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无忌为何必须退隐?若不退隐他会入魔,你看旧版中的他有多邪恶

 耳东话史 2022-07-12 发布于湖南

张无忌被金庸视为自己笔下最强的主角,他的武功的确是登峰造极,抛开实战不谈,那乾坤大挪移、太极、圣火令加上九阳神功的组合着实是冠绝全书,然而张无忌这个角色身上最强的点不在于武功,而是他的武林威望,到了故事结尾,尽管那倚天剑和屠龙刀并未归他所有,但他却有了号令群雄的能力。

用书中原话来说便是:“自此中原英雄倾心归附明教。明教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不齿,被视为妖魔淫邪,经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变,竟成为中原群雄之首,克成大汉子孙中兴的大业。”

(张无忌剧照)

可以说张无忌虽没当皇帝,却已是民间的皇帝,只要他一声令下,众人便会将他推上帝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必须要退隐江湖,否则他弱当了皇帝,岂不是改变历史了?金庸绝不会写这种与历史不符的故事。

不过除了这个因素之外,张无忌必须退隐或许还与他在旧版中的人设有关,他若不退隐,怕是会入魔。

一、张无忌与朱元璋

在朱元璋面前,似乎张无忌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孩一般,毕竟无论哪一版故事中,最后的结局都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建立了大明,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书中的朱元璋也的确是工于心计,这一点金庸在书中多次提及。

原著道:“其后朱元璋起了异心,迭施奸谋而登帝位,但他图谋明教教主之位,终不得逞,不过助他打下江山的主要是明教中人,是以国号不得不称个'明’字。明朝內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祯十七年甲申,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得明教之助而来。”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眼看张无忌的威望逐渐增高,于是处处排挤张无忌,乃至后来张无忌不得不辞去明教教主的位置,等于是在示若了,不过旧版中他并没有退出武林,而是从周芷若那儿接过了峨眉掌门的位置,去了峨眉山。

原著道:“周芷若率同众门人,一一参见第五代掌门人。张三丰、宋远桥等依次道贺。峨嵋群弟子均知张无忌武功卓绝,威望极隆,于本门将有莫大好处,虽有数人心怀不服,却也不敢公然反对……张无忌率领峨嵋弟子偕同赵明,拜别张三丰、宋远桥等,回归峨嵋山,他到得山上,写了一封长信,将明教教主之位让与杨逍。”

这个结局固然不错,但若是续写这段故事的话,以旧版张无忌的性格,最终不是他被朱元璋杀死,就是他反了大明,故事若发展到那一步,场面就难以收拾了,所以金庸在后续剧情中进行了修改。

二、旧版的张无忌

凭什么说旧版中的张无忌会入魔?其实很简单,旧版的张无忌与后来那个傻白甜优柔寡断的张无忌有天壤之别。

比如当年在听了义父谢逊回忆自己全家被杀的往事时,张无忌所展现出的冷酷的一面全然不像是个年幼的孩子。

(谢逊剧照)

原著道:“只听无忌昂然道:'义父,害你全家之人叫做混元霹雳手成昆,无忌记在心中,将来一定代你报仇,也将他全家杀死,杀得一个不留!’张翠山怒喝:'无忌你说什么?一人作事一人当,他罪孽再大,也只一人之事,岂可累及无辜?’无忌应道:'是,爹爹!’吓得不敢再说。”

从这段文字就能够看出张无忌的脾性,可以说与大部分人通过电视剧认识他的截然不同,他哪里宅心仁厚,哪里优柔寡断了,可以说这样的他后来哪怕入魔也不会让人意外。

而到了张三丰带他求医的时候,张无忌所展现出的智谋也让年过百岁的张三丰也连连感叹心机极深。

(张三丰剧照)

原著道:“无忌道:'孩儿反正是活不成了。我要将这一十二式神功说给俞三伯听,盼他融会武当少林两神功,治好手足残疾,孩儿应了誓言,和爹爹一般自刎身亡,也好稍赎妈妈的错失。’张三丰吃了一惊,万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是如此工于心计,随口道:'你那里话来?’”

是不是有点儿杨过那味道了?或许也是因为主角性格过于相似,金庸才让张无忌变成后来那个样子。

三、邪恶的圣火令

前面只是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分析张无忌会入魔,若是再加上一门本就会改版人性的武功,那张无忌若不退隐,就真难免走火入魔了。

那武功就是圣火令,在他面对三渡的时候就显露过邪性,原著道:“张无忌自得圣火令后,初时照练,还不觉如何,此刻乍逢劲敌,将这路武功中的精微处尽数发挥,心灵渐受感应,突然间哈哈哈仰天三笑,声音中竟充满了邪恶奸诈之意。”

(张无忌持屠龙刀剧照)

世人称明教为邪魔外道还真没冤枉他们,此派武功的确是有些邪性,连人心都可以改变,试想旧版张无忌中那种极端且工于心计的性格配上这套会让人入魔的圣火令,张无忌若继续参与武林争斗,误入歧途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旧版故事中虽有诸多设定存在不妥之处,但那却是原汁原味的金庸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