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雪产业研究丨“冷资源”变“热产业”,冰雪市场现状及趋势如何?

 旅游地产观察 2022-07-13 发布于云南


在多重政策的加持下,冰雪产业持续升温,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冰雪时代来临,我国冰雪产业将迎来何种新机遇?

本文作者:克而瑞文旅

全文共 4444 字 ,阅读需要 8 分钟

冰雪行业

市场现状


冬奥效应利好行业发展,冰雪产业向阳生长。

·政策:冰雪政策多重利好,助推产业不断升级   

自冬奥申办成功以来,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以“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发展目标,我国开始重视冰雪产业的发展形态,国家各部门单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冰雪产业的高速发展,从鼓励群众参与、市场化运营、产业集群建设等多角度、多维度壮大中国冰雪户外产业。

   与冰雪产业相关的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文章敲敲乐信息汇总

·规模:行业规模起速稳定,发展空间持续扩大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冰雪运动的整体行业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在冬奥效益的影响下,冰雪运动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852.9亿元,其中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13.9亿元,且大众对冰雪产业的关注度仍持续上涨。预计2025年,冰雪运动带动整体市场规模会达到11703.9亿元,核心市场规模达1245.5亿元。未来,随着冰雪运动赛事的增加,冰雪运动行业的整体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乐苇整理

·运营:室内滑雪的投入及运营规模呈上升趋势,冰雪运动培训板块逐年扩大

近几年,在冬奥会成功申办的背景下,室内滑雪场的投入运营规模逐渐增大,加之疫情的影响,出境滑雪受到阻碍,大众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下,瞄准了国内滑雪场。其中,因南方城市的大中型室内滑雪场逐渐增多,对室外滑雪人次带来了一定冲击。

2018-2021年雪季中国滑雪场参与人次情况:

资料来源:网络信息整理

随着冰雪竞技体育、市场和产业快速发展和扩张,一站式滑雪场作为2022年冬季运动的“顶流”,备受欢迎。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滑雪场数量为646家,2019年达到了770家。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滑雪场规模出现小幅下降趋势,减少至715家,预计2022年滑雪场数量将实现新一轮增长,全国范围内滑雪场数量估计将达到1000余家。

数据来源:网络信息整理


冰雪行业

产业链分析


冬奥不断催化产业发展,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所受益。

·产业链上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纵观整个冰雪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为冰雪场地的设计与建设领域(知名的企业包括冰山集团、铭星世界以及卡宾滑雪等)、冰雪装备零部件以及冰雪装备供应领域。截至2022年2月13日,我国存续冰雪产业相关企业合计2.7万家。上游产业链企业占比约达到34%左右,其中冰雪场地设计及建设占比为38%,冰雪装备零部件企业占比为62%。

滑雪装备是冰雪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受冰雪产业利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2020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8%。随着冰雪产业进一步扩大,预计2022年滑雪装备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除了滑雪装备外,我国冰雪产业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有不同类型、大大小小的冰雪运动场地700余个,其中滑冰场地200余个,滑雪场地500余个。而到了2021年底,这个数量翻了两倍多,约1700个;其中滑冰场地建设速度惊人,增速高达400%,达到1000余个。

数据来源: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冰雪产业链中游:资本逐渐涌入,催热冰雪经济发展

中国冰雪产业链中游段主要包括冰雪场地运营、冰雪培训、冰雪旅游、冰雪用品供应,中游产值及规模占整个产业链约35%,运营型企业在中游企业中占比约为32%;冰雪运动培训企业占比约为18%;冰雪旅游服务企业占比约为38%;冰雪用品的供应商占比约为12%等,这些供应商除了提供运动装备外,还提供涉及多个细分应用场景的科技技术等。

随着冰雪产业中运营商企业的增多,冰雪赛事也随之有了更大发展。据统计,全国在2018/2019赛季举办冰雪赛事就已高达75场,创历史新高。2019/2020、2020/2021赛季受疫情影响,全国取消相关冰雪赛事20余场。2021-2022年,中国举办了第24届世界冬奥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届冬奥会,而冰雪赛事行业也借这一“东风”更具活力和成长性。

数据来源: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冰雪产业链下游:消费人数激增,需求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冰雪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面向客户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营销平台,包括分销渠道、营销渠道和直销渠道。产业链下游企业占整个产业链的比例约为31%,其中分销渠道企业约为52%,营销渠道企业占比约为48%。分销渠道包括OTA平台、线下旅行社等;营销渠道包括社交媒体、UGC平台、门户网站等其他的运营渠道,直销是冰雪旅游企业不经过分销渠道而直接向用户销售的模式。

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调查显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冰雪运动出游受到影响,出游人次逐渐减少,冰雪出境游受限致使回流趋势明显,加之冬奥影响,冰雪旅游消费正逐步升级。全国的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7-2018冰雪季的1.97亿人次增加至2.52亿人次,增长率达30%;2021-2022的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3.05亿人次,真正实现了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预计2022-2023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4.27亿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克而瑞乐苇整理

