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梭罗告诉你世上只有一种成功

 菖海一粟vx15 2022-07-12 发布于辽宁

大多数世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告诉你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作家毛姆说:我的朋友们都平淡无奇地干着自己的事,他们再不能引起我的好奇和惊讶。我们就像是从终点到终点往返行驶的轨电车,连车上的乘客也大体上算得出来。生活变得太有序,太按部就班了,我心里感到一种无名的恐惧。

对于现代人来说,自由似乎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我们看似是一个又一个的自由身,却莫名地被很多东西层层捆绑。

网上曾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了,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最多的,一是没有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另一个是没有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我们总是认为,时间还多,总有一天我会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但却在日复一日中,如同温水煮蛙一样,得过且过了。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小木屋复原图

换一种活法,并不是逃离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的散文集,描绘了他两年多独居瓦尔登湖畔的日常与见闻。

去瓦尔登湖畔之前,梭罗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地求学,工作,然后投身到日复一日的劳作与报酬之中。

后来,梭罗与作家及思想家爱默生成了忘年交,在这位朋友的影响下,他开始尝试写作。再后来,他突发其想,借了把斧子,孤身跑到瓦尔登湖畔的山林中,搭起了小木屋,过起了另一种生活。

四周没有邻居,梭罗独自在那里住了两年两个月。在那片靠湖的森林中,他种土豆,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而后,又回到了滚滚红尘之中。

风景如画的瓦尔登湖

很多人对他的生活方式感到好奇,想知道这样的生活会不会令自己感到孤单与害怕,另外,他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分配这些收入的。

基于很多人的热情与好奇,梭罗便通过写作的方式,公开了这两年多来他的生活,于是,便有了《瓦尔登湖》这部书。

《瓦尔登湖》首次出版时间是1854年,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也许,每个人手边都应该有一本《瓦尔登湖》。通过那些字里行间的真实,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困住自己的,只是执念而已。

然而很多人对这部一生一定要读一遍的世界名著望而却步,有人甚至说:

我对《瓦尔登湖》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敬则远之,常年以来,它都静静地侧卧在我的书架之上。封面上的四个大字,总让我产生这样的联想:瓦尔登湖边上,一位哲人,或是隐士,静静地凝视着平静的湖面,思考着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书,我还是以后读吧”,我如是想。

世界名著《瓦尔登湖》阅读伴侣,一部能一口气读完的“梭罗传”

梭罗的一生有如书写了一部栩栩如生的《瓦尔登湖》导读

怎样来界定梭罗呢?说他是文学家,但他写的基本上都是笔记;说他是哲学家,他又没有哲学论著;说他是诗人,是植物学家,是环境保护者……不,不,很多人都会表示异议。说他是愤世嫉俗的犬儒,但他并不厌恶社群;说他属于漠不动心的斯多葛主义者,但他关心世事;说他是个政治的浪漫派,但他拒绝参与激进的社会改造运动;说他是神秘的超验主义者,但他保持着对常识的清醒认知;说他排斥现代科技,这又完全是误解……说他是个成功的人,但他一生清贫,无权无势;说他是个失败的人,但他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怎样的标签贴在梭罗身上,都会自然脱落;无论怎样的理论,都无法涵盖梭罗的人生。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梭罗超额完成了任务,他不但认识了自己,还成为了自己。无论是面对上帝,还是面对一只松鼠;无论是面对国王,还是面对一个农夫,这个人都可以毫无愧疚、自信坦然地说:“我叫梭罗。”

