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回家的矛盾心情——有期待也有抗拒

 老树随笔 2022-07-13 发布于福建

1、仔细一想只剩十几天就到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而且今年春节来的比以往似乎早了一些,阳历二月初就过新年了,有点迫不及待的让常年在外的游子归乡。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有人甚至可能有两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吧,想父母做的饭菜,想能够在家里休息休息。但是却有一部分游子却是不愿意回家过年的。

2、这几天就有陆陆续续听到伙伴吐槽回去过春节更痛苦,如果能不回家也行的。归结下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类:一是春节年味的淡化。与小时候过年印象相比,是回不到从前了,小时候各种小玩伴可以一起天真无暇的玩耍,穿上新衣服就开心的不行。长大后看春节也都觉得没什么可兴奋期待的。因此也就不那么期待春节的到来了,而且春节还各种花销,经济压力的重担也有一部分;

二是生活圈子的转移。常年在外,生活圈子也都在工作的地方,以前的玩伴交集也越来越少,联系也不多了。发现回家也更无聊、更废,更期待早点回到工作的城市,找小伙伴游玩。

三是原生家庭较为复杂。有的家庭是重组家庭,回去时候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点不自在;甚至有的家庭关系不和谐,回家温暖没有多少不说,还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心里难免会有抗拒回家的想法,眼不见为净。

四是催婚日常以及灵魂拷问。目前适婚的8090,如果未婚回家后首先要面对的估计就是父母的当面催婚,平时在工作城市只有打电话,或许因为没在身边还能够听父母催催,面对面的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对于比较反感催婚和相亲的人来说无异于紧箍咒。在加上串门时七大姑八大姨等各亲戚的灵魂拷问,也是够受的。

3、很多人非常抵触相亲,春节期间出去串门的瞬间,就已经注定某个地方也有同样的一个人在那边等着你相亲了。部分人抵触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里,陌生人面对面比较尴尬,就像明码标价的交易一般,是一种被别人操控的人生。因此有时候抵抗是一种对被安排的抵抗,与婚姻无关。

4、有人提过一个方法来化解相亲的尴尬,很多人觉得抵触是因为把焦点放在相亲上,觉得两个人不知说什么肯定尴尬。如果将焦点换一个方向,从怎么样吃好这顿饭来入手,如何去破冰,根据简单的信息如何去准备话题。只要这顿饭吃好了,相信应该就不尴尬了。

5、也有人通过主动要求父母安排相亲的方式来化解被催婚,主动安排接受相亲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觉得反抗催婚无效,还不如直接接受,免得一直被唠叨,去了如果不能成就不能怪我了,秉持多干饭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了。二是身边环境的影响导致对单身的恐慌,本身年龄也不小了,交际圈子又小,没有碰到合适的,希望能通过父母安排的相亲遇到合适的那个人。有时父母甚至反过来告诫你要慢慢找,看清楚人品,劝你不着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