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雪谈非吸37:非吸陷阱形成不良债务转嫁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紫色秋风书屋 2022-07-12 发布于甘肃

江雪谈非吸37:非吸陷阱形成不良债务转嫁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2003年之后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如国发【2005】3号)、民间投资政策(如国发【2010】13号)、金融政策(如银监发【2008】23号、银发【2015】221号)以及《中小企业促进法》(包括2003年版与2018年版),都在倡导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服务,鼓励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融资服务,鼓励民间资本设立融资投资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或者参股银行金融机构。
这些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资本的直接融资活动和民间投资活动本质就是金融业务活动,可称为民间金融。由民间资本参股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融资服务中介机构,本质就是从事民间金融业务的机构,可以称为民间金融机构。这种受政策鼓励的民间资本直接融资与投资业务也可称之为政策性金融业务,这种受政策鼓励设立的由民间资本设立或参股的融资服务机构也可称之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民间金融业务与民间金融机构受政策鼓励并由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政策而设立和开办,就是政策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此,就形成一行三会前置管理的金融(国家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或称为民间金融),这两种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并存,就是2003年金融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二元金融管理体制。
在这种民间金融政策实施期间,国务院247号令并没有被废止,还在由公检法系统打击非法集资,而金融办则负责监测和处置非法集资。非法集资与非吸认定正是由国务院247号令规定,而实际上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服务,就是为不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直接融资提供服务,也就是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吸收公众资金(集资)的活动来提供服务,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直接融资在国务院247号令规定中就是非法集资、非吸或者变相非吸。这些民间金融服务与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依据政策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从事民间融资服务活动就可以被选择性执法来认定和处置为非法集资,民间金融政策参与人就面临着被有选择地认定和处置为非吸犯罪遭受刑事处罚。
民间借贷融资投资、政策性融资服务活动就是金融业务。这种实质从事金融业务的服务机构不被一行三会作为金融机构进行前置管理,在非法集资处置之下就缺失了合法保护,地方政府设置金融办来对政策性融资服务机构进行非法集资监测和防范,非法集资依据国务院247号令就是这些政策性融资服务机构所从事的不被前置管理无法取得金融许可资质的民间借贷融资服务业务活动,这些服务机构就可以被选择性执法认定是在从事非法集资。
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放弃对银行资产债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就形成不良债务和不良资产,地方融资服务机构就承接着银行不良资产转移和不良债务转嫁,对地方融资服务机构进行非法集资处置就将这些不良债务转嫁给了跟随经济金融政策的民间投资人。
对地方融资服务机构不进行前置管理(即合法保护)再进行非法集资处置,民间金融政策加上非法集资处置就形成非吸法律陷阱,这个陷阱就可用作金融工具,用于转嫁清理银行不良债务。这种不良债务转嫁损害着国民利益,影响着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及时性,影响着社会投资与消费结构对比,引发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政策法律陷阱的欺诈性引发公信危机与社会危机,不良债转嫁引发的经济“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又引发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