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情所伤的鱼玄机

 新用户0096fsbV 2022-07-14 发布于辽宁

鱼玄机,初名幼微,字蕙兰,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唐才子传》卷8)鱼玄机是唐代有名的才女,自幼天资聪颖,11岁便拜在温庭筠门下学诗。

鱼幼微的父亲是一个落魄书生,虽家境贫寒,但是仍然重视她的教育,自小便对她进行诗文启蒙。而鱼玄机也没让人失望,她聪慧非凡,领悟力很强且对文字有着极大的兴趣。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在青楼以替人洗衣服谋生。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母亲省吃俭用也要让女儿继续读书。小幼微果然没有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五岁诵诗百首,七岁开始自己写诗,大家都称她为“长安女诗童”。

鱼幼微十一岁那年,温庭筠听说了“女神童”之名,于是专程来拜访她。温庭筠见小女孩天真聪慧,心中喜欢,便出了一道“江边柳”的考题。小女孩儿眨眨眼睛,稍事片刻,很快就写下了一首五律《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容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爱才,便收鱼幼微为徒。而小幼微有了名师指点,诗艺大进。温庭筠对这位聪慧的女弟子很是看重,却未曾想到,年少多情的女弟子暗暗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温庭筠显然无法接受弟子的一往情深,两人超过30岁的年龄差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他认为鱼幼微对他只是一时的迷恋,为了逃避这段感情,他选择一走了之。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便准备离开长安。离开之前,他把少年才子、年轻的状元郎李亿介绍给鱼幼微。

李亿出身名门,相貌英俊,风流倜傥且仕途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他倾慕鱼玄机的才华并深深的爱上了她。因此,他殷勤备至,经常看望她,并一起讨论诗文。可以说,李亿填充了温庭筠走后留下的人生空白,慰藉了鱼幼微孤单的生命,他使她感动。她决定嫁给李亿。

此时年仅十五六岁的鱼幼微很快为她的轻率而付出了代价。李亿家里有正妻,虽然她并不在乎名分,也心甘情愿做妾,但李亿的原配夫人裴氏不同意接纳鱼玄机,逼李亿一纸休书将鱼幼微扫地出门。李亿不忍,暗中将她送到长安附近的咸宜观,他承诺至多三年定会接她出来。如果暂时的分离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那鱼幼微愿意等。谁知,她没有等到李亿接她回去,而是等到了李亿离开长安,去了扬州任职的消息。她泪流满面,写下了千古名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咸宜观中的她改名鱼玄机,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名字的变化,对于鱼玄机来说确是人生彻底的蜕变。她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就像很多笔记小说中记载的那样,尽管身为道姑,但鱼玄机却撩起了这里的无边春色。在这里,她结交天下文士,用诗词文章抒写内心的喜怒哀乐,用宴会和饮酒来掩盖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她将男人踩在脚下,欢喜者日日相伴,饮酒作乐,看不顺眼的便拒之门外,让对方尝遍坐冷板凳的滋味……她自由自在,潇洒自得,尽情地享受着人人簇拥的感觉。”(夏葳《佳人难再得——中国古代才女的诗情画意》)

看似潇洒的人生,也为她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后来有一天,鱼玄机要出门,走之前对侍女绿翘说:“要是有客人来,可以告诉他们我去哪儿了。”直到傍晚,鱼玄机才回来,绿翘向她禀报说:“乐师陈韪来过,知道你不在,没下马就走了。”当时陈韪与鱼玄机走得很近,总是耐心地等她回来。鱼玄机因此怀疑绿翘与他有了私情,就严加拷问,没想到失手将绿翘打死了。

这起杀人案马上在长安引起了空前关注,判案的是时任京兆尹的温璋,关键是他曾是被鱼玄机拒绝过的众多追求者之一。按照《唐律》,主人杀奴婢,至多判一年,结果温璋却判了她死刑。

鱼玄机死时也才不过二十六岁。陈尚君先生对此评价道:“她经历独特,敢爱敢,交游广泛,不拘细形,最后身陷刑宪,为情献身,虽咎由自取,亦引起后世文人许多同情。”(陈尚君《行走大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