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雷晋笙《人民网》在2019年3月26日刊登了叶介甫的《雷晋笙:“要杀快杀,无话可讲”》文章,这篇文章注明是《世纪风采》授权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的,这是近年来第一次在党的重要网站上出现徐蔚南的名字。
 文章在介绍革命烈士雷晋笙的事迹后,在最后部分写道:“为了纪念雷晋笙烈士,沈雁冰、郑振铎将他和徐蔚南翻译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合编为《莫泊桑小说集》,于1932年由中国新文化书店出版发行。”沈雁冰、郑振铎为何要把雷晋笙的法国文学翻译作品与徐蔚南的合编在一起呢? 雷晋笙(1898-1931)又名凤仪,陕西西安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创办《新时代》周刊。1924年回陕西从事建党建团工作。1925年任陕西省工会筹委会书记,中共西安特支委员。1926年创办陕西《国民日报》,任社长。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后曾被捕入狱。1929年12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负责重建省委工作。1930年1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在济南就义。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中共陕西历史人物(3)》中,有一篇雷晋笙的人物传记,作者是张钧华、雷友声,文中记载:“1919年初,雷晋笙考取陕西省教育厅公费生,入上海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大学法政科。”“他喜爱法语,在掌握了这门外语以后,得以阅读了大量的法文书籍,读得最多的是莫泊桑、左拉及大仲马、小仲马等的作品。”“学校当局发现他的进步活动,于次年冬(注:1922年冬),串通陕西省教育厅,停止了他的公费待遇,使他在经济上陷于困境。雷晋笙为继续学业、给党做工作,靠自己创作和翻译所得稿费来维持生活。创作了《商埠》等小说,翻译了法国莫泊桑等人的《可可特小姐》、《书信》、《传令兵》、《圣诞前夜》、《漂亮朋友》等数十篇作品,得到郑振铎和沈雁冰的重视,有的在《小说月报》发表,有的在上海《国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在沈雁冰、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第十五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1924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上,同时刊登了雷晋笙翻译的法国作家拉封丹的《永世》,以及徐蔚南翻译的包尔都的《生命是为别人的》。
根据以上资料,以及徐蔚南1945年6月在重庆《中央日报》上发表的《书法艺术》这篇短文里,提到他与雷晋笙均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两人的确是同学;第二,两人都酷爱法国文学,曾都在《小说月报》、《民国日报·觉悟》发表翻译作品,因共同爱好结为好友。 在张钧华、雷友声所著的雷晋笙传记里,还写到一处与徐蔚南有关:“在艰辛的旅途上,雷晋笙对革命充满信心,常向革命同志吟咏好友徐蔚南的赠诗以相勉励:头颅赌博贯年年,结慧凌霄交大干;那堪澎湃英雄血,杀向天涯染杜鹃。”从叙述上看,这首诗是徐蔚南作为好友赠给雷晋笙的,且雷常常向革命同志吟咏。从这里可以进一步判断,徐蔚南与雷晋笙不仅是校友,还是诗友,更是好友。出于以上原因,沈雁冰、郑振铎将雷晋笙和徐蔚南翻译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合编为《莫泊桑小说集》。
雷晋笙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