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 生活 未来

 天一学习 2022-07-13 发布于四川

作者:螺号

       夜场连着看了《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很动人,都在歌颂为了下一代或者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想起父亲从前教导我:一个人就像一滴水,只有融入群体,融入民族才不会枯竭。感恩他的书柜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小学读他订给我的《奥秘》和《科幻世界》,初中读裴多斐的诗,高中读周国平写的尼采,大学啃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再到毕业后爱上毛教员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阅读将我塑造成了一个追求浪漫主义,反叛,不愿墨守成规,执拗且勇于探索的人,即使头破血流也要行我所行。

      从前也曾迷茫过,没找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再后来因父亲的离去感受到悬临在头上的死亡恐惧,才重新意识到死亡的反面——降生是多么可贵和幸福的一件事情,进而感激父母给了我这个机会。

      裴多斐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从这两部电影来讲,下一代可能比生命、爱情和自由还要更可贵,毕竟,根据凯文凯利的观点,生物也许只是基因用来实现自我延续的工具。这是一种寻找人生目的的视角,绝对没有把人生降格的意思。

       两部电影中的兄弟情谊,父子之爱和家国情怀确实非常感人,怎么说呢,让人觉得也许多生几个才是对抗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万一遇上战争,丧失独子一定要更痛苦一些。当然这个观点在90后中,可能不是太主流,很多人觉得,把养一个孩子的钱用来养几个孩子,必然会降低质量,但我却觉得利大于弊。兄弟姐妹的存在本身就能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合作与竞争,学会包容和社交,长大后还能互帮互助。如果育儿经费有限,那就多踢踢球,多看看书。学习成绩和文艺水平啥的其实主要靠天赋和运气,砸钱效果其实挺一般的。真的为老大那么一点点提高就取消了老二老三存在的机会,也许从长期来看,会因小失大。从前过日子吃不饱,衣服轮着穿,粗放点,也能养活四五个小孩。90后如果都不怎么生小孩的话,也许将来养老成本真的会急剧上升,成为比如今房价更大的负担。

       当然,以上纯属看完两场电影的体会,绝无强迫裹挟催生的意思,毕竟作为一个信仰存在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人来说,还是非常拥护价值多元化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个出发点的。

      《我和我的父辈》后面两个故事比较新颖,徐峥那个,感觉在为广告营销正名,细想想,其实对于商品来说,价值塑造本身也是有很大意义的,比如小罐茶、脑白金或者茅台,在送礼,尽孝和求人办事的时候是需要品牌来承载价值感的。当然,结合双减的待遇,还是有点失落,连广告营销的意义都被正名了,我们传授知识还被团灭,唉......

      沈腾的故事提供了一种展望,虽然时光倒流在现有的物理理论里,基本上已经明确是不可能了,因为任何粒子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光速,但是科学的美妙就在于任何理论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敢于猜想和质疑才有创新的根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