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种绿色防控农作物虫害技术

 农事巴巴 2022-07-12 发布于河南

1、生物食诱技术

生物食诱技术是通过生物食诱剂诱杀害虫的技术。生物食诱剂是通过提取多种植物中的单糖、多糖、和植物酸合成具有吸引和促进害虫成虫取食的物质。生物食诱剂借助高分子缓释载体,在田间持续高浓度释放植物芳香物质和昆虫信息素引诱物质,用以引诱靶标害虫到混有少量快杀型杀虫剂的诱饵中,以“集中诱杀”代替传统“全田喷洒”的方式,使用少量农药就能达到诱杀成虫的目的。能够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


2、性诱剂诱控技术

性诱剂诱控技术主要是利用昆虫成虫性成熟时释放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将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简称性诱剂)用释放器缓释到田间,引诱雄蛾至诱捕器将其杀死,或通过干扰雌雄交配,减少授精卵数量,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比如一般每667平方米蔬菜田只需设置1个斜纹夜蛾专用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1粒;每667平方米设置3粒-5粒小菜蛾性诱剂,可用纸质粘胶或水盆作诱捕器(保持水面高度,使其距离诱芯1厘米)。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体型较大的害虫专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顶部20厘米-30厘米,小菜蛾诱捕器底部应靠近作物顶部,距离顶部10厘米即可。


3、信息素迷向诱控技术

信息素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警报信息素、追踪信息素、性信息素等种类。信息素迷向诱控技术是通过释放人工合成的昆虫信息素干扰昆虫信息识别,让雄虫与雌虫“迷失”方向,相互找不到对方,从而阻断成虫交配,不能繁殖产生下一代,彻底防止幼虫危害。如梨小食心虫,一旦钻蛀到新梢或者果实中,药剂基本无法防治,是果区农户最为头疼的虫害之一。要想防治好梨小食心虫,就一定要抓住它的幼虫孵化期及转梢为害时期。可是每年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时间受天气影响各不相同,在防治时机上很难把握。也正是这个原因,为了保证果树不被蛀梢、钻果,大多数种植户只能选择连续多次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农药残留超标风险,而使用梨小迷向技术,具有控制时间长、环保、高效的特点,已成为一项代替或大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来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