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华录》顾盼之间,满船清梦压星河

 似水若烟ssry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一开始看名字,我妈说“讲鬼故事吧?”
我问:何以见得?
不是有个“梦”字吗?
呵,我哑然失笑,说:“讲茶的”
她老人家还一脸的不可信:你骗谁呢。
看来,这想当然啊,不论男女老幼呢。
我再细细地引导:你听过潮剧《救风尘》吧?这是赵盼儿如何设法救出被周舍诱骗的宋引章。她还是一脸的茫然,却为了显示自己记得,嘴里“哦哦”的应着。我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根本就没想起来,继续引导:“潮剧里是郑健英扮演的赵盼儿。”然后她才恍然大悟的“哦~~~”一声长调,这下总算想起来了。只是这么多年,我也听错了,我一直以为是“宋引香”原来是“宋引章”在潮汕话里“香”与“章”真的很相似。潮剧《救风尘》改编自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

《梦华录》以《求风尘》为底,熟悉的名字,引申出熟悉的旧时记忆,曾经潮剧里有一段二胡独奏的片断,一想起这戏,这曲便在脑海里萦绕。那是赵盼儿为阻止宋引章嫁给周舍的劝说,宋引章听后,沉默片刻时,只有二胡演绎着彼此内心的心思,然后宋引章狠狠心,说:也罢,若日后有事,也绝不劳烦姐姐。但后来赵盼儿听闻宋引章有难,依然仗义出手相救。
《梦华录》里的赵盼儿真的很完美,既有侠士之大义,又顾念宋引章姐姐之恩,对经商之道颇有大格局,对待情爱恩仇拿起放得下,不拘泥,不刻守,分明是一个现代女子也赶不上的既大悟觉醒又有手腕决断。

刘亦菲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小龙女”,没有之一。我至今想起小龙女下山寻杨过时,不懂人情世故,拿了店家的馒头就吃,店家让她付钱,她一脸懵懂,茫然无措,一袭白衣,一脸纯净,一双眼睛,清澈无染,一脸表情,洁净无邪,她就像一片白雪,如羽轻盈,如冰洁净,不染一丝人间纤尘,美得无可比拟。没有比演小龙女更美的刘亦菲,也没有比刘亦菲更美的小龙女。

再看赵盼儿,那又另一种美的诠释,她沉稳又妩媚,妖娆又阳刚,世故又天真,温婉又冷冽。平时走路大气利索,眉宇之间透出一股英气;一颦一笑却又分明明朗无邪,特别是露齿一笑时,牙齿不是特别整齐,自有天然的一股清爽,又有小女儿的娇态,让人看了也忍不住两眼含笑,唇角轻咧。如果说,小龙女是我心目中少年的刘亦菲,那赵盼儿便是成熟的刘亦菲,长袖善舞,落落大风。

友曾问我《梦华录》看什么呢?我脱口而出“美,雅,悦”演员真的很美,三大美女,男主,男配全都瞧得上眼,不只颜值还有演技。男主陈晓是我看了《那时花开月正圆》而喜欢上他的。美的还有服饰,剧中的服装用色,三色不乱,两色简约,一色极简。

天青色,是雨后夏日,剧中人的衣服随颜色搭配。章丹色,酡颜,美人微醺,歌尽桃花扇底风。

一抹靛蓝,淡与简的高级感,荼白色,洗尽铅华,浮华褪尽,恰到好处的留白,尽显真意的清新。整部剧从头美到脚,从开始美到结束,你看两集便是一个多小时的审美愉悦。

雅就更了不得,小桥流水人家,园林禅意茶烟,这一生去过的地方不多,看过的建筑也不过是那么几种,从小生长在潮汕的红楹灰瓦老厝,北平的辉煌庄严建筑,徽派的青砖黛瓦马头墙,最为动心的还是江南的园林建筑,枕水人家。柴门绿蔓绕,门后长廊美人靠,青石连接小拱桥,两旁绿草铺满,亭台楼榭巧布置,园中花木尽精致,房间里木格子窗精雕细琢。透过圆形雕窗,赵盼儿斜倚栏杆,眼前一片园林郁郁葱葱,绿景,檀木,轻衫罗缦,每一帧都是一幅画,不知有多少人如我一样,若能穿越,放弃盛唐就去宋朝。

