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患者及其他疾病手术前后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知识圈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西医治疗肿瘤的方法有许多种,及时手术目前仍是早中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癌症手术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各种恶性肿瘤的特点不一,其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也各不相同,所以对肿瘤手术的要求也很具体。但有些肿瘤患者本身体质差,且手术本身常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使脏腑、经络、阴阳失调,故手术前和手术后均需要在中医药的帮助下进行全身、整体调理,增强患者耐受手术创伤的能力,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为手术后进一步的放疗、化疗做好准备,创造条件。

围术期中医药治疗分手术前中医药治疗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两方面。

一、手术前中医药治疗

按其目的不同又分为两种治疗方法:

1、手术前的中医药调理:以中药扶正为主,以改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减轻疾病症状,增强体质,以利于手术的进行,有些患者因为体质问题介于手术边缘,经过中药扶正治疗后体质改善,有了手术治疗的条件,这对患者的病情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这时大多使用补气养血的药物或者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方药如四君子汤、保元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加以调理,或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增强免疫功能。

2、手术前的抑瘤治疗:类似新辅助化疗作用于乳腺癌术前治疗一样,用中药在术前治疗,以期癌肿缩小、坏死,从而有利于手术的切除。但此法不宜提倡,一是术前用药时间不能太长,中药的扶正和抗癌作用不可能显示的十分充足,还是应抓紧早日手术;二是抗癌的中草药抑瘤力量相对较弱,所以作用不大,还是以应扶正调理为主。

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

术后中医药治疗是综合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肿瘤患者术后积极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机体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郁老主张只要能进食即可予以中药内服,术后中药调理不外以下几大法则:

1、调理脾胃:由于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禁食及胃肠减压等使胃肠产生功能紊乱,纳差、腹胀气、大便不通、腑气不通等症状,这时必须首先解决患者的脾胃功能,要及早给予理气化滞,益气通腑之药,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甚至用生大黄粉5g,芒硝5g内服或者灌肠,常能通腑导滞,一举而效。若术后脾虚气亏、脾胃不和,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加减,以增强食欲和精神体力。如果手术后患者体虚明显,则就应该予以补气养血、开胃助消化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党参、茯苓、甘草、当归、丹参、焦三仙、鸡内金、砂仁等。

2、益气固表:大多数病人术后体虚自汗或动则汗出,是营卫失调、表虚不固表现,郁老常治以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等,并兼以敛汗,加五味子、杭芍、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等,服药后可使汗出减少,食欲增加,体质恢复增快。

3、养阴生津:术后体液丢失过多,常出现气阴大伤、津亏液乏,致口干舌燥,舌尖红少苔或无苔,甚至出现镜面舌,便干,纳差,特别是在消化道术后又瘘管形成、大量消化液丢失时多见,郁老认为这时必须大剂量养阴生津中药以增阴液,常用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玉竹、桔梗、竹茹、生地、玄参、太子参,如此方能益气生津,胃气得生,病情方能转逆为安。

讨论,还要注意补血补气

4、手术后长期中药调治:早期病变,术后无需作放化疗者,术后仅以单纯中药治疗,长期观察,中药应以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为主,并根据不同部位及肿瘤特性而分别掌握辨证施治。如病已非早期,已作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需作放化疗者,则在放化疗时配合中医药,待放化疗结束之后或化疗间期则仍以中药扶正祛邪为主,控制病变复发和防止肿瘤转移,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手术后的中药调治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常常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患者术后长期应用中药调治,看到病情稳定,没有复发和转移,而放松警惕,停服中药,稳定了许多年的病情常常复发,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化疗,令人惋惜。

5、手术与中药治疗应把握度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等积极手段治疗后,病情反而迅速恶化进展,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在短期内死亡,这是过度治疗破坏了机体的正邪平衡。相反,有一些晚期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及放化疗,而单纯的使用中医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局部病灶发展缓慢,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身体的整体情况良好,并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在手术和中医药治疗中间把握好度,不能过度治疗而导致不良后果,也不能太过保守而耽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