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夫‖​张洪雷和他的全形拓

 昵称70808387 2022-07-12 发布于山东

张洪雷和他的全形拓
朗 夫

走进淄博文化艺术城,来到鸿磊拓片艺术馆,门厅两侧是一对铸铜貔貅,旁侧摆着一尊巨型铜鼎,迎门是青铜释迦头像,铜像前是一座石凿香炉,传递着浓浓的历史文化信息,顿时间就将人带入沧桑的远古年代。

艺术馆馆主张洪雷属于80后,高高挑挑,热情爽朗,俊逸的脸庞透着坚毅,言谈举止愈发显得稳健成熟。700平米的展厅,有他依图或实物仿制的毛公鼎、龙首象身钟、凤龙灯、雁足灯以及款式各异的簋、樽、斛等古色古韵的青铜器。然而,满墙张挂陈列的一幅幅全形拓,略眼看去似是传统拓片,驻足细观很是令人震撼:全形拓极具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一件件作品唯妙唯俏,栩栩如生,新颖独到,寻常罕见。

张洪雷曾受到艺术学院系统熏陶,早年出道于壁画和雕塑制作,后又拜师青铜器鉴定、鉴赏、收藏大家。他在艺术长河的跋涉中,独具慧眼,独辟蹊径,执着痴迷于几近断代绝迹的全形拓,并且全心投入,全力付出,在这方领地达至令人仰慕的高度。他的作品人见人爱,广受赞赏,不仅众多圈内行家赞叹看好,许多博物馆也专门请他拓制珍藏列展,还被海外艺术家作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收揽收藏。

在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方方拓片显得那样素雅、纯净、平实、淡然,完全呈现一副与旁无碍、与世无争的神韵风骨。然而,人们又不得不叹服,每一方拓片无不凝聚着深邃的历史信息和厚重的人文底蕴,以至于后世历代文人墨客、金石世家常有“一拓在手、胜过所有”的深切感慨。

所谓拓片,是以湿纸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打拓,使器物铭文、纹饰、图形等特征真实复制到纸面的技法。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可见拓片这一技法,至少在隋代就已产生,甚或还要更早。至唐代以后,拓片技术得以发展,唐天宝四年,《石台孝经》刻有《李齐古表》,内有“臣谨打本分为上下卷,于光顺门奉献以闻”的记载。唐元和八年,《那罗延经幢》记载“弟子那罗延尊胜碑,打本散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其《石鼓歌》中,就曾写道“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所写就是把湿拓纸覆于石鼓表面,通过击扫得到白黑分明的拓片。这说明,唐代艺人对拓片技法不仅已经熟练掌握,而且已能拓出白黑分明的拓本。在宋代三百年间,拓片技法从未间断,不仅对古代名碑大量翻刻、拓制,而且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批新帖出现,刻帖内容形式多样,刻石拓墨技术有了显著提高。同时,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促进了收藏古物、记录古物和研究古物之风兴盛。除了拓印石刻文字,官府还采用拓术拓取青铜器铭文。自宋代开始,拓片技术的提高与金石学的发展紧密结合。在明代,拓片方法摹仿宋代技法。到清代,金石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拓片技法也得到很大提高。随着近代考古学产生和发展,金石学逐渐融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学一个组成部分,这使拓片技术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文物考古中越来越多地得以应用。

拓片技法,流派有别,种类繁多。按拓法可分为擦拓和扑拓,按用墨可分为松烟拓、油烟拓、蜡拓,按拓色可分为墨拓、朱拓、彩色拓,按拓技可分为淡墨拓、浓墨拓、乌金拓、蝉翼拓、镶拓、隔麻拓、瓜皮拓、夹纱拓、打拓、扫拓、响拓、影拓等等。从拓片内容表现形式看,主要可分为平面拓和全形拓。平面拓,出现时间最早,存世量最多,内容最广泛。这类拓片所展现的被拓物呈平面状,从拓片上看不出原物本身凹凸浮雕和造型变化,因而平面拓多用于石刻碑志的拓印。而全形拓,是传统拓片的衍生,是平面拓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全形拓,也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一种主要以墨拓技法完成。在拓制过程中辅以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全形拓技艺之长,在于能依原器物大小,使形状花纹展现于纸面,加以题跋,补以花卉,即可成为几近完美的艺术珍品。

制作全形拓,始于清末,失于民国,近五十年来几乎失传。早期的文人墨客、金石学家,曾沉浸于全形拓乐趣中。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文人阮文建公得三代彝器四种,海内金石名家争欲观瞻,他烦于应付,摹拓刻木,拓赠各友。江苏镇江焦山寺僧六舟和尚,感觉木刻有失原形,便与其研究手拓全形。初是以灯取形,把原器尺寸量好画出轮廓,再以厚纸做漏子,用极薄六吉棉连纸扑墨拓之,拓前须先用白芨水以笔刷器上,再用湿棉花上纸,待纸干后,以绸包棉花作扑子拓之,这便是六舟和尚创拓的全形拓。

据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第十章“拓墨”介绍:彝器拓全形始于嘉兴马起凤,《金石屑》(一:卅三)录一汉洗。马氏题云:“汉洗,旧拓本,戊午六月十八日,傅岩马起凤并记。”戊午为清嘉庆三年,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第一册)有全形爵四及仲凫父敦,均不甚工。张廷济题识在清道光二年,徐康《前尘梦影录》(下二一)谓:吴门椎拓金石,向不解作全形。道光初年嘉兴马傅岩能之,六舟得其传授,曾在玉佛庵为阮文达公作百岁图,先以六尺匹巨幅外廓草书一大寿字,再取金石百种椎拓,或一角,或上或下,皆以不见全体,著纸须时干时湿,易至五六次,始得蒇事。装池既成,携至邗江,文达公极赏之,酬以百金,更令人镌一石印曰“金石僧”赠之。阳湖李锦鸿亦善是技,乃得之六舟者,曾为吴子苾、刘燕庭、吴荷屋、吴平斋诸老辈所赏识。

清末山东潍县陈介祺,喜藏古物,钟鼎彝器,十分丰富,据传著名的毛公鼎曾被他收藏50年,后不知何故辗转出手流落他处,现存于台北故宫。陈公善于墨拓,对拓本要求甚精。他所拓均为乌金拓本,所拓形器,结构合理,浓淡相宜。清光绪年间,西安有位苏忆年,善拓形器,拓本多为绿色。民国初,西安李月溪虽也拓铜器器形,但不及苏忆年准确。那时在北京拓铜器器形的还有苏春塘、薛锡钧、薛平、刘永贵、周康元等人。

张洪雷正是在广泛涉猎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渐渐形成了鲜明独到的全形拓艺术风格。目前,他把全形拓侧重于林林总总、仪态万方的观赏石上。徜徉于鸿磊拓片艺术馆,一幅幅太湖石全形拓作品,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皴纹裂绺,分毫毕现,灰白浓淡,色泽逼真,高光暗影,三维立体,其创意创拓实属难得一见的至美至臻。

2015.10.12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朗夫曾为军人,现为自由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