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作霖在老百姓心中印象极佳,只因为老张还有民族气节

 shineboy1 2022-07-14 发布于加拿大

同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就没有张作霖出名,张大帅不仅仅出名,而且还是好名声,甚至可以用有口皆碑来形容,通俗点儿说就是张作霖很受老百姓欢迎。

为何如此,大概可以从民间流传的许多关于张大帅硬杠日本鬼子的故事一窥端倪。当然,这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果不是专门的历史学家,普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其实哪怕历史学家应该也是半斤八两!

换句话说,张大帅就是一个传奇,虽说没有寿终正寝,但他那说短也不短的一辈子没有白活,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他永远活在百姓们的心中。

正是有这许多张大帅硬杠日本鬼子的故事,老白姓对其比对其他的军阀更显亲热和宽容,还有一点,张作霖在发迹之前也是普通百姓一枚,大概因此,民间百姓都把大帅当自己人,尽管张作霖绝对不是一般的百姓。

但那又如何,张大帅以及与大帅有关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把根深深的扎进民间的土壤里,不是你想拔就能拔出来的,看到这种情况,我估计在另一个世界的张大帅每天都要热泪盈眶。

张作霖深入老百姓的人心,一方面因为其来自民间,跌宕起伏而且足够励志的人生;另一方面书籍和影视剧的推波助澜不容小觑。

记得有一本《张作霖传奇》,其功效直追《戏说乾隆》,更别说许许多多大书特书张大帅的地摊文学和盗版杂志,只看那浮夸的封面就知道内容足够刺激足够放荡,饶是如此,大家喜欢看热衷传播就好。

再说影视剧,前几年一部《少帅》,看似主角是文章扮演的少帅,其实李雪健扮演的张作霖才是灵魂所在,宝宝只能跪服,李雪健老师演得太好了,完全可以把《少帅》该作《大帅》。

说了这么多,还是简单讲一个似真似假的故事,来佐证以上的论证,不为别的,就为博诸君一乐。

话说1927年7月,也就是“七七事变”的十年之前,那时候的我国东北还是张大帅的天下,不管是沈阳长春黑龙江,还都在咱中国人手里,日本人就是不能染指。

七月的一天,日本驻华公使,一个叫做芳泽的日本鬼子,来到张作霖的大元帅府,把日本田中首相的亲笔信和礼品面交张作霖后,请大帅写张条幅留念。

来而不往非礼也,秘书铺好宣纸,大帅略加思索,写下“天理良心”四个大字,又在落款处写上“张作霖手黑”五个小字。芳泽有点儿懵,秘书也有点儿懵,只有大帅哈哈大笑。

公使芳泽走后,秘书直言大帅刚才的题字闹不好要激怒日本人,张很淡定,我就是要告诉小鬼子,他们日本人心狠,我张作霖也黑,不是好惹的。

这故事真假难辨,但确乎能让我们看到张大帅的民族气节,对!民族气节,这才是张作霖在老百姓心中印象比那么多军阀好的最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