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冬龄|吴昌硕书法要论

 青述 2022-07-12 发布于江苏


吴俊卿(昌硕)为清末艺术大师。他于金石书画方面的造诣,可谓博大精深,名播中外,其艺术影响至今不衰。但吴昌硕诗、书、印方面的绝艺,又往往被其画名所掩。其子吴东迈著《吴昌硕》一书中记载,吴昌硕常对人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说明其画尤得益于书。据云吴昌硕早年曾向任伯年请教画法,任氏要他先画几笔,吴只画了数笔,任氏即拍案叫绝,并说他将来在画上一定成名。当时吴昌硕并不善画,但任伯年却看出他的笔墨功夫已经超过自己。

吴昌硕《题何子贞太史书册》云:“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可见他于石鼓、汉隶上下过很深功夫。吴昌硕曾从俞樾学文字训诂,于杨岘处学诗文、书法,俞、杨二氏均以隶享名,对他来讲当然会有影响。吴昌硕隶书初由唐碑入手,后广泛地观摩汉碑,尤其对《三公山》《嵩山太室》《裴岑碑》进行过深入研究。吴昌硕隶书作品传世不多,光绪戊寅(1878)三十五岁时所书“缉裳荷轻补屋萝密,碧梧秋晚红杏春深”八言联对,意近《张迁》《衡方》,用笔结体均较平实,显然受俞樾影响,此时吴昌硕尚未师事杨岘。此后广交师友,眼界渐宽,逐步形成自己的风貌。晚年“汉书下酒,秦云炅河”隶书联,虽云集《曹全碑》字,却无流动轻灵之态,而是凌厉郁勃,气势动人。将字的结构拉长,上紧下松,虚实相映。用笔浑沦,纯为石鼓笔意,其波磔笔画,沉着而灵动,老笔纷披,一气呵成。其墨极浓,写出的字若黑色的印泥一般,莹莹悦目,有浑厚感,有时略带渴笔,使墨气不呆滞。故其隶亦若其篆,貌拙气酣,字字珠玑,其笔力之盛,可谓邓顽伯后一人而已。

吴昌硕的篆书是取法于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的《石鼓文》,隶书取法于“由篆变隶之渐”的《三公山》,也许这种属字体演变中的“边缘书体”,更利于发挥个性,开拓新的境界。楷书学锺繇,严毅精纯,行草由王铎上溯欧阳询,晚年“强抱篆隶作狂草”,艺术上达到了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程度。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1921年,有人要将著名的“浙东第一石”《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卖给日本骨董商,吴昌硕当时为西泠印社社长,闻讯后,与同人竭尽全力,募集巨款将其买回,并筑以石室安放。今天此碑仍树立于西泠印社,抚碑瞻仰,不禁使人想起吴昌硕对祖国文物的无比热爱之心,他的高风亮节,将为后人永志。

节选自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第48-51页。题目为编者所加)

图片

 [清]吴昌硕  汉书秦云四言联  144.5×40.5cm×2  纸本  192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来源:中华书画家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