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文识字】……清华简《汤处于汤丘》释意

 克谐达功 2022-07-13 发布于山东
  •   

  •   

前言

清华简(伍)《汤处于汤丘》共19简,约570字。内容完整无缺字,无编号和题名。主要叙述了商汤与小臣(伊尹)等结缘因由、共谋灭商和探讨爱民、为君、为臣之方略。

该文通篇语意,言简意赅,心虑睿智,贴切生活常识,比喻形象生动。尤其充分体现了古代贤达人物之代表,商汤、伊尹、方惟的思想境界、胸怀宽容和思辨能力之高度。尽管中间个别字词的辨识,尚存在难以隶定或见仁见智的异议。但整体文章,在可读性、思想性和借鉴性上,都极富现实和长远意义。

磕磕绊绊释读数月,虽然当下自我解说,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难点和疑点。暂且推出,仅供参考,深望同好批评指正。

2022年713日星期三草于济南)

【竹简1】

【原文】汤处於汤丘,取妻于有莘。有莘嫱以小臣。小臣善为食。享之和,有莘之女食之,绝肪

【释文】商汤在汤丘时,娶了来自有莘国的妻子。在有莘国陪送嫁妆中就有仆人小臣(即伊尹)。小臣擅长做饭,烹制的食物,他的有莘国女主人吃了,感觉芳香

【竹简2】

【原文】脂以岀(+出),身体巽(+巽)倂(+身),九交发明,以道心卉(),媌(+苗、妙)得以亟。汤亦食之,曰:“允此可

【释文】…四溢,整个三焦营卫通透,身心爽快,妙不可言。商汤品尝后,说:“这里面的道理,

【竹简3】

【原文】以和民乎?”小臣答曰:“可。”乃与小臣期谋夏邦。未成,小臣有疾,三月不出。汤反

【释文】是否可以用来调和天下民心?

小臣回答:“可以。”

于是,商汤与小臣合谋推翻夏朝。谋反还没有成功,小臣得病,三个月没有出门。商汤

【竹简4】

【原文】复见小臣,帰必夜。方惟闻之,乃箴:“君天王,是有出室合字僕臣合字)。今小臣有疾,汝思喝(渴望)少

【释文】…反复去探视小臣,而且每次返回,都已经夜深人静。方惟劝他:“你是天王,外面有事,都有专人操办。现在一个仆人有病,你急切…

【竹简5】

【原文】间於疾。朝而瞰(+敢、看)之,丕犹受君赐。今君徏不以时,帰必夜。缔奉道造(+各÷之、格、规矩),之术(+术、述、叙),民人

【释文】…关心探视。仅是一早去问候,已经如同君王赏赐了。现在却是不分时候,甚至深夜才返回。这要是成为通常规矩,一旦民众…

【竹简6】

【原文】闻之,元胃吾君何?”汤曰:“善哉!子之员先方言“原先、元先”,即从前),先有言,'能其事而得其食,是名曰昌。

【释文】…听说了,将会如何议论我们君主呢?”

商汤回应道:“你说的很对啊!过去,你也说过这样的话,'能做什么事情,就吃什么饭食,这叫昌。

【竹简7】

【原文】未能其事而得其食,是名曰丧。必思事,与食相当(÷立可隶定为当或常)。’今小臣能,厚章首義,以和

【释文】不能做某事而得到不应有的饮食,这叫丧。所以,做什么事就该端什么饭碗。’现在小臣能做的事情,是将重大道理加以阐释光大,并能够调和…

【竹简8】

【原文】物万。民以攸四时,之正以持九(),事之人以长奉社稷。吾此是为见之。如我弗见,

【释文】…万物,还可以使民众顺应四时变化,不但能够保持政治长久,还可以保证我们社稷长存。这就是我要见他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不去见他,

【竹简9】

【原文】夫人毋以我为始於元事乎?我始于元事,而不智丧,吾可君是为?”方惟曰:“善哉!

【释文】人们是否会把我的行为当作处事准则呢?明知我行为方式可以作为大家行为标准,反而不清楚何谓善恶好坏,难道这是我作为君主该做的事情吗?

方惟回答:“说的太好了!