梭罗肖像,当时的 他刚从哈佛大学毕业

如果你性格温和,别人说你没魄力;如果你发扬蹈厉,别人说你太张狂。如果你很有精神追求,别人说你幻想、不切实际;如果你很低调、务实,别人说你沉闷、缺少朝气。如果你知识广博,别人说你驳杂而不精纯;如果你术业专精,别人说你偏狭而无远见。如果你谈吐幽默,别人说你轻浮且浅薄;如果你端恭厚重,别人说你木讷不知变通。如果你很有钱,别人笑你没文化;如果你很有文化,别人笑你没有钱;如果你既有钱又有文化,别人笑你没权势。如果你有权势,别人说你忙忙碌碌、没有自我;如果你在哲学、文学中寻找自我,别人笑你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你不愿意评价别人,社会也总要评价你,虽然很多评价,尤其是不合理的评价,通常具有无事生非的通病:用一个人本来就不具备的品性为标准去衡量他,然后再以他没有满足标准为借口去指责他。这就是庸人自扰,除了情绪的起伏波动之外,于人于己,毫无益处。庄子称之为“朝三暮四”,即“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梭罗一生中共照过两次相,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照于1861年,一年后他便因病去世

尼采区分了“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奠基于肯定之中,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奴隶道德奠基于否定之中,源于对生命的憎恨;主人道德的逻辑是“我喜欢A,所以没有选择B”,奴隶道德的逻辑是“我憎恶B,所以选择了A”。

梭罗不像基督徒,将否定今生打造为盼望来世的信仰;也不像斯多葛,将否定今生提升为漠不动心的境界。他就像个古希腊人,认为“阳光下的生活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生活”,因此,哪怕是在临终之时、病榻之上,当被问及“来世”的时候,他平静地回答说,“一生只有一世。”梭罗生命的动力是爱,而不是恨,这是主人道德的特质。

用主人道德来理解梭罗的人生,很多貌似怪异的举动就可以得到恰当的理解。他到瓦尔登湖隐居,不是因为他厌恶人类,而是要摸索自己喜欢的生活;他离开瓦尔登湖,也不是因为他受够了孤独,而是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活法,离开并非出于刻意的安排;他不想继承家族的铅笔制造产业,不是因为厌恶商业和挣钱,而是因为他更喜欢素朴与自然。这与我们常见的生活态度完全相反,人们选择A并不是出于对A本身的喜爱,而是因为厌恶B。比如,努力工作并非表示喜欢这个职业,而是因为无法容忍简约的生活,甚至只是为了攀比、为了邻人的目光,所以,不得不咬牙切齿、奋斗一场。

美国邮票上的梭罗

邻人的目光如此可怖,形形色色的价值评判,像风一样无孔不入。希伯来语中“风”就是“灵”,《创世纪》开篇说的“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又被译为“来自上帝的风运行在水面上”。对应的英语spirit一词,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精神”,一是“幽灵”“鬼魂”。其实,“精神”就是“鬼魂”。《尸子》中说:“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鬼者,归也。故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那些失去肉身的“鬼魂”,不甘寂寞,只有“附体”到人身上,才能够让“精神”得到实现。有趣的是,英语中的“附体”“着魔”一词就是possession,即“占有”。小到一颦一笑,大到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现成的“精神”或“鬼魂”在巴望着要“武装”或“占有”人的头脑。人们大可以不去思考,接受传统习俗和现实社会灌输给自己的各种“精神”,并美其名曰老成持重,“极高明而道中庸”。

沉睡谷墓地,梭罗长眠于此

但是,问题出现了——活着的是谁?是人是鬼?

梭罗则认为,那种状态不叫成熟,只能叫“平静的绝望”。他在21岁时所写的小诗《祈祷》中说:“伟大的上帝,我所向您企求的最卑微的恩赐,就是请您不要让我愧对自己。”哪怕是让“朋友们失望至极”,他也要坚持成为自己,拒绝“鬼魂”“附体”。赢得了世界,却丢失了自我,这又有什么益处呢?真正的“慎独”无需顾虑“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邻人目光,梭罗可谓是活着的自由精神。

也曾看到一些论著讥讽梭罗是个无法适应社会的misfit或loser,耗尽一生的智力在粉饰自己的失败。对于持上述论调的人,我只想轻声回答说:“这个人活过,他叫梭罗。

相比于“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的大多数世人,梭罗四十五岁的人生以他自己的方式过完了极为充实的一生,他与爱默生、霍桑等多位名家的交往,也将读者带入19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化中心波士顿周边,更让人深深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