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沂水县高庄镇驻地向北约4.5公里至上薛村,向西拐,过梓河,靠九顶莲花山的西北面有一东西方向的狭长山谷,三面环山,面朝梓河开一缺口,这就是有名的藏兵万。相传为薛刚反唐时的屯兵之处,它地处丘岭,东临梓河,藏兵万南山名演操顶,山上至今还有拦马石、演马场、烽火台等遗址。 沿着长长的历经岁月沧桑的小路,一路向前,似乎走进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小路两边是层层的梯田,山坡上有百年的柿子树,坡上遍布艾蒿、荆棵等植物,间或有小花盛开在其中,为这深秋的田野增添了许多生机和色彩。 蓝天白云绿树,三山环绕的山脚下,红红的瓦房,青石的院墙,是淳朴的乡人安放梦想与情怀的家。层层梯田环绕,满眼苍翠,浓浓的田园风光,让人感受到秋的气息。 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来到山坡上,时光,犹如一把烙铁,熨平了人间许多的褶皱,却也留下许多不会磨灭的烙印。天高云淡,远山连绵。无需山间飞过的小鸟提醒,也无需回忆爷爷讲过的传说,山上遍布的绿植诉说着岁月的更迭,因为地形的天然优势而曾经遍留圣人足迹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块山石都能将这片热土的前世与今生细数。 藏兵万,美丽的名字引人遐想。它就像时光手握的烙铁,是烙在红色沂蒙大地的人文纸墨上的一记印痕,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只是静静地站在这片热土上,眼前就仿佛浮现出,当年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的薛刚,在这因为地势险要而一眼看中的宝地上,招兵买马,蓄粮养兵。在追兵杀至山下情形危急的情况下,凝眉思忖,用仅有的数千人马智退五十万敌军的壮举。九顶莲花山漫山遍野旗号飘扬,猎猎作响,地动山摇,喊杀声回音浩浩。却原来只是,薛刚情急之下将三千人马分成十组,变换衣着绕山练兵,假造声势,且在马尾上绑有树枝扫起烟尘滚滚,其貌惊心动魄,竟将五十万敌兵唬退。后来,薛刚在此抓紧招兵买马,蓄粮草,没出几年就真的藏上了雄兵百万。
朴实的柿子树在山坡上高高地擎起了火红的期盼,每一个柿子都是一盏灯笼,燃烧着火红的牵挂,照亮远离小山村的儿女们回家的路。爷爷亲手用柿子做成的柿饼,是风干了的亲情,柿饼上的白霜,是月光结晶成的霜华。咬上一口,就尝到了故土赐予的一份甘饴,就尝到了用亲情封存成的一份香甜,就尝到从家乡飘来的一份感动。 踏上这片热土,会感受到它不仅有文明传承,有文化积淀,也有传奇情缘,捡拾起一瓣落花,就感觉会让人遗忘了羁旅的艰辛,乡愁,有了安放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