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作故事 | 回忆橡胶选育种的艰难往事(二)

 lccdclzw 2022-07-12 发布于云南

作者介绍:

关其能,广东省粤丰贸易公司原副总经理,高级农业经济师。

橡胶事业当时是保密的,所以研究所名称是华南热带林业研究所。政府把原英国领事馆的院子分给了研究所。众所周知,沙面是当时广州最好的地方,而前英领事馆的房子又是沙面中最气派的,可见政府对研究所之重视。我到研究所后,朋友得知我不仅工作在沙面,而且住在沙面,都无不投以羡慕的目光!

图片

华南热带橡胶研究所

研究所业务机构当时分培育部和化工部。培育部下设生态造林、土壤农化、生理解剖、植物保护、遗传育种五个研究室,对外简称一、二、三、四、五室。我参加的母树树皮解剖项目由三室负责,三室主任齐雅堂教授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树皮解剖工作室承担此项工作任务。我到研究所后才知道,原先海南农垦是打算派人来研究所学习,然后回海口成立实验室自己进行的,后来才改变为同研究所合作,在研究所进行这一项目。与我从事同一工作的,有近 10 人之多,他们全是农垦抽调来的。其中有我的同学,也有3 位年龄稍大的,过去读过农校,响应归队号召的“归队干部”。但原先从事过母树鉴定的,就只有我一人。

图片

橡胶树

图片

橡胶优良母树树皮解剖项目的内容并不复杂。我们到研究所后,先让我们熟悉植物解剖工作,然后再学习橡胶树皮解剖的方法。其中主要是统一显微观测的标准,经过反复交叉观测比较,使大家掌握的标准一致。解剖方法掌握后,大家就分头下到优良母树所在的老胶园去,采集母树的树皮样本。方法是在统一的方向、高度,用取皮器凿取树皮样本,并放入有保存液的玻璃瓶内保存。样本带回所后,大量的工作就是切片和显微观测了。这个项目从1954年底到 1956 年中期,进行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所有母树的树皮解剖观测研究工作。观测结果全部都交给海南垦殖分局,作为母树鉴定的材料。

生理解剖室在进行母树树皮解剖的同时,也进行橡胶树树皮结构与产胶量关系的探讨,我当时是此项研究的参加者之一。这项研究还写成研究报告,在 1956 年于广州召开的华南亚热带资源开发讨论会上印发。研究说明胶树产胶量的高低,与树皮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即产胶量高的胶树,树皮结构相对好一些——乳管列数、个数相对多一些,机械组织相对少一些,但两者之间并不是非常明显的正比关系。所以,树皮解剖显然无法单独作为鉴定母树的手段而采用。

树皮解剖项目结束后,原来从农垦抽调来的人,基本上都返回农垦,其中周德藻、陈世勤和我三人被留了下来,正式转为研究所的编制。后来,我当了朱贤锦先生的助手,协助他进行割胶制度比较试验和割面涂生长素加硼酸刺激增产的研究。此后,我就再没机会接触橡胶选育种工作了。

(完结)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