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蒋新明/家乡的南湖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7-14 发布于湖南





家乡的南湖

作者:蒋新明

岳阳这座秀美的城市充满灵气,灵气之美在于水,而水美在南湖。“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这是岳阳南湖真实的写照。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游览过清澈见底的漓江,但最让我陶醉的还是家乡的南湖。

南湖古称邕湖,位于岳阳市区南郊,是全国少有的城市天然湖泊。她水面辽阔,西通洞庭,南临赶山、龟山、北接金鄂山、白鹤山。她倚山而卧,和城而生,岸线深幽,景致秀美。

南湖是变幻多姿的。清晨,南湖的水面薄雾蒸腾,远山朦胧,如梦如幻。太阳升起,薄雾渐渐散漫开去,南湖的水波光粼粼,水面如镜,九孔桥宛如一条白玉腰带,细腻又温柔,系在南湖的腰间。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澈的湖面引人无限遐思。湖边风摆柳,湖中浪逐波,几只野鸭在水里嬉戏玩耍,目之所及皆是美好。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染红的晚霞一起撒落在湖面上,整个湖面被染成了一片金红色,水面恰似无数细碎的金子跳跃着,闪闪发光。休闲的人群相携坐在湖边看风景,偶尔还能看见几条顽皮的鱼儿跃出水面,激起几朵浪花。人们尽情享受着 这“水天一色”的美景。

南湖是与岛相融的。南湖多湾多汊,港湾曲折幽深,湖内小岛众多。几个小岛延伸到了湖中,如戏水的凤凰,展开了双翅扑打着湖面;又如鱼鹰把嘴伸进湖里,想啄食着什么。岛上绿树成荫,花香袭人,鸟声清脆。岛下碧水悠悠,鱼翔浅底,湖光耀金。

南湖是与山相依的。南湖湖岸群峦起伏,南岸有一山,形如巨龙,名叫龙山,站在湖边就能看到它那苍劲挺拔的“龙脊”。龙山依水而卧,草木蓊郁,龙山前面有九个独立小岛叫龟山,远看好似一条龙在追赶九只乌龟,故以“一龙赶九龟”命名此景。绵延起伏的山倒映在清澈的水里,宛如一条巨龙在水中嬉戏遨游。龙山与南湖相依相偎,构成南湖“一山一水”的独特风景。

南湖既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年的人文沉淀。南湖及其滨水地带荟萃了众多文物古迹,蕴含着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生动的民俗风情。南湖有远古的天灯(航标灯)、三眼桥、赊月亭、圣安寺、尚书墓、南津古渡、麋子国遗址等历史古迹。还流传有 “方尚书苦修三眼桥”等历史故事。点缀南湖的历史文物古迹,以及描写南湖自然景观的神话、传说、诗文,形成了南湖最为宝贵的人文资源。

始建于宋代的三眼桥横跨南湖水面,由麻条石砌成。桥两头各有石狮一对,栩栩如生。明代大桥被洪水冲毁,在退休回乡的尚书方钝的大力资助下得以重建。方钝雕像矗立在桥头,三眼桥东面的螺蛳山上有方钝之墓。岳阳市政府后来又在三眼桥的旁边修建了新的南湖大桥,二桥并肩而立,成为南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赊月亭位于南湖北岸的南湖公园。南湖公园是湖中的一个小岛,远远看去,恰似一头大河马浮在水面,正伸出头来张望着。公园里空气清新,曲径通幽,景色怡人。赊月亭在绿得发墨的叶缝中露出它的飞檐翘角。南湖湖中产鱼,岸畔产茶,鱼肉鲜美。传说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在湖中泛舟,喝酒品鱼、饮茶吟诗。唐代诗人李白曾于此地流连忘返,泛舟南湖,留下“南湖秋水夜无烟,奈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千古绝唱。我在赊月亭上伫立良久,眺望悠悠的湖水,感受李白 “赊月买酒”的豪迈之情。

麋子国遗址在南湖东岸,留有夯筑土墙的遗迹。麋子国是夏代的古国,古时常有诗句咏及,如清吴俊升有“麋子国浮秋色外,湘君山涌月明来”的诗句。

近几年,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南湖的水质得到综合治理,水生态得到修复。湖水变得更加清澈明净了,湖底水草随波摇曳,成群的小鱼小虾在“水下森林”穿行,一群群水鸟从湖面掠过。

与南湖相接的南湖广场是一处休闲胜地。广场上绿树如盖、绿草如茵。广场中心有大型彩色音乐喷泉。广场南面修建了两条环湖路。环湖路上还有当年举办龙舟节留下的龙舟赛台。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漫步在南湖边,微风拂来,水面泛起阵阵波澜,两岸的灯光在水波中荡漾,远处的高楼也歪歪斜斜地静躺在水里,亦真亦幻,恰似一幅油彩画。人在湖边走,仿佛入了仙境一般。

南湖的惊世容颜,已令我陶醉!南湖的美是沁入心底的美,南湖的美是涤荡心灵的美。“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南湖真不愧是洞庭湖畔一颗璀璨的明星!

作者简介

蒋新明,岳阳楼区朝阳小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崇尚简单的生活,常在笔墨丹青里逐梦,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多篇诗文在省市报刊发表。部分作品收录在儿童诗集《会说话的陶罐》中。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