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不生产武器,我们只是武器的搬运工!从乌克兰的历史看士兵倒卖武器行为

 墨风蒜瓣 2022-07-13 发布于黑龙江
英国一个名为“民主倡议基金会”的组织两年前曾在乌克兰做了这样一份“有趣”的调查,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随机采访的方式了解在乌克兰民众中对腐败行为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约41.8%的人认为“腐败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可耻现象”,另有42%的人认为在乌克兰“腐败是这个社会传统的一部分”。
2015年《卫报》将乌克兰评为“欧洲最为腐败的国家”,注意!没有之一。
在2021年乌克兰在所有的180个国家中其清廉指数仅排名第122位(腐败程度由低到高排序),在欧洲排名第二位,第一位则是被俄罗斯所占据,其排名为136。
鉴于乌克兰的腐败是如此的触目惊心,美国外交官当年曾将列昂尼德·丹尼洛维奇·库奇马(1994年至2005年任职乌总统)和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2005至2010年在任)两任总统的领导方式评价为“盗贼式统治”!
乌克兰的腐败如今在该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上至国家领导人、政客,下至政府的“九品芝麻官”、富商、寡头,但凡有一点点权力,它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其腐败行为涵盖了国家选举、司法、行政、公共部门、商业、教育、医疗和军队等几乎所有领域,可以说该国就是一副“大官巨贪、小官大贪、寡头全贪”的景象!
《乌克兰真理报》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国家: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却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亿万富豪!
当然了,腐败这种行为在世界任何国家都绝对无法避免,只是在乌克兰由于历史原因,它的程度更为严重而已。

乌克兰军队的腐败(倒卖武器方向)

其他方面就不过多评述了,咱们就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转售西方援助武器一事来举例说明:
在俄乌冲突如火如荼持续之际,有法国媒体曝出,乌克兰士兵私下将法国援助给该国的两门价值700万欧元的“凯撒”自行榴弹炮系统以12万美元的低价兜售给了俄罗斯,而在事后乌克兰解释称,这两套榴弹炮系统是被俄罗斯缴获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消息一出,关于乌克兰军队暗自倒卖西方援助武器的诸多案例被媒体曝光,比如在“暗网”上你可以以3万美元的价格拍到一部原装进口的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十成新,未拆封,支持验货);
一辆状态良好的装甲运兵车若从乌克兰军队“采购”的话,它们的标价仅为10万卢布(约合2000美元左右);
英国此前援助的路虎装甲吉普车乌克兰给出的价格是5400欧元,而且库存量丰富,约有100辆之多;
英国援助的NLAW导弹线下交易价格不到1万美元,包邮到家;
除了这些近期乌克兰接收的西方高端武器装备之外,像普通的单兵武器、防护用具、弹药等都是乌克兰军队长期私自倒卖的“畅销品”。
前方战事吃紧,但官兵们暗地里却在“紧吃”,这样的军队你可以想象它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乌克兰军队不是在保家卫国吗?难道他们连这点骨气都没有吗?
想要知道答案的话,那么时间需要回到2014年顿巴斯的一处乌克兰战壕内:
一名刚刚浴血奋战后的士兵怒吼地对前来前线视察的乌克兰陆军总司令咆哮道:我们的钱呢?为什么不给我们钱,你们只想着自己赚钱,而我们这些士兵却在这里白白的浪费生命,现在我的口袋里只有七个格里夫纳(约合0.24美元),你却在办公室里吃的“脑满肠肥”(最后一句话经过了本人的加工,不过大致意思差不多);
在另一处战壕内,一位士兵指责乌克兰指挥部称:我只有这把AK-47,它就是全部装备,而且是用我自己的钱买的,乌克兰政府什么都没有,只是有偿的给了一把AK-47。
时间回到2022年,一位“慕名而来”的美国籍雇佣兵在被俘后表示:我来到此地15天,乌克兰没有给过我任何的武器装备,他们可能是希望我们可以赤手空拳的守卫住一座军事设施,但我做不到。
这是来自前线士兵的表述,在层层盘剥之下,一线作战的战士都很穷,“穷则思变”,既然政府不给钱那就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表面上看,西方自开战之初就在源源不断地为乌克兰军队“输血”,可是最终这些“战争血液”到底有多少流入到了士兵手中没人能够知道。即使是援助到达了士兵手中,没准转天它们就会出现在“武器黑市”上,成为欠薪官兵的外快来源。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乌克兰军队内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有能耐谁就可以倒卖军火,至于赚多赚少全凭个人本事!
所以列位应该能够体会为何乌克兰在面对俄罗斯如此强大的对手时依然无所畏惧、明知自己被西方当作“工具人”时却依然乐此不疲了,因为这真的是一份非常“赚钱”的买卖,西方的武器在泽连斯基上佳演技的催动下在源源不断的进入乌克兰,供货商的商品质量很高且没有任何的成本,一经上架瞬间就可被抢空,空手套白狼的生意谁不愿意做呢?
用那么一句话形容现在的乌克兰军队可能非常贴切:我们不生产武器,我们只是西方武器的搬运工!

乌克兰私自倒卖武器的历史

其实,乌克兰军队私自倒卖军火的习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该国建国开始,倒卖武器就成为了军队人员“发家致富”最为快捷的手段;
在苏联刚刚解体那会,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遗产”接受国,8000多辆主战坦克、2万多门各类火炮、1万多辆的装甲车、1100多架的战斗机、400多架直升机、将近200艘的各类舰艇、大量的轻武器和弹药以及各类导弹、核武器等全部划归到乌克兰军队名下。在一夜之间乌克兰成为了名义上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凭借如此丰厚的家底,即使舍弃了核武器和战略装备,若乌克兰好好经营在未来必定可以有一番不小的作为;
不过咱们的一句俗话“横财不富穷人命”在乌克兰身上应验了,他们面对这些武器装备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好好利用,而是要将其迅速地变为财富,政府的想法如此,低下的士兵也“英雄所见略同”;
于是这笔庞大的“军事遗产”在10多年的时间里被上下官员倒卖一空,到2010年时乌克兰军队的主战坦克数量只剩下2100多辆、装甲车2189辆、火炮1400多门、战斗机326架、直升机206架,海军战舰几乎全部消失;
在武器销售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生意约占其中的60%左右,剩下的40%基本全部被下边的官兵倒卖了。根据2010年的一份世界军火贸易报告显示:与乌克兰迅速消失的装备相比,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并未记录到与之匹配的贸易活动,估计至少有数千套武器装备的销售没有记录在案;
这是啥意思?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案底的装备全部都被私自倒卖了,赚来的钱都进入到了私人腰包!
不过说私自倒卖可能有点贬低乌克兰了,因为在该国有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司就是专门从事非法武器贩运业务的,它的名字叫作“Tekhimpeks”,表面上它的业务是武器维修,但私底下却干着走私军火的勾当,据统计从成立至今该公司的年平均销售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其主要客户包括中东、非洲等国家。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克兰都是阿富汗武器黑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这里曾有数百里的主战坦克被倒卖到塔利班和伊拉克,最为关键的是,乌克兰的军火贩运从来都不关注买家是谁,只要你能付得起钱就可以拿走装备,不管你是基地组织、伊斯兰国还是其他极端组织,都没有关系!
先辈们找到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门路,后世子孙自然坐享其成,而政府高层的“表率”到了如今也是“上行下效”,做“武器搬运工”就能发家致富何乐为不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