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和孩子谈谈这件“人生大事”了

 育儿网 2022-07-14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这里是老育。
最近暑期档的一部电影火了,截至7月11日,它总票房突破12亿,跻身2022年电影票房总榜第四,成为中国影史第96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
它不是专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也不是给年轻人看的爱情片,而是一部谈论生与死的作品——《人生大事》。

截至7月11日,票房已破12亿

国人一向讳谈生死,《人生大事》却不走寻常路。这部讲述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和孤儿女孩武小文(杨恩又饰)的暖心影片赚足了观众眼泪,老育看完之后也久久无法平静……
很多家长会担心这样的话题是否适合带娃去看,事实上,与大家的设想恰恰相反,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死亡教育电影。

#人生大事适合带孩子去看吗#下的网友评论

01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当亲人离世,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
《人生大事》给出了两个答案。

‍‍‍‍‍‍Answer 01

小文第一次认识死亡是因为外婆去世。
武小文无父无母,和外婆相依为命。
直到有一天早上,外婆怎么推也推不醒,小文彻底成了孤儿
——但她却不这么认为,而是认定给外婆入殓的莫三妹抢走了外婆。
追着莫三妹家“上天堂”的面包车,反复拷问:“我外婆嘞?”
看见人们抬着棺材到殡仪馆哭丧,小文以为棺材里就是被带走的外婆,在别人的葬礼上大闹一场。这回惹急了莫三妹,他指着殡仪馆的大烟囱对小文说:“你外婆被烧了,变成烟了,飘到天上去了,看不到了!”
武小文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外婆不在了。
为了安慰小文,莫三妹告诉她外婆去了另一个世界,飘到天上变成星星。


小文相信了,在满是星星的夜晚,一边听外婆在电话手表上留下的语音,一边想外婆。
死去的亲人都化作了天上的星星,而殡葬师就是帮大家种星星的人。

Answer 02

莫三妹对父亲的离世做了最独特的告别。
他的父亲是最老练的殡葬师,能够将不成形状的死者恢复成生前的模样。
父亲一直不满意进过监狱、做事不着调的莫三妹,却又不得不把“上天堂”的生意托付给唯一活着的儿子。
在不断的父子冲突中,莫三妹因为小文的到来改变了,终于在父亲眼里有了“上心的事”。通过小文缓和关系,莫三妹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最难的遗容修复,也正式接下了父亲的衣钵。
可是年迈的父亲很快去世了,他的那句“人生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一语成谶。
去世前,莫三妹的父亲给他留了一道考题:办一场私人订制的葬礼,体面,还得省钱。
做了一辈子殡葬师的父亲,不要大操大办,也不要人哭丧。
莫三妹最后的答案是,让父亲的骨灰变成了烟花,绽放在江边。


《人生大事》用温暖的笔触,给我们讲了两个关于亲人离世的故事。
尽管传统观念里总是要避讳死亡的话题,但是死亡并不是黑暗和禁忌。正如武小文将莫三妹称作种星星的人,把天上的星星当做去世的外婆,正如莫三妹让父亲的葬礼充满灿烂而非哀乐,在生死观的塑造上,可以注入更多暖色调。

02
为孩子补上缺课的死亡教育

白岩松曾经说,中国人谈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
可见,在关于生命的人生大事上,死亡教育一向缺位。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向孩子解释死亡?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刘勤学在公开节目中进行过讲解:最重要的是确定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征来回答关于死亡的问题。

0-3岁:无法理解死亡,感到分离焦虑
3岁以下的孩子无法分清“死亡”和“分离”,只知道身边的亲密照顾者“不见了”,因而产生焦虑,这个阶段家长不必急着向孩子讲解死亡,而是用拥抱等方式安抚孩子的身心,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3-5岁:将死亡等同于睡觉

3-5岁年纪的孩子会以为死亡像睡觉一样,可以再醒来。


此时家长可以用绘本等间接的方式帮助孩子对死亡有一个粗浅的理解。
给大家推荐《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是一本用叶子的“一生”作比喻来教给孩子生命意义的绘本:“当叶子离开树枝落下去的时候,人们就把这个叫做死。叶子落到地面,化成泥土呵护下一朵花,下一片叶。”


