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首次!故宫武备大展来啦,看真正的尚方宝剑!

 掌染草2012 2022-07-13 发布于广东
盔胄、甲衣、腰刀
弓箭、马鞭、马鞍
......
清代皇家礼仪、战争有什么装备?

全国首次
精美绝伦的宫藏武备文物
大规模集中展示
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
即将开幕

展览分三个单元
礼仪中的武备
战争中的武备
艺术中的武备
“吉礼”“狩猎”“大阅”
“行军”“艺术”等板块
展现金戈铁马的历史气象
与锐意进取的精神格局
为便于更好的观展及了解武备知识,展览开幕前夕,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的筹展团队共同整理了展览的九大看点与大家分享。

01图片

2017年底,故宫博物院曾在澳门举办“大阅风仪——故宫珍藏皇家武备精品展”,展览以清代大阅为主题,分威仪、尚武、制度三个单元,首次向观众展现清代宫廷武备。但由于受地域、交通等因素影响,很多观众无法前去一睹其风采。

如今,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联袂策划,再次诠释这一精彩的主题。全新升级的展览将展出150余件套武备文物,许多是在澳门展览中也未曾展示过的。如果你是武备、兵器的爱好者,如果你因为没有去过澳门武备展而感到遗憾,那么今年盛夏这场在嘉德的武备盛宴,你一定不能错过。

02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展览现场图


本次展览依照清宫武备的不同功用,分为“礼遇天地”、“神锋握胜”、“宝冶凝涛”三个单元,分别对应礼仪、战争、艺术与武备的关系。

嘉德艺术中心秉承着用当代手法展现历史文物,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特邀知名原创绘本专家熊亮参与展览现场视觉创意,同时邀请《中国传统色》系列图书作者郭浩参与展览现场色彩创意,旨在为观众打造一次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

观众能够在不同单元的场景中体会不一样的观展氛围。在以“礼”贯穿始终的“礼遇天地”单元,感受皇家祭祀的隆重、狩猎的紧张、阅兵的威严。在以战争为主线的“神锋握胜”单元,体验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势。在以艺术为展现内容的“宝冶凝涛”单元,进入一个刀剑如梦的世界,领略宫廷工艺和帝王收藏带来的独特魅力。

03图片

图片

如果你对刀剑情有独钟,一定知道《清宫武备图典》这本了解清宫武备的重要资料。这一次,书中的很多文物都会在展览中呈现。

不仅如此,一些精美的马鞍饰件、廓尔喀弯刀、俄罗斯剑、日本太刀以及清宫制作、收藏的匕首等书中或以往展览中从未展示过的展品,都将在展览中首次亮相。通常刀剑文物在展出中往往都不会“出鞘”。

但此次武备展,它们将首次“亮剑”,你可以在刀光剑影中近距离地欣赏其造型和工艺,看看百年之后的刀身剑刃是否锋利如初。

04图片

图片
清乾隆 鲨鱼皮嵌宝石柄鋄金鞘神锋剑  长6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御用“小神锋”是乾隆十五年仿照皇帝吉礼随侍佩刀“神锋”而特别打造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将这把“小神锋”视为清代吉礼祭祀规定的佩刀。直到有人在法国军事博物馆中见到了真正的“神锋”刀,这一认识才得到更正。


图片
清乾隆 鲨鱼皮嵌宝石柄鋄金鞘神锋剑长6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小神锋”属乾隆皇帝的贴身之物,平时放置于宝座旁,出行则有侍卫背负。无论是“神锋”还是“小神锋”,它们均仿照金川地区的藏刀装具风格制造,这与前一年朝廷取得第一次金川之战的胜利有关,同时也是乾隆皇帝对上天感恩的表现。

“小神锋”作为本次展览的首件文物,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故宫博物院文物医院的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精心的保养和维护。乾隆皇帝的“小神锋”将在修复后第一次走出故宫,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嘉德艺术中心,一定值得期待。


图片

清乾隆 鲨鱼皮嵌宝石柄鋄金鞘神锋剑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05图片

图片

如果你喜爱拉弓射箭,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武备展。本次展览从故宫收藏的近一万支箭中,甄选了三十余支造型、用途各异的箭矢。依照其功能分为吉礼、大阅、狩猎所用,按照箭的类型又分为鈚箭、骲箭、哨箭等等。

