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下一轮造富潮,一定在新能源行业!

 天道酬勤tah926 2022-07-12 发布于上海

据媒体报道,德国拟修改法律草案,取消其中涉及的“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这一修改已经在德国的下议院获得通过。

去年12月,德国新政府承诺加快淘汰煤电。由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环保为主的绿党和亲商的自由民主党联合组建的新政府,将全面淘汰煤电的目标提前到2030年。可作对比的是,在上任总理默克尔执政时期,这个目标的实现日期被设定在2038年。

6月,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重要管道——北溪1号因关键部件缺失,减少了约60%输送量,引起了欧盟各国的紧张,德国更是宣布进入天然气二级警戒状态。

先见之明的是,德国政府此前已模糊了淘汰煤电厂的期限,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得以重返德国市场,而该项法律草案的通过意味着现阶段煤电不再与当地环保目标相冲突。

能源革命的成熟度和“上网”程度,也锁定了用电侧的瓶颈。煤电一向被德国战车为首的欧盟认为是高污染的发电方式,被标榜为环保先锋的德国,首当其冲在俄乌战争中不得不选择更便宜更经济的能源发电,工业制造为主业的国家,如果电力都受到限制,经济必然遭受重挫。如果不能完全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这种选择无疑是非常理智也是非常无奈的。

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个“零排放”必须加上双引号,其实质是“收、支相抵”,并非是真的完全不排放。

德国在1990年就实现了碳达峰,其日本和韩国的碳排放峰值出现于2013年,巴西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现在中国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也已经有定论,完成目标任重道远。

经此一役,其实也印证了之前提出来的“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本国环境和不发生动乱的周边地源环境,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剩下的才是本身是以科技兴国,还是以旅游兴国,还是以哪种主要业态来发展国内经济。

我国的碳达峰是在传统煤炭能源发电逐渐被作为有益补充的设想下,发展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来做替代,继而为用电侧提供绿电来实现碳达峰过程中的“碳中和”新能源扩备的,是用新能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碳中和”目标。从传统角度看来,新能源行业完全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新发展点,是全球的未来里唯一确定的赛道,也是投资方现在纷纷用脚投票蜂拥而至过来分杯羹的行业。

中国作为风电光伏行业的供应链全球王者,锂电行业作为国内下大力气打造的弯道超车行业,都是国家不遗余力往前推进的行业。无论是发电侧、用电侧还是储能侧,现在人才和资本集中度越来越高,一是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二是为了赶紧上市能够靠股权造富,三是通过国内领先的成本和供应链优势推广到全球。

在拥抱产业的年代,见证了太多的股权造富。在此前互联网造富之后最大的一波财富群体,一定会出现在新能源行业,不管是作为投资人,还是作为从业者,甚至说在二级市场炒股的股民,要么加入?要么加入!

抛开现在世界首富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不说,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哪个也都是千亿身价,其他产业链上的巨富更是不胜枚举。用我常说的:人无股权不暴富,可以再精确一点,人无新能源的股权不确定就能富!

媒体来源:财经作家于智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