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淌的古意:沧浪亭

 设计忆栈 2022-07-14 发布于重庆

周导讲园

Image

苏州名园「沧浪亭」中沧浪亭的石柱上有一幅流传很广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幅对联没有描写具体的园林景色,却揭示了古人造园的基本追求,即园林本身仅仅是一个空间载体和场所凭借,由此所获得的「清风明月」或「清风明月」所代表的自然美景才是无价之宝,更是造园的最高目标

同样,「近水远山」本是自然客观的存在,与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旦人们对它加以欣赏,就会把个人情感投射其中,山水就和人有了一种亲近,成为人思想所拥有的一部分。

这幅对联是在清代修复沧浪亭时,由当时的经学大师俞樾(1821-1907)书写,并刻在沧浪亭的石柱上。如今成了沧浪亭思想内涵的代表。它实际上是来自两首诗的集句,其上联来自欧阳修「沧浪亭」里面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来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中的「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Image
Image

▲ 沧浪亭石柱上的对联

这幅绝妙的集句对联也透露了沧浪亭建造的背景缘由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著名诗人苏舜钦被解职之后定居苏州,偶然间看中当时郡学东侧一处水面宽阔、草木茂盛之地,用四万钱(4万铜钱在宋代等于40贯,约40两白银,确实不贵)购得后,在水边建亭并借用屈原「楚辞·渔父」中的句子将其命名为「沧浪」,之后园就以亭为名,亭也因园而著称。

沧浪亭被认为是今天苏州城内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园林建成距今已经将近千年了。

它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有过多次荒废、改建、重建,但旧址仍在,山石仍存,园外河水仍在流淌,园林的古意仍然弥散在空间中,在苏州诸多历史名园中显得孤峭脱俗、别具一格。

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园林面貌和苏舜钦时代有何区别?沧浪亭是否仍在原处?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座记录文人心路历程的园林时空变迁与造园特征。

01

首先来梳理沧浪亭的历史脉络

这座园林的出现、发展、变化始终离不开苏舜钦的贡献与影响。

Image

苏舜钦(1007-1048

字子美,四川人,生于开封

被赞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苏舜钦在北宋庆历年间,因其岳父即宰相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而遭到陷害,被除籍为民,来到苏州定居。他在出游时发现了一处多竹、多水的场地,便在傍水的地方造了一座亭,名为沧浪。园建成后时时乘小舟前往,沉醉于风景之中。

苏舜钦是四川人,出生于开封,入仕后也主要在京城为官,为什么会来到苏州居住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被革职后,在京城处境困难,但老家已没有亲故。而当时的苏州既是富庶之乡,又是山水秀丽的游赏之地,所以举家南迁。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范仲淹的影响。范仲淹是苏舜钦在政治上的支持对象,又是提携他的前辈。而且范仲淹是苏州人,在十多年前曾任苏州太守,在苏州立州学、办义庄,留下良好口碑。所以苏舜钦离开京城选择到苏州居住。

沧浪亭所在的场地原来就是一处园林旧址,它更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吴越国,是当时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也有说是其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别墅。但苏舜钦看到的时候已没有园林遗迹,唯有「遗意尚存」的起伏地形,但周边有数十亩的水面,还有各种生长茂盛的植物。

苏舜钦买地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营建,除了水边构亭和设置少量居屋、平台外,更多是保留、整理大片的水边竹林

不幸的是苏舜钦造完园林后三年多,年仅41岁即骤然病逝,其妻杜氏携幼子迁居南京整理他留下的文集遗稿,沧浪亭便无人维护。

不久园林归到龚氏和章氏手中。龚氏迁外地,章氏在园中建造大阁,在山上建堂,施工时发现亭北的洞山下有嵌空的大石,据传是之前广陵王留下的。章氏在此基础上筑成相对的两山,号称「一时雄观」,园林也被称为「章园」,章氏后人又增筑山亭,以至「园亭之胜,甲于东南」。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章氏后人把园林献给抗金名将韩世忠用作王府(俗称「韩家园」),随后增建了较多数量的堂、馆和亭,还在两山之上筑桥,名「飞虹」。据记载,当时苏舜钦所建的水边沧浪亭还立于园林的北部。