其中狩猎的箭支包括射熊、射虎、射狼、射鹿、射兔、射鸭、射鱼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更难得的是,每种箭的材质、形状、用途都有文献记载作为参考依据,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看每种箭支的差别,同文字记载进行对比,感受满族人对于箭支的重视。

图片
清康熙 木花纹桦皮康熙帝御用弓   通长90厘米,宽6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06
图片
图片
清乾隆 木柄黑漆金银丝鞘太阿腰刀 长9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2021年在龙泉市博物馆举办的“故宫博物院藏刀剑展”中,这把地字一号“太阿”腰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都在其特殊的材质和独特工艺上。作为乾隆“天地人”系列刀剑中唯一一把黑漆鞘腰刀,“太阿”原本计划放在第三单元“宝冶凝涛”与其他“天地人”刀剑一起展示,但在此次策展期间,故宫博物院专家在查阅档案时,发现乾隆皇帝命内务府造办处打造“太阿”腰刀时,即打算将其在大阅时佩带使用。就这样,这把内府用七年时间打造的地字一号腰刀,将首次同八旗盔甲一起在大阅场景中展示。

图片
八旗盔甲之一  清 镶黄旗盔甲 上衣通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07图片

图片
清 木柄鲨鱼皮鞘腰刀 长10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清宫武备的明星展品,遏必隆腰刀因其自身的故事性被人熟知。该刀以人名命名,是清朝外戚大臣遏必隆所使用的宝刀。康熙初年,遏必隆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同为四大辅政大臣,后被册封一等公加太师衔,风光无限。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病故,其刀入藏内府,乾隆十三年以“尚方宝剑”的身份由大学士傅恒被带往金川前线。

图片

图片

几个月后,身为遏必隆之孙,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的讷亲,因在之前金川之战中指挥不当被乾隆皇帝命人用遏必隆刀正法于军前。而后,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钦差赛尚阿奉命与太平军交战,同样受赐遏必隆刀,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这些都是遏必隆刀每次出展时必须要介绍的背景。

而在本次展览中,遏必隆腰刀刀刃上的“奔狼”图案以及晚清笔记中关于这把刀的传说,都将为观众讲述新的故事。

08
图片
图片

“水断蛟龙薄析兕,光连星斗气如虹。”这是乾隆皇帝在御制《题廓尔喀贡刀六韵》中对廓尔喀进贡之刀的评价。廓尔喀是清代对今天尼泊尔一带的称呼。在雍正时期,清廷与廓尔喀保持着封贡关系,其后中断。

乾隆五十八年,经过两次战役,廓尔喀向清廷称臣,成为清朝属国,双方建立友好往来的封贡关系。廓尔喀以铸刀闻名,本次展览将要展出的6把廓尔喀刀中,有2把腰刀均是首次出展同时,包括腰刀、左插刀、云头刀、手叉刀在内所有清宫收藏的廓尔喀刀型都将集体亮相,让观众一饱眼福。

09图片

图片
乾隆皇帝的“天地人”系列刀剑是乾隆十三年始至乾隆六十年止,由内务府造办处打造的30把宝剑、90余把腰刀的总称。因其每把刀剑带有“天”“地”“人”的编号,因此得名。一直以来,这些乾隆御用刀剑都是众多武备爱好者关注的重点。

但由于其绝大部分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平时只零星展出,所以很多人都只能通过图录欣赏。这一次,嘉德武备展的第三单元中将会展出12把“天地人”腰刀、宝剑,为历届展览之最。

其中有10把刀剑均为首次走出故宫参展,绝大部分更是从未公开过影像资料。同时,为了更好地让观众理解这些刀剑的历史背景,这次展览还特意安排了从未展出过的乾隆御用刀箱。这些刻有制作年份、刀剑名称的楠木箱是研究“天地人”刀剑的重要资料。

在看完如此多的首次及亮点后,想必一幅刀剑铿锵、披坚执锐的历史图景已经在大家心中徐徐展开。一起来看展吧,共同感悟铁骨铮铮、一往无前、无惧起落波折的武备精神,为前行中的我们带来笃定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部分展品

图片

图片
清乾隆 木柄鲨鱼皮鞘德兴剑 长9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清乾隆 木柄黑漆金银丝鞘太阿腰刀 长9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清 玉嵌料石柄铜叶鞘匕首 长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清乾隆 玉雕花柄金桃皮鞘章威腰刀 长9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清 玉雕花柄绒鞘匕首 长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清乾隆 玉雕花柄金桃皮鞘涌泉腰刀 长9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