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

 阿福根 2022-07-1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

“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

这是中国企业家和领导们非常笃信,并且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这句话的解读,可以折射出中国企业伦理和观念中的许多问题。


01



忠诚:品质还是策略?


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检索,发现有大量的文章,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忠诚比能力更重要。其中非常显眼的一个案例,居然是普京。

《普京: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这是一篇在网上颇有热度的文章,用非常热情的文字,介绍普京对自己的恩师不离不弃的故事,并在文章的结尾处说道“也许正是他的这种忠诚和敢作敢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俄罗斯民众和叶利钦”。用普京来为忠诚做诠释和背书,我们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去理解,这多少是令人困惑的。

在我们的话语环境中,忠诚作为一种品质,具有高度的“政治正确”性。其“正面性”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很少有对它加以批判的念想和勇气。借着忠诚,我们又衍生出了与忠诚有关的各种情结和话术。

忠诚这个词非常吊诡。何谓忠诚?它和契约是什么关系?如果契约是低层级的,忠诚是高层级的,那么忠诚又比契约精神多出来了哪些品质,对应着哪些行为?

忠诚是一种品质,还是一个人权衡利害之后的一种选择?如果说忠诚是一种潜质或行为倾向,那么我们可以用测评工具来评价和甄别了,如果忠诚是一种个人的选择,那么我们只能看他面对的是何种情境了。不过据说真有工具可以对人的忠诚度进行测评了,除了忠诚,还有大公无私什么的,都可以测量。这很叫人无语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忠诚的对象是谁?忠诚于企业吗?如果企业做坏事呢?忠诚于企业家吗?如果企业家品行不端呢?在现实中,做坏事的企业和企业家可是多了去了。

我们无意在此对忠诚这个词汇本身加以臧否,我们只是奇怪,为什么在可以用契约的地方,非得要用忠诚?

02



为什么领导喜欢“忠诚”?


还是让我们实话实说吧。

“领导们”需要忠诚,是因为他们缺乏用契约手段与别人建立合作关系、信任关系的能力,而下级的忠诚,最好是“愚忠”,则可以大大降低管理难度,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的当然是企业和领导们的风险。我们所谈论的忠诚,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因为没有条文约定忠诚的对象反过来要对忠诚者忠诚,要是互相约定,那就成了契约了。正是这样的一种单向性,让“领导们”很是受用。如果领导们回馈了忠诚者,这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如果忠诚者没有被回馈,领导们当然是情不得已,而忠诚者也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作为管理对象,让别人认为自己有忠诚的品性,是一种博弈策略,喝酒的时候说“我先干,您随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忠诚者”往往对长期合作存在期待,或者认为超越契约的付出会在“领导”那里积累情感积分,以便为将来的不确定性买单。如此说来,这又像是一个隐性的契约了。

强调一下,我们审视和批判忠诚,绝对不是倡导不忠诚,甚至背叛。“忠诚于契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和价值主张。当然,得要有契约才行。

图片

——以上内容出自樊继胜先生新书《个体崛起与组织生态化》(暂定名),撰写中,敬请期待。

图片


作者介绍

图片

樊继胜

图片

南京弘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顾问,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组织变革首席专家,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605099)董事。

198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管理学专业,是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2001年获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MBA校外指导老师。曾先后任职于贸易、制药和开发等类型企业。1998年开始从事咨询工作,我国第一批职业化的咨询从业者。为苏宁云商、中国兵器集团、金鹰国际集团、南京高科、中外运长江、共创人造草坪、红宝丽、长江油运、扬州泰达等数百家企业和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商业模式、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