南宋末年,园林一度荒废。此后从元到明,沧浪亭基本上作为僧人的居所,或由僧人来管理,先后建有「妙隐庵」和「大云庵」。

明代画家沈周(1427-1509)在「草庵纪游诗引」里描写当时园林范围内水形深曲迂回、竹树丛邃,对场地的整体印象是「极累村落间」。之后文征明(1470-1559)在「题苏州沧浪亭诗帖」里也明确表达,「所谓沧浪亭者,虽故址仅存,亦惟荒烟野草而已」。可见在明代中后期,这座园林又回到了乡村野地的景象。

Image

▲ (明)沈周 · 草庵纪游图卷

Image
Image

▲ 局部放大

至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当地知府胡缵宗为了纪念韩世忠,将「妙隐庵」改为「韩蕲王祠」。

嘉靖25年(1546),当时「大云庵」的庵僧释文瑛崇敬苏舜钦,喜与文人交往,被称为「沧浪僧」。他寻觅旧址,重建了沧浪亭,并请著名文学家归有光(1507-1571)写了「沧浪亭记」。不过这篇园记基本以凭吊和感慨为主,并无太多有关园林景观的描写。

百年后到清代康熙初期,园址上又建了「苏公祠」。康熙34年(1695),当时的江苏巡抚宋荦见园林一片破败荒芜而决定重修沧浪亭,他把临水的亭子移建于山上。又因南门进入不便,在北面临河的地方建石桥作为入口,并在园林内部增加一系列轩廊,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布局。当时还搜集了文征明所写的「沧浪亭」三个字作为亭楣。此后虽然还是由僧人来管理,但是已经开始向公众开放,具有了一定公共园林的性质。

Image

▲ (清)王原祁 · 沧浪亭图卷 (局部)

Image

▲ (清)高简 · 沧浪亭图(局部)

此图为高简1696年夏为宋荦所绘

之后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四次到苏州都驻跸在亭南的行宫,而且让画家「写图以归」,收入「南巡盛典名胜图录」。

Image

▲ 清 · 南巡盛典名胜之沧浪亭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Image

▲ (清)王学浩 · 沧浪亭图(局部)

道光七年(1827),布政使梁章钜和巡抚陶澍再次整修园林,在园中隙地建「五百名贤祠」,把吴郡历史上著名的五百多位人物摹画刻石,镶嵌在祠堂的壁上。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入城,之后的战火毁坏了大部分园林。同治十二年(1873),巡抚张树生再度进行修葺、重建,除了增建南部「明道堂」,其它仍保留之前的格局。

Image

▲ (清光绪)高僧济航 · 沧浪亭石刻图

1927年,著名画家颜文樑在筹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时候,也重修了沧浪亭作为师生学习、写生和住宿之处。但园林在抗战期间又遭破坏。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4年对园林进行全面修整,第二年向公众开放,「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关闭,1980年代再次重修并不断维护,延续至今。2000年沧浪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Image

▲ (民国)沧浪亭图 ©《沧浪亭新志》

Image

▲ 颜文樑笔下的沧浪亭(1920年)©《苏州沧浪亭》

02

讲完沧浪亭的历史演变,我们来解读它的园林内容。

现在的沧浪亭占地16.5亩,约1.1万平方米(相当于留园面积的一半)。相对于苏州其它私家园林的多样形式,沧浪亭的空间结构分明、景点布置清晰明了。基本上可以分为北部临水带状区,中部山体与回廊区,以及南部的大型建筑和庭园区。

Image

▲ 沧浪亭平面图 ©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

沧浪亭原来是由南面进入,清代宋荦重修时为突出水的主题,通过设置水上石桥,变为从北部进入,而整个北部区域也成了园林的正面部分,游人渡桥而入,穿过门厅就面对大假山的山麓,恍若从城市尘嚣直接跌入山谷幽壑。

整个北部区也构成了园林的边界,这个狭长的带状空间包括弯曲的水岸和顺着水岸的复廊。北侧葑溪自西向东流淌,在东面放大成为池沼,带来河岸向南转折。沿着这个放宽的转折,复廊也随之形成一个大弧,复廊中间由漏窗花墙相隔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看山景、北面观水色

这条复廊串起了三处临水建筑。东端水边的四方小亭名为「观鱼处」,也称「钓鱼台」,与山上沧浪亭上下呼应;复廊中部紧挨着水面放宽、池溪相接的转角部分,连接了一个四面厅,名为「面水轩」,西面则衔接园林入口的正门厅

