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根在哪里

 张继霞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一位姐姐说,她们家目前住的是八十多平的两居室,前段时间娃的同学邀请去她家玩,去了之后发现人家住的是别墅,进门感觉是看不到头的大,全欧式家具,厨房都比我们客厅大很多,不知道有多少房间,小朋友妈妈说洗了衣服拿到阳台晾,感觉走的都累。

    老母亲一整天都在担心孩子会羡慕人家大房子,回来后会进行灵魂发问,担心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是对的。晚上回家后问娃,你喜欢他们家吗?孩子说不喜欢,她说那下次小朋友再邀请你去她家你去吗?娃说不去了。她很震惊地问为什么呢?娃说那小朋友很小气,老是不分享她的玩具给我,我再也不会去她家了。

      然后,她又不心翼翼地问,你觉得她们家那个大房子漂亮吗?你喜欢我们的家吗?

       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还是我们的家最好。

     老母亲瞬间释然了,也觉得自己狭隘了,感慨地说,孩子的关注点和我们不一样。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里,自己的家是最美的吧。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温暖就在哪里,最美的地方就在哪里。

      而对于我们有着老家情怀的人来说,家乡,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即使那个村庄很小,位置不是很优越,交通不是很发达,经济条件也一般,可是,总是感觉它很美,很令人难忘,甚至听到熟悉的乡音都感觉非常的亲切。

      我时常感觉人的记忆是很奇怪的,即使到了年老多健忘的年纪,有关家乡的记忆却依然能清晰如昨。小桥,流水,青山,绿树,甚至山上的一座名不经传的庙,童年时看过的山洞,山上的一眼清泉,都会那么深刻的留在记忆里。

      我常常想起老家院子里那棵大榆树,大榆树上的简易秋千带来的开心仿佛就在昨天,人却早已经走远。      

     人们常说,童年的记忆是最重要的,是无法磨灭的,即使在我们成年后,大部分梦境中“家”的形象都来源于早期记忆。

      我对此深信不疑。

     人到中年,做梦常常有了固定的去处,有时候从梦中醒来,我还感觉自己处在半梦半醒之间。

      那条走了无数次的乡间小路,母亲辛勤劳作过的果园,那片凝聚了父母辛勤汗水的菜园,我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校园,甚至曾经住过的老屋,童年时玩耍过的小巷,等等,等等。

     潜意识中的记忆,似乎比我想象中还要多,还要深。  

    多少次梦里回家,一切还是童年时候的样子,阳光暖暖地照着,老榆树下光影斑驳,真实得就像从未消失,让人感觉它只是存在于另一个维度。

    年龄越长,越感觉自己对家乡的怀念越深,思绪常常被拉得很长很长。我越是长大,越是往外走,离得越远,记忆里的村庄越是把我往回拽。

    有时候醒来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有时还要空茫一段时间,不知道心里是怀念是感慨还是其它。只是觉得即使自己在与梦境之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穿行、生活,内心也仍然在不停地回到那个地方去。

      那个地方就叫根。

春天只顾开花

心田亦植春

古诗里,老歌里,都有曾经的岁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