旧土、添上富含养分的新土,选择合适的花盆,这样花草才会长势越来越好。 二、随便挖点土种花有花友认为,随便挖点土就能种花,养花买土就是“智商税”,我只能说“不敢苟同”。 随便挖点土养花,肯定能把花养活,但是真能把花养好吗? 见过一些叔叔阿姨,在小区里、公园里挖一些土回家养花,这些土黏重,含有养分少,根本就不适合盆栽养花; 菜园里的土施肥频繁,含有养分高,但是黏性大,透气性差,很重,在小院里地栽养花可以,盆栽容易闷根、烂根,需要改良会才能使用。 还有一部分地区,土壤偏盐碱性,这样的土没有花草会喜欢。 在花盆里养花,还是要选择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很多花友都会自己配制土壤,比如使用进口泥炭土、草炭土、椰砖、珍珠岩、松磷、羊粪等,自己调节比例去配制。 也有花友直接买现成的营养土,但是土壤品质却相差很多,有的甚至还不如园土。 真正的好土,质地轻、透水透气性良好,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几乎没有异味,并且是以升(L)为计量单位。 三、浇水管不住手把花养好,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当然也不能盲目。 有些花友,总是忍不住给花浇水,生怕渴着它们,影响生长,尤其是进入夏季后,认为“多喝水总是没错的”,其实是大错特错。 有一件事情大家要了解,根系在土壤中,不仅要吸收水分和养分,还需要空气,当土壤中含水量一直比较高时,空气含量就会下降,根系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 同时,根系吸饱了水分,长时间处于闷湿的土壤中,腐烂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给花浇水要适度,并不是浇水越多越好。 对于一些喜水的花卉,盆土七分干的时候就可以浇水了;对于一些耐旱的花卉,不妨等盆土干透之后再浇透水。 夏季温度高,空气又干燥的话,浇水的时候可以适当喷淋叶片,尽量避开花朵,既有降温的作用,又给叶片补充了水分,可以避免黄叶的出现。 四、不给花卉摆放合适的位置发现一些养花新手,把植物买回家,完全当装饰品,摆放在茶几上、餐桌上、厨房里,甚至是卫生间,并不考虑花草的喜好。 花草能够装饰居室没错,如果想让它们长势良好,一定要给它们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通风良好+适合它们的光照条件 户外的花草长势优秀,通风良好是一个关键因素,有助于它们消耗自身积累的有机物质,促进生长。 “万物生长靠太阳”,花草也不例外,绝大部分植物,都无法在太阳光线差的位置生长好。 有的植物有一定的耐阴性,比如绿萝、吊兰、富贵竹、常春藤等,可以把它们摆放在光线明亮的位置,如果摆放光线比较阴暗,就会影响长势,产生黄叶; 有的植物喜光,比如茉莉花、三角梅、虎刺梅、长春花等,那就要把它们摆放在家里光照最好的位置,让它们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才有助于生长和开花。 五、很少施肥有花友养花,不给花草施肥,要么是只浇水,不施肥;要么是偶尔施肥一次。 花草的生长,需要养分的持续供应,尤其是在室内盆栽养花,光照和通风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施肥是促进生长和开花的良药。 花肥都有自己的肥效周期: 速效复合肥,含有均衡比例的氮、磷、钾,作用的促进植物根、茎、叶的生长,肥效一般是一个月,也就是一个月要追施一次。 缓释复合肥是相比较速效复合肥来说的,它们的作用都一样,只是缓释复合肥的肥效温和,释放速度缓慢,肥效大约是3个月。 磷钾肥也叫“催花肥”,是促进花草开花使用的,从花芽分化开始使用,一直到花苞形成停止,它属于速效肥,使用就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肥效只能持续7—10天,所以要“勤施”。 最常见的磷钾肥便是磷酸二氢钾和花多多2号,它们都是水溶肥,取适量花肥加入1000倍的清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叶片或者替代清水灌根就可以了,记得7—10天要使用一次。 写在文末:以上是我总结的5个“养花坏习惯”,如果你有的话,请一定要及时改正,看着花草长势越来越好,竟然那么轻松简单,会让你充满成就感与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