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打工人:装修师傅老温

 李玉的文字 2022-07-12 发布于广东

住处的电视墙挡住了光线,让客厅暗暗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砸掉这堵墙。隔壁邻居正好在装修,就进去和装修师傅聊了一下。听了我的想法后,他到我房间看了一看,了解了要做的项目,报个价,大家就算做好了约定。

这个装修师傅就是老温。老温来自江西,黑黑的,中等身材,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我看过他工作时的表情,眼睛睁得很大,和闲暇时的他,完全不同。

老温穷困潦倒的时候,只有17岁。那一年,他48岁的父亲因病去世,给他留下了4万块钱的债务。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迫不得已放弃了学业,从江西来到广东打工。

让他下定决心背井离乡的,是债务,还有因为贫穷而受到的漠视——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日子里,他曾向多个亲友借钱,但都没有借到,甚至他的姑姑说,你一辈子都还不起这些债了,再借给你,你拿什么还……

一个远房的叔叔,给他送来了200块钱,对他说,这个钱是给你的,你不用还。他泪流满面,人逢低谷才能认识生活,遇到困难,才能看清人性。

他到了广州,跟一个老乡学做装修,从最开始的泥工开始学。因为工地上的活时断时续,他一天要跑至少三个工地,同时跟三个老板干活。看着一天天存折上不断上涨的数字,他感受到充实和快乐。

一年半时间,他还清了欠下的4万多元债务。又用了一年多时间,他赚了一笔钱,把家中的老屋修缮了一遍。

那时候,他已经从学徒变成小师傅,装修工地上的活,他多数都能干了。他仍旧打几份工,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干。

别人不懂他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想争口气。

又几年过去了,他盖起了全村最漂亮的二层楼房。入伙的时候,那个当年奚落他的姑姑来了,买了很多菜,主动给他张罗。

吃饭时候,他和他姑姑坐在同一条长凳上,酒至半酣,他说,“姑姑,当年我问你借200块,你都不借给我……”

他记不得姑姑当时的表情了,因为他喝多了。

有时候,他也感谢那些亲友的冷漠,让他可以有“活出样子”的决心,这让我想到了草原上练习飞翔的雏鹰。成年雄鹰逼迫跳下去,大部分雏鹰的翅膀会因此折断,即使这样,雏鹰们也会努力振动双翅,凭借残翅返回,假如它放弃挣扎,成年雄鹰也不会救援,任凭自然淘汰。而在这种情况下学会飞翔的雏鹰,无论以后碰到多么危险的情况都不会坠落。

那个当年主动送给他200块钱的远房叔叔,成了他回到故乡必去拜访的老人。当年的200块钱,不仅让他有了去广东的路费,更是让他在冷漠无望的世界里感受到的唯一的慰藉。那记忆已经远远超出了200块钱的价值。“对于他,有求必应,我能做到的,我就做,我做不到的,想办法,找别人也要帮他做。”老温说这句话的时候,很用力。我知道,那是他17岁时唯一的温暖。

2009年,老温来到深圳龙华,住在大浪。

他的双胞胎儿子置业安家在佛山,老温的妻子住在大儿子家里,照顾着老温年迈的母亲。

老温仍和年轻时一样忙,一天辗转多个工地。

他说忙习惯了,闲下来的时候,心里很空。

做完砸墙切砖等有噪音的工作之后,老温轻描淡写地给我讲他这些年的经历。我说他天天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太辛苦了。

他说,穷过的人,才知道累和辛苦都不可怕。“我的老母亲马上80岁了,我得让她过得好好的。即使心里有再大的梦想,也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工作。”

老温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那个17岁的少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