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海无涯】书海学语/马亚波

 崔文伟 2022-07-1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我生在山区,长在平原,不管是山区还是平原,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生活在农村,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还是风土人情,甚而至于方言土语,都是了如指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我最初的思想特点。以后进了城市,也改变不了这个特点,对农村依然有一种特殊的思想感情。

我们这一代非常幸运。一是处在和平年代。七十多年没有打过仗,幸福无法言表。二是有了文化生活。比起父辈我们幸运多了,不用颠沛流离刨闹生活,还能坐在教室念书识字,没有成为“睁眼瞎”。当我能够写写画画胡乱涂鸦的时候,特别偏爱描写农村的文艺作品。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看完四大名著的连环画,后来又读过《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长篇。众多书籍独对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感兴趣,喜欢他的语言,偏爱他的遣词造句,字里行间不是那么文气冲天,说的都是咱们农民的话儿。

1966年夏天,我去包头办事,挤出时间奔赴新华书店。那书真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我想购买描写农村生活的《艳阳天》,问完价格吓了一跳,天哪,三大本竟要三四元钱!我虽然爱书但背锅子骑驴——钱(前)短。没办法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看我失落的样子,书店的人告诉我,有农村版的《艳阳天》,便宜多了,只发行农村地区。

后来,我去达拉特旗新华书店,果然有书果然便宜,与本村一个爱好文学的小青年合伙买了农村版《艳阳天》,上下两册才六毛钱。这本书在难以借到书的农村读过两三遍。

读了浩然的书便对这个作家肃然起敬,特别是对他的人品崇拜得五体投地。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民读者反映《艳阳天》太厚,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书籍太贵买不起,三四元钱对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农民读者有意见,浩然就不厌其烦地重写《艳阳天》,才有了压缩的农村版,才有了书籍的大幅降价。如今六十年过去了,还有哪位作家这样做过?

二是体验农民生活,住在农村写作《艳阳天》。可贵的不是三天两早上的“水过地皮湿”似的蜻蜓点水。他是长年累月地同农民滚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这样的体验生活,以前知道柳青为了文学创作住在渭南农村,才有了长篇小说《创业史》的问世。比那些坐在家里就能写书的作家高明多了,可敬多了。体验生活的作家,他们的文章更接地气,反映的现实更具真诚,读者当然喜闻乐见了。

《艳阳天》是当时农村生活的反映,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时过60年,还记得《艳阳天》里人物:肖长春、马老四、马连福、弯弯绕等人还留在脑际,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一部作品的人物形象能够长期留给读者,比那些读完不甚了解、很少激动、过了几天就忘的书籍好多了。

书是写农村的,语言是农民说的话,即使文盲也能听得懂。看得人津津有味,书海学语格外上心也格外舒坦。农民的文学语言有多少魅力啊。

如此偏爱《艳阳天》,可能与那个在农村长大的思想特点有关系,更与它的语言有关系。

1966年12月,我进城了,在工厂学徒了。一月21元工资,两毛钱的过油肉都吃不起,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正值文化革命运动期间,生活无所事事。节俭了一个多月,才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欧阳海之歌》。当时,书店里还有《海岛女民兵》、《沸腾的群山》《桐柏英雄》等长篇小说,再想买书无能为力,只能同别人交换互看,甚至一味地借阅了。

大凡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所谓“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和历史渊源。写作风格的形成不是三天两早上的事情,恐怕与一个人的出身、环境、阅读、爱好、语言有关,形成独特的艺术特点。久而久之,写作风格也就水到渠成了。

农民的后代在农村长大,周边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且根深蒂固。反复阅读过《小二黑结婚》《三里湾》《艳阳天》,特别是农村版的《艳阳天》,读得最多,受它的影响最深。还读过浩然的短篇集《老支书的传闻》以及其他一些短篇小说。写作很受《三里湾》《艳阳天》的影响,环境的描写,人物的语言,文章的结构,书海学语获益匪浅,形成自己独特的用语习惯和艺术特点,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结构不好但语言精彩尚能流传后世,语言不佳文学结构再好也就打了折扣。可见,语言在文学里多么重要。书籍浩如烟海,语言五花八门,书海学语永远没有止境啊。

2022年3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