【竹简10】

【原文】君天王之言也。惟臣死或生此言,弗或何得而闻也!”汤曰:“善哉!子之员也。

【释文】君说的真是天王之言啊。作为大臣,我只有死后才会明白这种道理,否则在哪里才能听得到呢!

商汤说:“善有善报啊!这也是得益于您的启发。

【竹简11】

【原文】唯余孤之与上下。上下交,岂敢以含(贪图)與(舆论名声)如獣()。余间于天威,朕隹逆训者(÷心、心意、臆想)。”汤或问

【释文】作为君主,我必须独自与上下打交道。与上下打交道,对于舆论声誉,我不能像禽兽一样贪婪。我必须更加遵从天道的威力,作为君主就要能够抉择常识训诫啊。

商汤曾经问

【竹简12】

【原文】於小臣:“有夏之德何若哉?”小臣答:“有夏之德,事()货以惑,春秋改则,民人烦(+反)贰。型(

【释文】…于小臣:“有夏朝的德行如何啊?”

小臣回答:“有夏朝的根本问题,在于专注并迷惑于商品交易,并且春秋改变规则,民众反感并忙乱于执法不一。所以,法制…

【竹简13】

【原文】亾卣恋。民皆懋禹()斯(+亓),夏王不得其者(臆想)。”汤或问於小臣:“吾戈(+戈可视为割或合字倒戈)夏如始?”小臣答:“台古

【释文】…名存实亡而且酗酒成风。国家民俗如此愚蠢混乱,但夏帝王却不知道根本原因所在。”

商汤又问小臣:“我想倒戈有夏,将如何做呢?”

小臣回答:“凡古代宗主帝王…

【竹简14】

【原文】共天畏(),敬祀淑慈。我民若自事朕身也。桀之疾,台将君有夏哉。”汤问於小臣:“古

【释文】…都必须要恭敬上天的威力,更要仁爱虔诚的祭祀供奉。要让自己民众像关爱自身一样拥戴帝王才行。夏桀现在身处险境,这正是你拥有有夏天下的最佳时机。”

商汤又问小臣:“古代…

【竹简15】

【原文】先,先聖人何以自爱?”小臣答:“古先,先聖人所以自爱,不事昏不处矣。食时不旨言(+口+言即评说),五味

【释文】…时候,那些圣贤人物是如何与人相处并保持自爱的呢?”

小臣回答:“那时候的圣贤人物,保持自爱的办法,就是不去做昏庸事情罢了。吃饭的时候不挑吃捡喝而乱发议论,任何口味的…

【竹简16】

【原文】皆哉。不有所黾(+黾、黾勉事事),不服花(+化)文,器不周整,不虐杀,与民分利。此以自爱也。”汤或问於小臣:“为君奚

【释文】…饭食都可以应付。不勉强自己去干做不到的事情,不去表现稀奇古怪的言行,不进行残酷虐杀,能够与民众分享利益。这一切就都是自爱。

商汤又问小臣:“作为君主究竟… 

【竹简17】

【原文】若?为臣奚若?”小臣答:“为君爱民。为臣共命。”汤或问於小臣:“爱民如始?”小臣答曰:“逺有所亟,劳有所思,饥有

【释文】…应该怎样呢?作为大臣又应该如何?”

小臣回答:“作为君主,首要是主动爱护民众。作为大臣,就是要恭敬执行命令。”

商汤又问小臣:“爱民又要去做什么呢?”

小臣回答说:“民众无论在哪里,都应得到关心和顾及,必须要考虑所有劳动者的酸辣苦咸,让忍饥挨饿…

【竹简18】

【原文】所食。深渊是凄,高山是逾。逺民皆亟,是非爱民乎。”汤或问於小

【释文】…能够吃饱穿暖。这里面道理,如同临近深渊必能会胆寒而谨慎,面对高山必须勇敢而逾越一样。如果身处远方的民众都能得到关注呵护,难道这样还不爱民吗?”

商汤又问小

【竹简19】

【原文】臣:“共命如始?”小臣答:“君既睿明,既受君命,退不寡(不顾忌个人)屍生,是非共命乎?

【释文】…臣:“恭敬执行命令是怎样的呢?”