Image

▲ 沧浪亭北区 ©薏仁(底图来源刘敦桢)

Image

▲ 入口平桥 ©《苏州沧浪亭》

Image

▲ 钓鱼台、复廊和面水轩 

园林中部由磅礴的山体、环山曲廊和山上沧浪亭构成,山体面积大概占全园的1/3,整体呈东西走向。它是外石内土,内部为土山,表面则用石块包裹、堆砌。在山脚和上山蹬道两侧有嶙峋的黄石、湖石堆叠。整座山体将假山与真山嵌合相融,加上苍郁的古树,显得浑然天成。

在山高处的平地上,矗立着全园的主景与标志「沧浪亭」。这座石柱亭并不高大,但是因为采用四方形平面、架斗拱、歇山顶以及正脊而显得古朴端庄。它的体量很好地衬托了山阜的尺度,位于山巅而有飞扬雄秀之感。

环绕着山体有连续的曲廊,北连临水的复廊,南连堂馆建筑的前廊并延伸至后方院落。起伏的曲廊墙壁上布满各式漏窗。其东西两侧中部有两座御碑亭相对。山体西南和曲廊之间还有一处小水潭,水位较低,给人临高崖看深渊之意。

Image

▲ 沧浪亭中区 ©薏仁(底图来源刘敦桢)

Image
Image

▲ 沧浪亭

Image

▲ 曲廊与低潭

Image

▲ 起伏的曲廊

园林的南部以体量硕大的建筑为主,几乎占据整个园林的一半面积。具体由东西两组建筑院落组成。东院落的北面是园内最大建筑「明道堂」,曾经用作文人讲学和观曲听戏之所,它与其南面小轩「瑶华境界」用回廊围成方形庭院;西院落的北面是内部布置有树根家具的「清香馆」,紧挨着「清香馆」南侧是「五百名贤祠」,它与书斋「翠玲珑」组合成庭院,庭院西北为「仰止亭」。翠玲珑的前后两侧是大片竹林,体现苏舜钦诗句里的「日光穿竹翠玲珑」之境。

东西两组院落之间,靠近南面围墙的位置,在竹林中叠石为洞,名为「印心石屋」,在石屋上建有「见山楼」,登上曾经可以远眺苏州城外的石湖和西南山景。

Image

▲ 沧浪亭南区 ©薏仁(底图来源刘敦桢)

Image

▲ 明道堂 ©《苏州沧浪亭》

Image

▲ 明道堂庭院 ©《苏州沧浪亭》

Image

▲ 清香馆内的树根家具 ©《苏州沧浪亭》

Image

▲ 见山楼 ©《苏州沧浪亭》

Image

▲ 仰止亭 ©《苏州沧浪亭》

Image

▲ 翠玲珑 ©《苏州沧浪亭》

03

了解了沧浪亭的内容,我们也同时感受到它鲜明的造园特征

沧浪亭的空间格局与营造手法在苏州园林里极为独特,甚至有点另类。也就是说它在要素手法上呈现明显的清代(或者说晚明至清初)建设风格,但是它的整体氛围又表达出浓烈的宋明园林格调。当然这种格调的形成既因为苏舜钦所奠定的园林内涵,也因为园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

沧浪亭最突出的特征我将它称为「翻转」。

首先是内外翻转。大部分古代城市私园都是在园林内部挖池堆山,水面跟假山互为对照,也组合为一体。沧浪亭的园内恰恰没有大水面,只有一处小潭,而园外有河流。不同时期的造园、修复都没有将河流之水引入园内,而是换一种方式因水就水,借水成景

钓鱼台缩小尺度以衬托水面的宽广,面水轩两面临水,尤其是复廊的运用极大强化了园林的边界空间,使水破壁入园,似乎水面上闪烁的光线都通过复廊的漏窗整体渗入园内,而山景也穿廊入水,绵延到河流驳岸边。山水互动形成内外一体的感觉,陈从周先生称赞其为「园外一笔……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Image

