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况味如歌】现代诗歌精选美刊(335)

 况味如歌 2022-07-12 发布于云南

现代诗歌精选美刊(335)






本期上刊诗人

清新花园、王曰敏、孤独与快乐、春眠、刘佩学、褚向平、杨杰峰、艾忠辉、张津、张万利、杜玉魁。









美诗欣赏



你和我的夏天

/清新花园

一次次翻开日历

一次次寻找那过去的记忆

有些甜蜜

总会悄悄涌上心头

是那夏季里徐徐的晚风

是那天空中的一轮明月

那长长的小路呀

流淌着甜蜜的滋味

就这样手牵着手

就这样一起慢慢走

所有的蛙鸣

所有的星光

都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还有点点的诗情画意

让人忍不住停留

忍不住留在这个多情的夏季

这个美丽的夏天呀

所有的甜蜜从此开启

也把生活的影子悄悄拉长

让人时时想起

总想回到那温馨的时刻

还有

你和我的夏天

最美的夏日

/王曰敏(黑龙江)

炙热的阳光

葱茏着一些事物的绿

点缀着日子里酿造的芬芳

为韶华的梦想启航

田野里,染绿的诗行

感恩汗水的情意

听着蝉歌,伴着蛙鼓疯长

摇曳着希望

街道上,迷人的太阳伞

如小溪流淌

伞下,五颜六色的裙袂

惬意飞扬,点染夏的靓妆

七月志

/孤独与快乐

在七月

在这被汗水擦亮的

每一个晨昏

我们只是忙于生存

甚至来不及感慨一声

七月常常会让我想起

那些曾经被岁月遗忘的人和事

那被雷电冰雹击中的疼痛

阳光照耀着汗水的卑微

那一个个筋脉暴起古铜色的脸庞

所有的美丽

都是因为灵魂干净

所有的成功

都应该给努力鞠躬

所有的收获

都应该向汗水致敬

有阳光照耀

才有大地的丰盈

有汗水浇灌

才有人间的繁荣

有扎实的脚步

才有梦想的成功

七月 幸福与梦想同在

生活必将走出贫穷与愚昧的逼仄

用汗水喂养岁月的丰饶

用实干放牧灵魂的辽阔

只有立足平凡才能成就伟大

只有低头实干才会有改变与新生

蒲扇

/春眠(甘肃)

北方的农村学校

没有空调、风扇

流金铄石的七月

干烈的夏风掀起

波波热浪袭击

教室酷闷骚热

差点卸掉门窗

学生手里奇形怪状

垫板、课本、纸片

都成了驱热良器

望着这群帆船

我手执蒲扇

借一场东风

鼓起风帆

前进,前进

一路贮藏光热

驶过流火的夏

便是沉甸甸的秋

在秋风送爽里

收获一片金黄

遇见

/刘佩学

夜雨湿了小径

叶子踩在脚下

午后还在枝头青青摇曳

黄刺梅落了

大蓟次第

寂静蒿草蓬勃旧事

桦鼠子守在老榆树下

随时准备逃遁

胆战心惊活着

刈草机轰鸣

每一次都是重生

看上去体面

抑或尊严

错过永远不再

即便回忆也不过从前

浅唱低吟徒留伤感

坡上蜀葵蓊郁

远远望着若云端蓝天

一条马家沟河蜿蜒横亘

溪流淙淙日复一日疲惫

些许患得患失

心知肚明图谋

小暑

/褚向平(河北)

芭蕉扇摇过后

我听见窗外

拔地而起的蝉声

朗朗乾坤下

好像哭诉什么悲情

江山无限事

夏花别样红

还有我落在七月的

白日梦

与田野上的光芒草木

谦卑相拥

一首不顾一切的旧诗

沿炫目的河岸线

抵达更深更幽的葱茏

你问我:蝴蝶飞离了沧海

能呈现怎样的

惊魂未定

美装扮世界

/杨杰峰

看世界要看整体,

那才是光辉灿烂明亮。

仔细看才能看到蝴蝶美,

才能看到花园美丽芬芳。

当今世界,

有火药味有战火硝烟,

有百姓的痛苦别离家乡,

更有全世界的新冠黏连,

消灭新冠病毒很难预防。

尽管这样闹心,

但是我们的理想仍然辉煌

我们国家正在向强盛发展

北斗导航联网,

世界就在我们眼前,

夜晚的灯光比银河辉煌。

高楼大厦显示富强,

高铁通向四面八方,

世界都将连成一个村庄,

消灭病毒,

地球村就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可以海陆空飞翔,

我们可以各地去观光

消灭霸权主义,

和平幸福就是我们理想。

创造人类共同体,

世界就能美好漂亮!

余生心念

作者/艾忠辉

有些感慨

此时此刻,此生此景

都化作了无言

曾经的豪言和豪迈

都已沉淀在

这孤独与简陋的余年

只是这一缕思念

犹如钢筋铁锁

牢牢驻守着

心隅一间

关系

/张津

天上的云

跟地面有什么关系

天上的蓝色

跟地面有什么关系

云很清楚

蓝色很明白

倒是在人间里

一些人

应该看透彻

却总在糊塗

一些人

应该想精准

却很难清醒

很可悲

总以为云就是云

总以为蓝色就是蓝色

等天晴

/张万利

几天来

云遮雾罩

雷鸣电闪

雨滴连连

大有共贡触天之势

久久不睁眼

树木急盼

秧禾急盼

山峦呼喊

河流呼唤

苍天呀

玉帝啊

请你睁开眼

热盼中

忍耐中

一位老者说

乌云遮不住太阳

等天晴

树木葱茏

稻禾壮硕

牡丹绽红

蜂鸣蝶舞

鸟语花香

山区乡民

欢呼雀跃

迎接灿烂的黎明

凭吊赵尚志将军遇难地

/杜玉魁

兴安岭下,梧桐河畔,

矗立着一座汉白玉碑。

上面刻着:

“趙尚志将军遇难地”。

几个醒目大字,

承载着八十年前,

那段惨痛记忆。

当年的"南杨北赵”,

是何等闻名!

他们扯起抗日大旗,

威震白山黑水,

所向披靡。

打得日冦闻风丧胆,

头痛不已。

19422月的一天,

赵尚志率领抗联战士,

就是在这里,

与日军展开激战,

身负重伤,英勇就义。我伫立碑前良久,

默默阅读着碑文,

敬仰之情陡然升起。

仿佛又听到密集的枪声,

看到将军倒下的身躯。青山巍巍,

仿佛依旧在为英雄肃立。

梧桐河水,长流不息,

仿佛还在为英雄哭泣。

啊!80年过去了,

中华大地,换了人间,

祖国山河,插遍五星红旗。

脚下这片土地,

也进驻了新的主人。

十万转业官兵,

挺进北大荒,

打响了向地球开战,

向荒原要粮的战役。

几代北大荒人,

继承发扬抗联精神和

北大荒精神,

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把亘古荒原变成沃野良田,

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

中国农业的航空母舰,

保证着中国人的饭碗,

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

将军,安息吧!

历史不会忘记,

共和国不会忘记,

中华民族不会忘记。

抗联精神和北大荒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

被列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定会发扬光大,有人后继。

日益强大的中国,

足以让你含笑九泉。

你的英名,

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里。

南杨北赵:指杨靖宇、赵尚志。



文中插图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委成员

责任主编:王淑梅 特邀评论:王曰敏

作品收集:雷春翔 素材制作:苏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