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不上班的你会怎么样?

 老树随笔 2022-07-13 发布于福建

1、为什么有人辞职不上班?

日复一日的996、007模式,让打工者感到厌倦,甚至是身体出现疲倦。职场压力、内卷,心理与身体上的超负荷状态让打工人想远离职场,给自己放一个长假,调整调整心态,调理调理身体。

从人员流动率上看,制造业的工人是流动率最高的职业,一线普工。每天重复的单调的“拧螺丝”动作,不用思考、不用移动,机械性一般。

一线普工基本是低学历、年龄小或者年龄较大的从业者,时间久了整个思维都麻木了,不会思考。

因此很多进厂只是为了赚一笔钱当启动资金,或者是时间上错开,辞职休息一段时间,调理好了再进厂。

当然还有职业倦怠工作内容上无意义感,以及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容易使人产生辞职的想法。

总之,离职的原因是各式各样,但辞职之后的生活如何呢?是否如同自己当初想象的那般美好?

2、第一种人轻装上阵。这种辞职后的生活确实令人羡慕的,首先是时间和生活是上是充足、充实。其次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练字、绘画充实自己;静心思考自己的目标;运动健身增强体魄;花点时间见见亲朋好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心态、调理身体,通过保持良好心态、健康体魄呈现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不忧虑、不迷茫,不与社会脱节,知道自己目前是最好的状态。

待休整过来,轻装上阵,一切为了更好的生活。


  • 第二种人“负重前行”。突然间没上班了,自由了,先干嘛,耍几天先呗。宵夜吃起来、游戏打起来、懒觉睡起来,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先造起来再说。

但这个感官上的享受刺激是有限度的,激情一过,剩下的是要面对现实生活。但时间观点抛弃了、生活节奏被打乱,有的只是时间被挥霍。很多事情都不想做了。人变得懒惰,无精打采、自律性更差了。

因此时间久了之后,目标的缺失容易陷入思维困境。比如自我怀疑、迷茫,甚至对未来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而感到恐惧。


3、第三种人“另谋出路”。有一种去处就是选择做自由职业者,这类人一般是拥有一技之长,比如写作、设计、开店、自媒体等行业。

虽然远离了复杂的职场环境、没有人管束,但也存在生活压力,没有社会保障。每个月各种开支是实实在在的,有的行业也存在007的现象。熬夜赶稿子、赶图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自由职业通常是上班族羡慕的对象,虽然里面含有“自由”二字,但不一定就是时间自由、财富自由,不过自我约束、自律是肯定的。

如果没有一定自律能力,自由职业肯定走不远。

心态上发生变化,就像撰稿人,不接单就没有收入,不干活去玩还可能存在负罪感,活没干完这么办,现在还没什么单子怎么办。但上班就不会,偶尔摸个鱼不会很大罪恶感。

可从一些调研数据上看,这几年由于互联网发展、自媒体红利,自由职业者还是在增加。首先是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社恐,不喜上班的环境。再次与环境不适应。自由职业者习惯后,生物钟和做事方法都与上班时间会有出入。

4、第四种人“心有所属”。毛姆的《刀锋》著作中的拉里为了追求真理去各国求学、流浪,过得日子虽然苦了些,但心中有个目标执念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前期参战回来之后,很多人介绍工作都不去,一个人在读书俱乐部看书能够呆一整天,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无所事事的。因此不管上班与否,总的找个事情做,有个依托才是正途。

没上班的日子修炼身心,积累知识,待状态调整过来,重新出发。也许人还是需要上班的,不为别的,只为了活着。上班多数时候只是为了生存,每个月的放贷、车贷、以及财迷油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