▲ 钓鱼台、复廊与面水轩

其次是南北翻转。因为河流在北面,整个园林也坐南向北,入口也由北部进入,充分展示北部山水。南部建筑庭院则北高南低,保证院子的阳光,又在南端设见山楼以远眺园外。

再次是虚实翻转。园林核心以山体为主,外部是水体,形成内实外虚的结构。北部庭院用回廊围合,形成内虚外实的组合。它们之间又用曲廊环绕串联,形成虚实穿插的关系。

Image

▲ 虚实穿插 ©史佳鑫

第二个特征是园林要素的简洁性清晰性

沧浪亭内园林建筑数量不多,中部只有山上一亭,临水和环山长廊也仅串起寥寥数个建筑,但是这些建筑位置恰当、体量适宜,不张扬而具有分量感。沧浪亭隐在山顶林木中,衬托了山阜的雄伟;入口门厅正对石桥,东连复廊,既是起点也是终点;面水轩前水后山,强化了复廊与河岸转折的节点;钓鱼台突出岸线并缩小尺度以显示水面的广阔;御碑亭则增加环山曲廊的节奏变化而且隔山相对。这些建筑不仅本身点景,而且起着把控场景、呼应周边环境的作用。

南部两组建筑自成一体,更有鲜明的主次关系,它们彼此之间利用回廊联系同时又分出内外,保证每个建筑独立的功能与清晰的属性。整体后退和设置前廊也减弱了大体量堂馆建筑与北面山体的尺度冲突。南端见山楼相对抬高,加强了南部的园林化气氛。

Image

▲ 沧浪亭图底关系 ©张家骥

Image

▲ 石桥与入口门厅 ©张大水

Image

▲ 沧浪亭

第三个特征体现在园林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体验方式上。

沧浪亭虽然三大部分相对独立、园林建筑较少,但通过环山的曲廊、面水的复廊,还有建筑的围廊以及假山的上下步道把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并带来多样化的游览线路。

沿着变化的线路又增添了大量细节,包括各式漏窗图案(共有108种式样)和植物的层次搭配(竹有20多种),以强化感知并形成层叠的画面。所以沧浪亭的场景感非常强烈,处处对景、处处引景,游人在廊上看山上的人,在山上看山下的人,在水岸看对面的人。

这种看不是直接的看,而是隔着山、隔着水、隔着植物的看。它保留了视觉的距离,又突出了各种视点的存在。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寓意四季变化的漏窗

Image

▲ 上山的步道

Image

▲ 夹墙曲径  ©史佳鑫

沧浪亭翻转的立体空间带来远近多重层次和层出不穷的景观构图,真正把步移景异的效果做到极致。

典型的如园林南部从明道堂到翠玲珑这一组转折的轩廊,引导游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转换视线,左顾右盼,两侧掩映的竹柏和芭蕉渗透其中,带来景色流动、意味无尽的效果。

Image

▲ 转折轩廊

Image
Image

▲ 翠玲珑 ©《苏州沧浪亭》

所以近年沧浪亭常常被用作传统戏剧的实景演出场所,昆剧「牡丹亭」、「浮生六记」等都在园内多次上演。虽然表演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真实的园林场景和变化的演出路径以及移动的观赏视点,强化了戏剧的环境氛围,给人穿越历史时空的体验。

Image
Image
Image

▲ 浮生六记实景演出 

04

沧浪亭造园特征的呈现,是建立在其深厚内在意蕴的基础上的。

千年前的沧浪亭几乎没有具体的园林内容留存下来,最初临水的亭子也移至山上,周边环境更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之所以至今仍然保持浓浓的古意,主要还是因为它内在文化的延续,也就是由苏舜钦所奠定,然后不断叠加、补充、积淀所形成的「沧浪文化的延续。

「沧浪」一词最早出自「孟子」中对儿歌民谣的记载,更有影响的是「楚辞·渔父」中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被放逐后形容枯槁,渔父遇见后劝他「与世推移」、「随流扬波」,屈原却表示宁愿葬身江中鱼腹,也不愿蒙受世俗尘埃。渔父离去时唱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句。

二人的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处世哲学。而苏舜钦用沧浪来命名园亭,并自号「沧浪翁」,表面上似乎倾向渔父的观点,即坦然接受沧浪之水的清与浊,「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但他在「沧浪亭记」中反思自己之前陷于荣辱利害,抒发脱离官场樊笼之后的畅快,描写自己在园林中流连忘返,「洒然而忘其归」,更可以看出他思想上与屈原怀才不遇的心境相通,拒绝流俗,出污泥而不染,通过强调园林带来的自由、畅快和真趣,表达内心明了「内外失得之源」,达到「淡然有得,笑傲万古」的境界。

