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诵出奇迹

 皮皮中尉 2022-07-12 发布于河南

本文导读:

人笨点儿不可怕,领悟得慢些也没关系,咱们还能靠背诵硬功夫补救,还能通过背诵锤炼自己的品质。


影片《中国合伙人》中,男主人公成冬青创办的英语培训学校因涉嫌教材侵权被美国教育机构起诉。听证会现场,成冬青为证明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是靠真才实学考出的好成绩并没有作弊,就大段背诵引用国际版权法律条款。面对吃惊的众人,他拿出厚厚的法典说,“这就是我和我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来纽约的飞机上,我把这本书全部背下来了。”


有些人看到这个片段,大概会认为成冬青很厉害,心生赞叹,但我的体会却是感动。这种感动是迷路的旅人看到袅袅炊烟时的兴奋,是迷航的水手看到灯塔的振奋。能通过大段背诵条款折服对手的成冬青,就是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耀着每一个智商平平但却懂得坚持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成冬青并不聪明,高中复读了好几回才勉强考进自己心仪的大学英语系,但这个其貌不扬的农村小伙子一直都不服输,最终把自己白手起家创办的学校包装上市,改写了人生。他的诀窍或许根本算不得诀窍,就是下死功夫跟自己死磕,即便是最擅长的英语,也是从背《英汉大辞典》开始,一直背一直背,背烂了好几本,背成了高手。

我记得前几年网上很多人都传播热议过外交部“最美女翻译”的故事。在连篇累牍花样翻新的报道中,有一处提到过,人家过硬的口译功底就是来源于常人看不到的经年努力。人家也曾把一本大辞典背得滚瓜烂熟,翻得卷边破旧,这才有了后来的惊艳不俗。

我们当前的教育氛围颇有剑走偏锋荒腔走板的意味。一方面热衷于炒作所谓名师名校、学霸学神,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在想方设法不惜重金送孩子上辅导班做大量习题,甚至企望孩子能借助拼智力秀智商的竞赛渠道走入辉煌。殊不知,茫茫人海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享有绝顶的聪明,而大多数人注定资质平庸,挤不进名校“头等舱”。

不过世界是公平的,学习也是公平的。人生的境界其实跟智商关系不大,反倒是跟人的意志品质关系很大。我们看到的很多榜样,与其说是智商超群的天才,不如说是肯下硬功夫敢跟自己死磕的孤勇者。所以,与其让孩子成为“做题家”,不如引导孩子练就些许硬功夫真品质。学习能力不是一张文凭就能概括,人生际遇不会因一时的惨淡成绩就堕入绝境。

那么,什么算是弥补智商的硬功夫呢?我认为背诵就是其中一项。

之所以说学习是公平的,就在于一旦你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还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弥补,就算你认为自己不算全面拔尖的学霸,也可以通过背诵能力去补救。说白了,只要你还知道下功夫背诵,起码不至于沦为学渣,为自己争取了一线希望。所以我一向不太喜欢文科学不好的孩子,因为你连最起码的死记硬背都没做到。如果理工科学不好还存在领悟能力逻辑能力有偏差这些客观原因,那文科学不好恐怕就只有态度问题,说明你不是个能吃苦的人。

自古以来,死记硬背至少是学习方法之一,尽管看起来不如出口成章、举一反三聪明潇洒。古人向来重视背诵能力,一夸奖别人总会用“博闻强记”来概括,其中“强记”指的就是背诵,可见背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三脚猫招式,还得下决心苦练苦熬才成。

北宋历史学家刘恕就是一个因背诵能力出众而被誉为“博闻强记”的例子。好学的刘恕从小家境贫寒无书可读,后来有机会进入当地富商的藏书楼,刘恕自带干粮在楼里一住就是半个月,连抄带背居然将藏书看了大半!后来人家就是凭着这股子敢抄敢背的狠劲儿成了史学家。

据说多年后刘恕作为幕僚陪皇上游猎,偶然在荒郊野外看到一座坍塌的墓碑,上面镌刻了很多人的名字,但没人知道这些人的故事。结果刘恕脱口而出,一一叙述这些百年前藩镇武将的生平,连皇帝也叹为观止,佩服刘恕过目不忘的背诵硬功夫。

历史上另一个背诵能力超强的牛人,要属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中堂一生自诩笨人。所谓“笨”,指的是本该中空通透的竹子长成了实心,所以往往指代不透气不知变通的人。虽然笨、反应慢、长进慢,但并不妨碍人家苦读死背,用硬桥硬马的背诵功夫博览群书。

即便是在后半生平定太平军的军事生涯中,曾中堂也把死记硬背的功夫使用得淋漓极致。凡作战绝不和对手拼计谋拼手腕,而是一味脚踏实地步步为营,靠铁桶阵和消耗战跟对方纠缠。这种特点后来还升华为“结硬寨”“打呆仗”,为后人道哉。

综上所述,背诵这个办法虽然不高明,但却有用。而且我认为,善于背诵敢于死磕的人往往还会逐渐养成几种宝贵的品质,进而锤炼自己的品行。这才是背诵出奇迹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恬淡的心态。说句不中听的话,大多数精于背诵的人往往都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才会选择倚重背诵这种笨方法。可玄妙的是,恰恰是这种自我认知,决定了这种人不可能有盛气凌人、气势汹汹的做派。凡事总把自己放在低处采取低姿态,决定了大家必然会有恬淡的心态,懂得凡事不可逞一时之快,只能寄望水滴石穿。

比如说写出大部头著作的文学巨匠,必定是在博闻强记的基础上养成了恬淡的心态,否则就无法面对纷繁的世俗生活、重复繁杂的思考和艰难漫长的写作过程。歌德写出《浮士德》花费六十年,托尔斯泰写出《战争与和平》耗费二十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十五年,这些数字就彰显了心态的可贵。

其次是坚韧的意志。能花大把时间去背诵,能用大量的精力去记忆,一定会练就人过硬的心理素质,懂得日积月累逆水行舟的道理。善于背诵敢于背诵的人往往具有坚韧的意志,而表象上就显得正直,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这种由坚韧意志形塑出的优良作风,我们可以拿国际足坛来类比。相对于“桑巴足球”的眼花缭乱、拉丁派打法的行云流水,德国足球就给人一种坚忍不拔的印象,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崇尚新潮打法专注于战术纪律,无论面对强队还是弱队都能一视同仁。所以德国队历来就是国际球队的试金石,能战胜德国队才意味着能力的卓绝。

最后是必胜的信心。正因为强于背诵的人在枯燥难耐的背诵过程中受尽了磨炼,也能苦尽甘来品味背诵以后的胜利滋味,才会意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真谛,才会对任何事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而树立必胜的信心。

我记得读本科时遇到过一次超难度的专业课考试,因为任课老师出题非常细致,连课本上注释的小字部分都给出成了试题,结果考后全系哀鸿一片,但我的成绩却是硕果仅存的“优”。当时面对同学羡慕的目光,我的解释就是成冬青用过的那句话,“我只是把整本书都背了一遍!”也正是因为有了那次考试经历,我不再惧怕任何考试,我相信只要自己准备充分下足了功夫,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不就是必胜信心的由来吗?

人笨点儿不可怕,领悟得慢些也没关系,咱们还能靠背诵硬功夫补救,还能通过背诵锤炼自己的品质。人只要还能磨练出一技之长,就不会身陷绝境,这就是背诵出奇迹的道理。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