小臣回答:“首先君主睿智聪明,接受这样君主的命令,进退都不会顾虑个人的生死,难道这样还不是恭敬执行命令吗?”

【参考文献】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释文(见于360百科):

汤处于汤丘,娶妻于有莘,有莘媵以小臣。小臣善为食烹之和,有莘之女食之,绝芳【1】旨以饳,身体僎㔙,九窍发明,以导心嗌,惜快以恒。汤亦食之,曰:"!此可【2】以和民乎?"小臣答曰:"可。"乃与小臣惎谋夏邦。未成,小臣有疾,三月不出。汤反【3】复见小臣,归必夜。方惟闻之,乃箴:"君天王,是有台仆。今小臣有疾,如使召小臣【4】间于疾,朝而讯之,不犹受君赐?今君往不以时,归必夜,递奉道路之禭,民人【5】闻之,其谓吾君何?"

汤曰:"善哉,子之云!先人有言:'能其事而得其食,是名曰昌;6】未能其事而得其食,是名曰丧,必使事与食相当。'今小臣能展彰百义,以和【7】利万民,以修四时之政,以设九事之人,以长奉社稷,吾此是为见之。如我弗见,【8】夫人毋以我为怠于其事乎?我怠于其事而不知丧,吾何君是为?"方惟曰:"善哉【9】君,天王之言也!虽臣死而又生,此言弗或可得而闻也。"汤曰:"善哉,子之云也!10】虽余孤之与上下交,岂敢以贪誉?如幸余闲于天威,朕惟逆训是图。"汤又问【11】于小臣:"有夏之德何若哉?"小臣答:"有夏之德,事货以惑,春秋改则,民人趋忒,型()12】无攸赦,民人皆务偶离,夏王不得其图。"汤又问于小臣:"吾戡夏如台?"小臣答:"后固【13】恭天威,敬祀,吊慈我民,若自事朕身也。桀之疾后将君有夏哉!"汤又问于小臣:"古【14】之先圣人,何以自爱?"小臣答:"古之先圣人所以自爱,不事昏,不处疑;食时不嗜珍,五味【15】皆哉,不有所傺;不服华文,器不雕镂;不虐杀;与民分利,此以自爱也。"汤又问于小臣:"为君奚【16】若?为臣奚若?"小臣答:"为君爱民,为臣恭命。"汤又问于小臣:"爱民如台?"小臣答曰:"远有【17】所极,劳有所息,饥有所食,深渊是济,高山是逾,远民皆极,是非爱民乎?"汤又问于小【18】臣:"恭命如台?"小臣答:"君既浚明,既受君命,退不顾死生,是非恭命乎?"19】(说明:文中【】中的数字为竹简编号)

 *出土文献篇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的第四篇, 记述汤与伊尹的故事,是一篇战国时期的文献。 有学者认为是《伊尹书》中的篇章,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先秦《尚书》的《商书》中的篇章。

《汤处于汤丘》 由 19 支竹简组成, 简长约 44. 5厘米, 宽约 0. 6 厘米。此篇与另一篇《汤在啻门》 形制、 字迹相同, 内容相关, 当出于同一抄手。

先秦时期"伊尹学派"著述极多,到了汉代,这些篇章已经被纂集为《伊尹》和《伊尹说》两种书,《伊尹》道家色彩比较浓厚,被归入道家类;《伊尹说》文辞浅薄故事性比较强,归入小说家类,并见《汉书·艺文志》。还有部分篇章被选入《尚书》的《商书》部分,见于《书序》和《史记·殷本纪》的有《尹至》(《史记》作《伊尹报》)《尹诰》(即《咸有一德》)《女鸠女房》等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五册《汤处于汤丘》篇记载伊尹事迹,但主体还是在记言,应更接近道家类文献,与《赤鸠》更接近小说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与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术有关 。作者强调'敬天 '尊君 '利民思想, 与战国时期黄老刑名思想很接近, 这对于研究早期黄老刑名之学的产生, 乃至形成, 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根据学者研究,清华简已经公布的《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赤鸠之集汤之屋》《尹至》《尹诰》这一组与伊尹有关的篇章,很可能属于先秦《尚书》某个传本中《商书》的篇章,而并非是子书或小说之类。(见于360百科“汤处于汤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