由此看来,沧浪亭的命名并不仅是用来描写它前方的流水,也并非表现「沧浪之水」的浩淼意象(据《尚书》、《水经注》记载,「沧浪」之水位于荆州、武当一带),而是贯注了个人的情感与追求。它饱含了人生的失意和悲怆,也象征了脱离束缚和压迫后的畅快。这种感受穿越千年而引起无数文人的共鸣,所以「沧浪」这个名称演化成一种经典意象,「沧浪亭」也成了历代文人探访、凭吊并反复吟咏、描绘的对象。

Image

▲ (明)陈洪绶 · 屈子行吟图

05

作为一处始终有实体空间留存的文化精神符号,沧浪亭在长达千年的时空里,串起了一系列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苏舜钦造园前后曾与多位诗人朋友如欧阳修、梅尧臣有密集的诗词唱和,留下充满人生哲理和山水意趣的佳句;之后的园主章惇,曾官至丞相,是宋徽宗时期的权臣;再后的拥有者韩世忠,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此后田园诗人范成大专门考证园林历史;明代则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画家沈周文征明等人探访实地并留下园记、绘画。

清代以后,多任地方官员尤其是主政的官员倡导并实施沧浪亭的修复与重建,他们大都崇敬苏舜钦的品格与境界,而且自身学养深厚,其工程延续甚至加强了沧浪亭的空间形态与文化意蕴。

康熙时期宋荦的大修富有创意,使沧浪亭再次步入辉煌;吴存礼建「御碑亭」和两侧屋宇;乾隆时期徐士林把园林作为了解民情、与民同乐的场所;道光时期梁章钜集句成联,成为沧浪亭的主题表述;陶澍建「五百名贤祠」,留下了吴地人文历史的形象记忆;咸丰时期张树声全面重修,确定沧浪亭的完整格局。林则徐曾任江苏按察使、巡抚七年,虽然没有主持修建,但其巡抚衙门临近沧浪亭,他常常来此闲坐、思考、会客,并形成了之后「禁烟」的思想主张。这些官员的重视和多次开展全面重修,甚至使沧浪亭有了「官园」之称。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清)王翚 · 沧浪亭图

卷左有宋荦《重修沧浪亭》跋文和梁章钜的题诗

当然,沧浪亭也是「民园」。它早在明代中期就作为寺庙的一部分对外开放,清初大修之后成为民众赏花游玩之地,清后期更是园门长开,游人往来不绝。沈复曾在「浮生六记」中记载其夫妻二人在中秋之夜携毯席地而坐,于亭中等候明月逐渐升起的情境。

作为苏州园林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沧浪亭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份「大隐隐于市」的古朴高雅。虽然身处现代化城市中心,但通过河流和浓密的山林与外部保持了某种距离。所以每到风清月白之夜,我们在园内似乎仍能回到过去,领略沈复所说「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的景象与意境。

Image

课代表总结

「沧浪亭」园以亭名,亭因园传,是苏州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园林,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最早是北宋文人苏舜钦定居苏州后,在五代废园旧址上建造的。园林经历多次毁坏、重修和复建,如今的空间格局与内容主要是清代形成,但园林的场址和风格保留了宋、明特色。

园林由北部临水带状区、中部山体区、南部建筑庭院区组成。其造园手法别具一格,通过临水的复廊借水、引水,使园外的河水与园内山体融合互动;假山气势磅礴,浑然天成;山顶沧浪亭古朴典雅,环山曲廊起伏有致;南部建筑体量硕大,用回廊前后联系,虚实穿插。整体园林结构清晰、要素简洁、主次分明,给人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游览体验。

沧浪亭因苏舜钦所奠定的文化基调而积淀了内涵深厚的「沧浪」文化,经千年而成为经典意象,并作为历代文人崇敬、探访、描绘的对象。直到今天仍然保持有「大隐隐于市」的古朴风范。

>>>你可能也喜欢<<<
城市山林的典范:拙政园
古典园林的教科书:留园
Image

音频处理:凌云

图文整理:薏仁

版面编辑:薏仁

版面校对:闰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