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唐僧——读《西游记》有感

 天一学习 2022-07-13 发布于四川

初一14班:李云想
        
在我前方,有四个影子,挑着担,牵着马。他们有他们的方向,他们有他们的信念。他们的伟大,在于他们明知前路艰险也有踏出下一步的勇气。

       取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玄奘,一个老幼皆知的人物。他走过连博望候(张骞)也未曾走过的路,他用他的一生去追求他心中的执念。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所熟悉的唐僧玄奘,经历重重苦难,取回真经,功德无量。而他在大徒弟孙悟空的眼里,却是一个唠唠叨叨,善恶难辨,整天只知道吃斋念佛,执守戒律的苦行僧。
       
这位“大师兄”,中国小朋友心中的“英雄”,他神通广大,无所畏惧,他嫉恶如仇,敢做敢当。他“火眼金睛”,自然明察秋毫,而师父呢?虽不能辨妖,可他能识人啊!悟空虽玩世不恭却嫉恶如仇,八戒虽好吃贪睡却本性善良,沙僧虽外貌凶恶却憨厚忠诚。他的智慧,他的信仰,他的善良,他的坚韧,还有他对大唐皇帝的承诺,支撑着他默默前行。

       这一纸承诺,成就了多少史诗啊!孔明因为对刘备的承诺,九伐中原,死而后已。张骞因为对武帝的承诺,持节不屈,终于用双脚走出了丝绸之路。而玄奘师父也不辱使命,一部《西游记》演绎了对太宗皇帝的承诺。
       
在天界,有位高权重,统领众仙的玉帝,有法力无边,罚恶扬善的菩萨。在人间,有青面獠牙,丑态百出的妖怪。唯有唐僧既无权力,亦无法力,可徒弟们还是一直跟着他,为什么呢?正是师父那矢志不渝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感动着他们,激励着他们不惧寒暑,翻山越岭,一路向西。

     《西游记》已看过许久,脑海里仍有那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影子。我的童年,随着美猴王金箍棒所指的方向渐渐远去,而那四人一马的影子,却在霞光下穿越晨昏,向我走来。

老师评语:当其他孩子还在为悟空的七十二变而惊呼时,小作者已喜欢上了唐僧的一诺千金。流畅的文笔,深厚的思想,假以时日,定当拿云。

    阅读才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