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故事】再见 爱心“小红屋”——李好感恩告别常德市一中

 图说常德 2022-07-12 发布于湖南

2022年7月10日,在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校园内,我们寻找到这间爱心“小红屋”,这是一间拥有爱心的小红屋,这是一间充满励志的小红屋。

她叫李好,可以说是这房子里的主人,李好上小学一年级练跆拳道时意外受伤,导致腰部以下完全丧失知觉,只能靠轮椅才能行动。

在小屋靠床的一面墙上,是妈妈前不久为李好布置的18岁生日场景。

三年前,李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德市第一中学,学校特地给她安排了这间小屋,因外墙为红色,加上众多人的爱心,大家都叫它爱心小红屋。

陪伴李好一同上学的还有李好的妈妈和她的同学李慧。

李慧和李好从小就住在一个院子里,从小学到初中就推着李好一起上下学,到高中后,李慧也随李好一起住进了爱心小屋,一把简单的沙发成了她的睡床。

李好和李慧不仅成为了生活中的好伙伴,而且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高中第三年,李好因身体原因不能到学校上晚自习,而且不能久坐,她就趴在床上做功课。

有时也躺在床上从手机上查找一些学习资料。

时间一长,李好胳膊肘上都磨得红肿破皮了。

有时,妈妈也会很心疼的强制要李好放松体息一下。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好以物理类566分,超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近百分。虽然,李好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适合她就读的学校并不是很多,她无法选择就近读大学,只能选择有适合她的学校。

当天,她们就要告别居住了三年的爱心小红屋,妈妈像往常一样把李好从床上抱了起来,李慧熟练的把轮椅推了过来。这样的场景她们日复一日的不知重复过多次。

把李好放坐在轮椅上后,妈妈便为李好准备洗漱用品。

李好习惯自己先用手拧干毛巾。

然后用手把水浇在脸上,洗好后再用毛巾把脸擦干,妈妈始终用手端着脸盆。

李好的妈妈手机很少有电话铃响起,但每天多个时段的闹钟铃声见证了她照顾女儿的时间节奏。

李好的爸爸在外工作,李好妈妈一直照顾着她的衣食住行。吃过早餐,李好想看看她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三年校园,妈妈很乐意的答应了李好的请求。

还是像往常一样,她们推着轮椅走出爱心小红屋。

在李好的上学路上要经过两个坡道,以前是楼梯台阶,为便于轮椅通行,当地爱心人士田工、姚跃林等为其修建了爱心坡道。

她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十分的开心。

以前上学路上总是紧紧张张的往教室赶,难得有像今天一样停留下来欣赏校园的美景。

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她们最值得留恋的风景。

走着、走着,李好把妈妈的手拉到了一起,此时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伟大的母爱在她们手间传递。

轮椅绕行校园约800米后,便是李好每天要经过的教室楼梯间。

今天放假了,楼梯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李好眼前却浮现这三年来的情景。

李好的教室在五楼,三年来,每当李好的轮椅推到这里时,都有同学、老师在这里等候。

老师和同学们成为李好上学时的“爱心电梯”。

在老师眼中,李好是一名品学兼优、勤奋好学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父母面前,她是一个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好女儿;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个乖巧懂事、讨人喜欢的好孩子;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团结友爱、活泼开朗的好伙伴。

李好的妈妈说:这孩子积极乐观,一边坚持做康复治疗,一边克服困难学习,特别是受伤的前两年,不能到学校上课,后来硬是通过自学直接进入了小学四年级。当时,我真担心她的成绩跟不上班,想不到这孩子蛮争气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成绩一直在全校的前列,还荣获了武陵区首届“最美少年”。

将要告别自己三年的母校,李好有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感谢——是大家的关爱坚定了她的对生活勇气,写就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面对李好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妈妈有高兴也有无奈。去长沙复诊为李好再次做手术,面对将要更远的陪读、更多的困难、以及李好更多的学习、医疗、生活费陷入了沉思。但她想着也许有一天,李好能真的从轮椅上站起来,就算再苦、再难、再累也值得!

好在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带着爱心来到了爱心小红屋。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远学雷锋、近学田工”代言人田工来了。

全国最美志愿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常德市“姚跃林工作室”负责人姚跃林来了。

他们说:我们只是搭把手,能帮多少算多少,只要人人都献一点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李好的妈妈说:这些照片都是李好上幼儿园时,我用手机拍的。每当看这些照片的时候,心里隐隐作痛。多么活泼可爱的孩子,终身要以轮椅为伴。

李好——你好,你是轮椅上的最美追梦人,你是青春、阳光、励志的最美代言,我们一起与你搭把手,共度难关,共同期待你从轮椅上站起来的高光时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