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从运用写作模板开始

 昵称65158185 2022-07-13 发布于湖南

打破“起承转合”的枷锁

我们所掌握的唯一的写作方法,即写作模板(思路),不就是“起承转合”的写法吗?其中也有人深信不疑地认为,文章必须使用起承转合的写法。关于“起承转合”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说法,以下是其中一例。

  你们听说过“守破离”吗?

    “守破离”原指以剑道和茶道为首的武道以及艺道的“修行阶段”。“守”,是指最初阶段需遵从老师和流派的教诲,勤练基本功及技巧,达到熟练的境界。“破”,是指听取其他老师或流派的教诲,达到吸取精华并发展心术的境界。“离”,是指脱离某个流派后,独自创新招数,另开辟新境界。

[插图]【模板1】无压力阅读的“列举型”

将手头的信息按要点分门别类后具体阐述的就是“列举型”。写作顺序为“A:整体构思→B:列举要点1→C:列举要点2→D:列举要点3→E:总结”。当你想阐述多个信息时,此模板非常有用。

  如上,把碳酸水的优点分成三点,读者就很容易接受了。另外,当手头的信息处于待具体化的状态时,需要有“敢于分成几个要点”的想法。相反,手头的信息分得过于详细时,需要有“敢于把信息合并在一起”“敢于给信息排优先顺序(按排名高到低) ”的想法。

模板2】提升信服度的“结论优先型”当你想重点传达核心内容时,这个模板再适合不过了。写作顺序为“A:结论→B:理由·依据→C:具体事例·详细内容→D:总结”。当你想通过文章得到读者的认同,就用这个“结论优先型”模板。

  围绕“我每天散步30分钟”这个核心内容(结论)写,不但使逻辑更清晰,还会降低跑题的风险。理由(焕活身心)和具体事例(精神压力减小+不容易感冒)是为了使结论(我每天散步30分钟)更有说服力所必需的支撑信息。这种结构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模板3】易产生共鸣的“故事型”想通过故事记叙时就用这个模板。写作顺序为“A:消沉状态→B:转机→C:转变与成长→D:展望未来”。当你想唤起读者的共鸣时,就用这个“故事型”模板。

  不擅长整理收纳的人,通过遇见一本书,观念和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就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相比“应该这样整理”这种说教的方式,唤起读者共鸣的写作方式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运用模板写作就是一个自问自答的方式

写文章时,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在很多情况下,自问自答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那些擅长写作的人则始终有意识地进行着自问自答。他们很清楚如果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则会得到尖锐的回答;如果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么获得深刻回答的概率会更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模板中保留了“自问”形式。举个例子,结论优先型文章的写作顺序为“A:结论→B:理由·依据→C:具体事例·详细内容→D:总结”。实际上,模板接手了本来是作者应该做的自问自答。

  

  

使用模板可以加快写作速度,提升文章质量

然而,不使用模板的人很容易发生走弯路、走错路线、朝相反的方向前进等情况,会被迫低效推进。最糟糕的情况是,不仅没有达成目的,还被质疑文章支离破碎,看不明白到底想说什么……不知道正确的路线而陷入混乱的状态,当然无法集中精力写文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