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4年老山战役,中方的“轮”字战略,多年以后各国才恍然大悟

 蔚蓝色淼 2022-07-14 发布于河北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的指示之下,刚刚才实现统一的越南将矛头指向了中国,在不顾中国多次警告后,越南军人擅自侵犯我国边境并肆意杀害百姓,严重危害到中国边境的和平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此情况下,中国对越南被迫开展了自卫反击战,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足足持续了十年之久,其中最著名的战役便是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国使用“轮”字战略,令越军疲于应对,最终被中方消耗殆尽,彻底击垮了越南在老山的战略布局,而这一战略直到多年以后各国才恍然大悟,明白其威力所在。

01开启九年的老山战役

1979年,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中方仅仅花费不到30天时间就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此时中方通过武力威慑越南的目的已经达成,随后越南境内的中国军队以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撤回到了境内。

本以为这场战争会因此落幕,但是越南并不甘心失败,仍然选择不依不饶,趁我军撤退之际占领了我国边境的老山,并在山头上修建防御工事、安营扎寨,不断在我国边境骚扰我军以及当地的居民。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西部山脉,这里也是中越边境的分界点,老山地势蜿蜒,海拔高达1500米,从老山俯视向北可通云南省境内,向南可达越南老寨、清水,对于中方和越南来说老山是一处重要的战略位置。

为了保障边疆人民的安全,我军与越南开展了长达九年的老山战役,并且我军利用与越南作战的机会,采用了“轮”字战略,将我军各部队主力纷纷调遣到老山进行作战锻炼,在这九年的作战当中,我军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战士以及实践了许多新型战术,磨炼我军在军事上面的作战能力。

“轮”字战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慢”,“慢”体现在与越军作战不会快速的清剿盘据在老山的越军而是将推进的进度放慢。每当我军摧毁越军一处关卡时或者剿灭一支军队以后,我军便直接撤退,等待越军再次修好建要塞或者补充兵力以后,再次发动进攻,反复如此。

02“轮“字战略的三个目的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中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进行“轮”字战略的目的有三点,其一就是我军在越南本土结束了与越军大规模作战以后,越军的力量已经被我军大大削弱了,他们此时就如同我军的“磨刀石”一般,被反复用来锻炼我军战士的作战能力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其第二点就是当时,我国无论是在装备方面还是在作战方面都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急需通过一场长期战斗研发出一套属于我军特有的战略。

但是如果选择在与强国作战中来磨合新战术那么损失会相对于来说较为惨重,代价太大。所以中国将目光放在了越南的身上,越南刚刚结束抗美战争,在军事力量方面稍逊于中国,也正是这样成为了历练我军的不二之选。

在与越军的作战当中,我军伤亡人数日益减少,作战时手段更加凌厉、执行更加强硬,这达到了我国想要的目的。这套作战体系甚至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现代战争,在与多国演练时,展现出了我军的凶猛与彪悍,这跟老山战役脱不开关系。

03“轮”字战略中的大智慧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常年的战争导致越南经济瘫痪。当时,越南面对美军无休止的干涉发生了很多农民起义,中国作为越南的邻国自然对其伸出了援手,可当越南完成统一时,越南却选择与苏联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上演了一场“农夫与蛇”。

越南也成为了苏联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力量,苏联并且不断地给越南提供经济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援助,日益强大的越南如同豺狼般在我国边界虎视眈眈,在老山战役我国只好采取“轮”字战略不断的消磨越南在军事方面的力量。

常年的战争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成功地遏制住了越南的黄金发展时期,更也打破了苏联想要通过越南来打开中国大门的痴心妄想。

“轮”字战略也让各个国家见识到了中国人的远见以及智慧,在一开始美国甚至还嘲笑起中国连一个老山都攻打了九年之久,中国对此一笑置之,直到多年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就连当时的美国麦克阿瑟也称赞中国将领们在长远战略上的眼光是他们无法企及的。

1990年,越南终于扛不住常年作战的压力主动选择与我国停止交战,并且与我国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谈判,承认了老山以及周围的114平方公里山脉归为中国所有。

现如今,老山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旅游景点,虽然已过去数十年,长年的战争导致在老山仍然可以看到清晰可见的痕迹,但云南人民在那里修建了墓园,每年都有许多人前去为那些保卫我国边疆而战死的烈士们扫墓祭奠。

04结语

中国从不主张发生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在面临被侵犯时,我军定然不会手软,让侵犯我国的国家加倍奉还。同样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现如今的岁月静好都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