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鲥鱼旺发在何时?哪些地方产鲥鱼?
2022-07-13 | 阅:  转:  |  分享 
  
鲥鱼旺发在何时?



哪些地方产鲥鱼?







《本草纲目》记:“鲥鱼似鲂,体扁形秀,细骨银鳞,初夏始出,余月则无,故名为鲥”。鲥鱼一般三四龄成熟,色如白银,背稍带青色,肉中多细刺如毛,体长达70厘米。每年春夏之交,即立夏至端午节期间,从海洋溯江而上,到淡水河口产卵繁殖。此时从长江口到镇江焦山一带,产量最多,鱼亦最肥美。民间流传着“鲥鱼朝小姑”的说法,说它们年年要到小孤山朝拜,甚至还说朝拜过小姑的鱼,头上有鲜红一点。其实,鲥鱼的游踪,最远可以上溯到湖北的宜昌。江南还有“来鲥去鲞”之说,意为溯江而上时是“鲥”鱼,顺流而下时便成了“鲞”鱼(鳓鱼的别称)。事实上果真如此?尚无定论。



鲥鱼不仅中国有,朝鲜和菲律宾的沿海也有出产。我国不仅长江下游、浙江的富春江、广东的顺德甘竹滩、南海九江堡海目山一带,也都有鲥鱼出产,而且都是“美而甘”,列为名贵鱼种。只是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资料奇缺,产量逐年下降,1962年以前年捕获量300-500吨,1971年70吨,80年代后很难见到它的踪影。



鲥鱼还有个特性,就是惜鳞如命。它们在江中游弋,只要一碰到鱼网,就头顶网线,不再后退,更不乱蹦乱跳,宁可乖乖就擒,也不愿弄伤自己的鳞片。这种把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精神,自古以来引起文人志士的赞叹。宋苏东坡称它为“惜鳞鱼”。清末状元张謇先生曾有过“护鳞忘惜命”的颂词。



























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