5-9岁:对死亡有基本认识,感到恐惧不安
5-9岁,孩子能认识到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和终结性,同时会问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之后去哪里”,家中亲人去世也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孩子越不理解死亡,就越会对死亡抱有更多的焦虑和恐惧。
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应坦诚相对,直接使用“死亡”这个词。研究表明:当涉及到解释时,用更加现实化的词来描述死亡,对整个哀伤的过程都是更有利的。家长也可以同孩子分享失去亲人的故事,而非闭口不谈,怀念也是一种消解伤痛的办法。

9-12岁:基本理解死亡是生命固有现象
9-12岁的孩子有比较完整的认知思考能力,把死亡看成生命固有现象,此时他们会理解死亡概念中最难理解的部分——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并开始主动避免死亡,比如生病后配合医生吃药等。

在这个年龄段父母更要为孩子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孩子普及生命的起源,应该从生物的角度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会来到这个世界。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走走,对生命有一个切实的体会。

12岁之后青少年已经清楚认识到死亡的后果,但他们也因为青春期和各种压力的原因,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家长此时要加以引导,教会孩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避免产生漠视生命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针对孩子的死亡恐惧和焦虑,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张权力老师给出的应对策略是:
在不否认和回避死亡的基础上,用爱、尊重、支持、关心等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提供力量,增加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以生命之宝贵对抗死亡之恐惧,对抗自杀或自伤行为。若对死亡焦虑应对失当,会让人们感到生命意义匮乏,泛化到对人生意义的焦虑,作为父母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儿童合理规划人生,引导儿童从积极的视角和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生活意义困境。

在进行死亡教育时,尤其要及时引导有自伤倾向的孩子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WHO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中指出,自杀是全球10~19岁青少年第三大死因。
云南省著名心理学家、云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赵建新认为,'死亡教育’并不是暗示和纵容孩子去做,而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可以采用一些实用技巧,比如提及以下内容:
如果一个人连死的勇气都有,难道还害怕活着吗?
死亡只能解决自己的存活问题,并不能消除别人的痛苦或快乐!
只要活着,一切都可能从头再来。
人只有把死想清楚了,才能真正活得明白。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时,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呢?[1]


03
死亡教育,谈论的不仅仅是死亡

死亡教育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死亡,它还是生命教育。
不仅让孩子懂得死亡究竟为何物、敬畏死亡,同时又教育孩子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
家长可以抓住身边每一个机会,向孩子讲述花开花落、四季轮换中的生命意义,也可以从宠物的诞生和去世上教会孩子面对生死,在葬礼等仪式后向孩子解释生者对逝者的怀念,让孩子保持对生命的感恩。
在我国,死亡教育似乎很少被提及,作为父母的我们对于此也没有过多的方法论可以学习和借鉴,如果父母对死亡教育还缺乏经验,不妨看看国外做法。

荷兰:开设“坟墓”体验项目
荷兰Radboud 大学开设了“坟墓”体验项目,让那些对生活感到疲惫、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学生减压。“坟墓”里有一张瑜伽垫和枕头,学生可以在里面呆30分钟到3个小时不等,并禁止使用电话和书籍。在该校学生教堂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这一活动可帮助年轻人欣赏生活的美,认识到生命转瞬即逝。


美国:注重亲身体验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将死亡教育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例如在心理学课程中设置死亡教育单元,包括葬礼、死亡和埋葬的法律、衰老、自杀、安乐死、遗嘱等主题。
同时,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会利用课堂宠物来帮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生命,当课堂宠物死亡时,学生们可以握住、触摸和感受手中的宠物。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到殡仪馆参观火葬的过程、组织学生到墓地参观丧礼的过程。

日本:多学科渗透
课堂教育主要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在音乐或者美术等学科中通过对于画作、旋律歌曲的赏析,体会其中作品中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体验活动包括开展“儿童之水边再发现计划”“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儿童自由空间创造计划”“触摸自然科学计划”等,以此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图:日本自然体验学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