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阅读成长书阁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临考前复习建议

1. 以二轮复习专题资料为主,将12个专题资料涉及的核心知识掌握,并留意后面的综合题。

2. 关注本学期做过的各大模拟试题。

3. 侧重复习区域: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中国西北地区、长江流域。

4. 脱贫攻坚热点:脱贫致富的一类题型,注意从哪几方面回答。(重点:增加科技投入、附加值、品牌、保护生态、电商、旅游等)

5. 考试策略:先易后难、认真全面审题(材料、题干、选项、图表、图例)、将题目的定位词、关键词圈出,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

一、近年综合题命题特点

1. 区域背景,一中一外,兼顾热点

2. 真实案例,问题探究,设问精细

3. 自然地理专业化,人文地理案例化

4. 分析事象成因,评价区位条件

5. 预测发展前景,渗透学科价值

6. 体现学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

二、综合题特点

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重视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

三、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1、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答题。

2、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3、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4、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5、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6、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四、四步操作程序

第1步:审设问——点滴不漏

(1)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高考综合题的表述方式,一般由三类关键词组成,即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解答指令词。

①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②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③解答指令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2)看分值,按分值定得分点

审设问时一定要注意试题分值,根据分值高低来确定有几个得分点。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时漏点。高考试题大多每个答案要点为2分,个别要点为3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

第2步:提信息——系统全面

试题基本没有无效信息,地理试卷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两大类。

(1)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关键字、每个数字、符号等,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造成答非所问或答题要点不全。

(2)对于各种地理图表,首先要明确图表的标题,其次看图例,然后结合图中内容提取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信息。

(3)注意挖出隐含信息。如经纬网地图中隐含比例尺,还有一些试题的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目前高考命题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问。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

①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②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③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设问、分值,标示有用信息。

第3步:调知识——灵活迁移

(1)调知识的实质是把题干中与中心词有关的知识调动出来的过程。对于很多试题而言,在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列出分析问题的相关知识,即答题模板是相当必要和有价值的。

(2)灵活迁移简单地说是灵活运用审题中的限定词及获取的信息回答,排除与限定词无关或无信息呈现的内容。

第4步:组答案——准确规范

在组织和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基本要求:

(1)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将答案合理分成段落和要点,将要点标上序号,使人一目了然,也显得很有条理。

(2)答案顺序化:将答案的各个要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排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防止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3)答案多样化,要点简洁化:综合考试的问答题的题目设计和答案设计往往是开放性的,鼓励考生多角度分析,有创意答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尽量多答,但要注意每个答案要点要简洁、概括,不要做过多的论述;不要在某一点上大书特书忽略其他;不要避重就轻,主次不分;更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

三、综合题的思维训练和模式构建

1.地理特征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1) 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喀斯特、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3) 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4) 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5) 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6) 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

解答策略

(1) 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 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 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2.区位因素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1) 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③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②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2) 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3)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技术、政策等)。

(4) 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资金、交通、科技等)+社会因素(政策、信息、环境等)。

(5) 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6)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7) 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8) 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解答策略

(1) 理清要点,综合分析。要理清要点、构建思维线索,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 利弊均衡,全面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 抓住主导,重点分析。理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 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 按图索骥,论从图出。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表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3.原因阐释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1) 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 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等)。

(3) “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4)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解答策略

(1) 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 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 由果溯因搭建: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4.过程预测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过程预测包括描述归纳地理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

解答策略

描述地理过程要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从时间的视角建立地理“思维链”,其基本思路如下。

(1) 原型启发:分析所给素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理过程原型或经典案例。

(2) 迁移转化:运用所学原理,理解和突破“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3) 逻辑推理: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与追溯。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推法:从结果入手,按照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即将结果与试题中的条件(图文信息)对接起来。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结论。

5.意义影响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①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②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③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②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6.列举措施类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①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②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7.开放性题目解题思路建模

(1) 非此即彼,辩证评述。

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又能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①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

②若支持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问题”的角度论证。

③表明态度不能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答,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和混答。

(2) 问题可选,结论开放。

慎选角度,巧拿高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这样论据会更充分,要点会更全面,得分率会更高。

解答策略

①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