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导致的空心村问题,以及现阶段必须重点关注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而农村老人养老跟人口外流又紧密相关,因为正是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将老人留在农村老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农村家庭结构,形成了留守老人群体。虽然现在大部分老人温饱问题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精神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孤独却无法改变,也没有办法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农村里面还流行的这样一句俗语,叫做“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有没有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首先,人老招人嫌记得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之后,由于身体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必须要有人照顾。所以每次去看奶奶的时候,她都会感叹,现在活着就是给你们带来拖累,也招人嫌弃,还不如一死了之。 坦白说,我的父母以及叔伯兄弟都是传统的农村人,对爷爷奶奶也很孝顺。但是,农村的情况大家都清楚,非常的贫穷,一家人都是辛辛苦苦的劳作,换来的不过是一口饱饭钱。爷爷奶奶生病卧床不起不仅需要人照顾,还需要长期吃药。而我们这些孩子们又要上学,需要交学费和生活费,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很大,所有的重担都压在父辈肩头。 父母在劳作之外,能够照顾爷爷奶奶的生活,但是要想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慰藉,其实做不到。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父母本身就比较木讷,农村人表达情感又特别含蓄。因此除了在给他们看病治病之外,也就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不可能更多了。 这作为爷爷奶奶本身来讲,年纪大了,其实对生活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却对精神关怀有着很大的期盼,但这些子女基本上都给不到。所以,作为老人家不免会胡思乱想或者是多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能给家里带来帮助反而要占用很大的资源。 因此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招人嫌的。当然人老招人嫌这句话,其实更多层面上是针对子女或者是其他人所说的。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人年纪大了之后可能就会变得像小孩一样,总是缺乏安全感,总是需要安慰。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就可能变成别人讨厌的模样。 就像有些小孩子一样,如果总是缠着父母要这个要那个,或者脾气不好,总是闹来闹去,父母也会生气。而作为长辈,他们也有可能提出一些要求,但是子女并不一定能满足,最后的结果就是子女认为老人很讨厌,嫌弃他们,甚至不愿意赡养他们。 其次,死了欠三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容易理解,当家里老人去世之后,要给他们准备后事,丧葬礼仪安排以及招待亲朋好友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花费。虽然有一些人情往来,但是如果稍微隆重一点,或者是稍微多做一些安排,家里面就要多支出一部分。 但是在农村里面,哪怕是家里没钱家徒四壁,老人去世之后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哪怕是到处借钱,也要把去世老人的后事安排妥当。哪怕是生前10分不孝,但死后同样要给他们安排后事。 再加上有些老人可能长期生病,本来就已经花了大量的钱,甚至有可能借了很多钱,导致整个家庭已经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去世可能就会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债务。在我们当地,有一户人家同样是因为老人生病做大手术,借了20多万块钱。但是手术做完之后,结果不理想,没过半年就去世了。 老人去世之后,家里欠了一屁股债。而这些债务都要子女赚钱来偿还。按照他们家里人的算法,儿子媳妇两个人一起出去打工,一年能够挣7~8万块钱,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才能还完。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听起来比较粗俗,甚至无理,但实际上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总的来说,这句俗语在农村流行甚广,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农村养老问题,该怎么解决是依靠家庭养老还是说依靠社会养老?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未来5~10年,可能很多农村家庭的日子都不好过。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我为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