不得不提的还是里面的“点茶”一整套的繁复程序,严谨唯美,丝丝入扣,赵盼儿的翩翩起舞扇火,再现犹如神迹的“茶百戏”把我这个茶痴,看得瞠目结舌,钦佩不已。这茶,不一定好喝,但是绝对的好看。点茶,到泡茶,到我们潮汕工夫茶的“冲茶”,单单一个茶字,但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还有台词,也足见功底。

而一部剧有美,雅还不够,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悦。赵盼儿与顾千帆的患难相交,日久生情,顾盼之间,脉脉深情;眼里眉梢,全是爱恋。我曾说过《神雕侠侣》小龙女与杨过并肩站在开花的树下,逆光而立的画面是我脑海里关于美好的最佳诠释,而赵盼儿与顾千帆两并躺在乌蓬船上相拥呢喃才能与之媲美。让我想起那一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星光在上,流水在下,伊人侧枕,美如清梦。若时光能就此停驻,任流水悄悄东流,任星月慢慢西坠,任伊人沉沉睡去,任夜色如梦清欢……此情,此景,此画面,还有比这更让人愉悦的吗?

看他们患难之中,深情愈生,两人皆通透智慧之人,不应该会有横生枝节的误会吧?看戏,最烦的是误会,而且是那些人为刻意的误会,可这戏里的误会,我竟然生不出半点的愤怒与反感,而是深深的难过与低落。
顾千帆深夜送来的银票,被风吹落,招娣无意叠起,无人瞧见。放着那三千贯无人知晓,让赵盼儿为了筹钱而走投无路,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最后的一处根据地半遮面茶坊也被飓风毁去,从不后悔,从不认输,向来不甘心的赵盼儿,终于万念俱灰,心气尽失。一方面为钱走投无路,一方面顾千帆毫无音讯,没有任何一句话,没有送来承诺的钱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顾千帆呢,身受内伤,为了赵盼儿带伤抗旨连夜奔波百余里只为了见赵盼儿,最后在自己父亲害死赵盼儿父亲的内疚下,不敢出现,新伤,旧伤,内伤,情伤一并发作,昏迷不醒。顾千帆让人心疼,赵盼儿令人怜惜,可那张可以解释清楚的银票却依然静静地躺在纸张里默不作声。一个几乎放弃了活下去的勇气,一个几乎已经走到尽头的绝望,让我在梦里依然为他们扼腕叹息,几次梦中都是赵盼儿终于发现银票的误会尽消,醒来发觉只是南柯一梦而生出叹息,辗转反侧两夜晚,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人生看似到了绝境,只要你不放弃,终会柳暗花明。若不是已是绝望,生出轻声的念头,赵盼儿也不会在码头仗义相帮曾经让她下跪服软的池蟠,若非这一番慷慨陈词,也不会令池蟠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有了他们彼此联手合作开办永安楼。本已经山穷水尽的赵盼儿,一念之勇,便又开创另一番新天地。

可是我心里顾念的依旧是他们之间的误会何时冰释,我看顾千帆弱不禁风的身体再三遭受折磨,我看明明两个智慧超群的人却如此有了嫌隙,我牵挂他们何时能够明白对方的苦心,我几乎要打破我从不提前去看结尾的固执……

看着顾千帆连夜带着内伤奔回京城,一路上疲惫不堪,内伤吐血,一个人不要性命的只为了见另一个人,把对方的安全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可还要承受着这个人的误会,实在太惨了。有时候信任是那样的牢不可破,有时候信任又让时间一点一点的消磨殆尽,就如赵盼儿得知顾千帆的父亲就是害自己父亲的人而生出茫然:不知他们这一段缘是良缘还是孽缘,方丈师傅说“缘分不分好坏,只在一念之间。”是啊,上一辈的恩怨不管你放下或者执念,它都已经发生,无法更改,你若执念,便会加深;你若放下,便会化解。对一个人也是如此,在情况未明的时候,会心生怨怼,会纠结痛苦,何妨给对方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宽怀,若是误会解释清楚,若是事实,再来怨恨也不迟。

结局自然是好结局,这么好的两个人怎么可以有不好的结果呢?世间深爱,莫过于把对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若如此深爱一个人,怎么舍得不让他们终成眷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