随着冰雪营销渠道的丰富多元,冰雪运动的受众人群逐年增多。在中国十大滑雪省份的滑雪人次统计方面,河北省滑雪人次连续三个雪季位居榜首,2020年-2021年的雪季滑雪人次达到221万人,较2019年-2020年的雪季同比大幅度增长62.5%,其他省份在2020年-2021年雪季的滑雪人次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中国冰雪

消费客群研究 

·客户画像

Ø冰雪客群以年轻化的中产阶级为主,男性客群高于女性,偏好与家人、朋友一起出行

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客群一半以上为男性;以20岁以下的青年客群居多。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喜欢结伴出行,其中一半以上会选择与朋友组团出行,另外有43.86%的游客会选择与家人一起出游,仅1.75%的游客会自己前往冰雪目的地。作为一项中高消费的运动,冰雪运动爱好者主要为中等及以上的收入群体,有超过六成的滑雪运动爱好者年收入在10-30万元。

·运动偏好

Ø滑雪是最受青睐的冰雪运动,游客的“一次性体验”逐渐被“多频深度体验”所取代

数据显示,滑雪是最受冰雪爱好者所喜爱的运动,有98.25%的受访者参加过滑雪运动,其次是滑冰。在所有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滑雪爱好者,有28.07%的游客是滑雪体验者(喜爱并有过一次以上体验),并且有9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将会把滑雪作为终身爱好来培养,人们的滑雪意愿越来越强烈,一次性体验客群已经逐渐被多频次的滑雪爱好者客群所取代。

·目的地偏好

在滑雪目的地的选择上,得益于气候、地势等自然环境优势,北方地区是滑雪客群最青睐的目的地,尤其是东北个别城市,热度居高不下。

有8成以上的受访者仍然会选择冬季进行室外滑雪运动,与此同时,室内滑雪场产业逐渐兴起。众多室内滑雪品牌中融创热雪奇迹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约有8成的受访者选择了融创热雪奇迹,43.86%的受访者选择了乔波,其中还有38.6%的受访者选择雪乐山室内滑雪场。

·培训市场状况

冬奥成功申办以后,中国各大雪场游客逐渐开始爆满,大众滑雪比赛越来越多,对滑雪运动的热爱致使行业专业人员呈现紧缺状态,与此同时,冰雪运动的培训市场也随之扩大,近8成的游客都愿意聘请专业滑雪教练。

在接受冰雪运动培训的客群中,18岁及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占有近一半的市场份额;6-12岁的儿童群体占10%的市场份额,2021年,中国冰雪运动的培训规模达到284万人,预计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的培训规模将达到 292万人,儿童运动的培训市场潜力巨大,正在被逐渐发掘。

冰雪产业

发展趋势

·疫情催化下,“北雪南移”趋势明显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号召下,冰雪运动打破时空局限,不断破圈。2022年2月6日,从去哪儿平台春节雪场票量较去年同期增幅来看,南方雪场占据5席,其中浙江有3个雪场上榜,可见南方滑雪热正逐渐兴起。另外,在疫情的影响下,游客出行普遍缩短了出游半径,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北雪南移”现象开始显现。滑雪不再是北方独有的资源及运动,南方各区域近年来也都相继出现了一些规模大、质量高的滑雪场地。例如湖北的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四川的西岭雪山滑雪场,浙江的江南天池滑雪场,广州融创热雪奇迹等,这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南方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门槛。

·“一次变多频”,“上瘾”趋势明显

滑雪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粘性特征,疫情期间,整个旅游市场遭遇困境,但滑雪运动的粘性特征却更加凸显,一次性体验客群逐渐被真正的滑雪爱好者所取代。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2021雪季财年期间,一次性体验滑雪者占比由2019年的72.04%下降至57.64%,滑雪者在国内滑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5年的1.3次上升为2020年的1.91次。一次性体验滑雪占比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对滑雪这项运动“黏性增强”、“反复消费”,逐渐打破我国“虚胖”的滑雪市场这一形象特征,这也体现出我国冰雪产业正在日益成熟,从观光、娱乐、体验朝着更专业、更品质、更多元的方向迈进。

·品质化冰雪运动时代来临,“冰雪+”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消费者对冰雪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不断助推冰雪产业加速升级。“冰雪+体育+旅游”、“冰雪+金融”、“冰雪+科技”、“冰雪+影视”、“冰雪+商业”等模式通过“冰雪”为主要元素,向相关产业扩散,做到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力求开拓冰雪新市场。其中体育冰雪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的新型创新载体,也是“冰雪+旅游”的实践探索,不仅满足了游客们多元化、品质化的需要,更赋予冰雪运动更多内涵。“冰雪+金融”的新趋向对于服务冰雪实体产业,配置资源与风险、平衡供给与需求、创造品牌与价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冰雪+”的商业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帮助冰雪运动相关企业整合业态、创造多元化的营收模式。 

趁着冬奥的东风,冰雪政策的多重利好下达,我国冰雪产业呈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扩张,滑雪人数和滑雪场开始呈规模性增长,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均有所受益。冰雪时代已来临,“冰雪+”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新机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