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钧将军回忆宿北战役,谈宿北战役的战斗特点

 春城春短春芳 2022-07-14 发布于吉林
文章图片1

成钧将军

宿北战役情况的回忆

成 钧

一、战前情况

1946年12月上旬,国民党军队调动频繁,积极布置大规模向我苏北解放区进犯,南路敌七四师五七旅于12月4日重占钦工。桂顽七军一七一师集结于丁集,该师山炮连开赴淮阴,归七四师指挥,拟再犯涟水。宿迁之敌整编六九师六十旅亦已集结该地补充弹药。四一旅亦已集结于耿车镇以南,预三旅亦拟自大许家南移宿睢。并有将整十一师调徐州转宿迁以配合六九师攻我沭阳之意。鲁南地区整二十六师附快速一纵驻峄县及其东北,进行各种火器之实弹演习,并以一部向我出扰进行侦察活动。七七师位于古邳、邵家楼。五九师位于宿羊山、台儿庄及其东北地区,扬言攻我岔河、邳县。

当时一纵及八师集结于陇海路北沂河两岸郯城、马头、涝沟地区,以便及时增援华中机动歼击宿迁东犯之敌,并不失时机歼灭由峄台东犯之敌。九纵位沭阳及其西南以阻宿迁之敌。六师位于涟水及其东南茭菱地区阻敌七四师东进。二纵及七师位涟城西北、沭阳东南陈师庵、钱集地区机动。一师十纵及十三旅(皮旅),待追击犯盐城之敌,伍佑战后,尚位于该地,各路均集结东机,以寻机歼击。

文章图片2

宿北战役前敌我态势与企图示意图

敌自进占两淮、涟水、淮沭、伍佑之后,均因分路单独冒进遭我各个击破,乃集中各路兵力共28个旅,组为4个集团,同时并进,以冯治安(徐州绥署副主任兼三绥区司令)指挥台儿庄南北之七七师、九五师,向邳县长城、兰陵地区进犯,以李玉堂(原七十二集团军司令)指挥峄东之二十六师、快速一纵及五师沿临枣路东犯临沂,以李延年(徐绥副主任)指挥两淮之七四师、二八师及桂七军再夺我涟水,而后会同宿迁出犯之敌,打通涟水至东海之益河线。以吴奇伟(徐绥副主任)指挥宿迁东北六九师、预三旅及整十一师分别夺取沭阳、新安镇,打通陇海,进占临沂,压我主力北撤山东,以达其首先解决苏北战事之目的。

鲁南及涟水方向之敌,由于均先后遭我重创,且遭我节节阻击,前进甚为迟缓。而宿迁之敌发现我主力于盐城、涟水及陇海路北地区,欲乘虚挺进,乃集结7个旅的兵力于本月13日分由宿迁及皂河等地七路齐头并进。14日,以整十一师一一八旅沿宿沭路直扑来龙庵,六十九师师部率九二旅一个团进至人和圩,六十九师四一旅由宿新公路经嶂山镇东向北侵占沭河边之邵店,六十旅亦由嶂山镇进至安仁集、叶圩地区,预三旅进至嶂山镇、晓店一带。

华野前指为确保华中、巩固山东,乃决心集中主力首先歼灭宿迁出犯之敌于宿迁、沭阳、新安三角地区,以利尔后作战。当即部署,以二纵先击退来龙庵之十一师先头部队,尔后东进挺至曹家集、人和圩之间,割断十一师与六十九师之联系,并断敌后路。当时七师有两个任务,其一是以五旅和特务团一部首先监视邵店之敌。九纵控制五华顶阵地,以八师、一纵为右路队,迂回敌背侧由西向东歼灭扼守峰山、嶂山、晓店子一带阵地之预三旅,尔后向东扩大战果,二纵九旅及七师五旅为左路队,全力歼六十旅、四十一旅及六十九师直属部队于人和圩、嶂山镇、刘圩子、罗圩地区。

鲁南地区由山野十师,警备旅及三、六分区部队阻敌前进,华野之一、六师及七师十九旅于南线涟水方向阻击七四师及七军东进,保卫涟水,各部均于13日星夜向指定位置开进,并立即投入战斗。

文章图片3

位于宿迁市区的宿北大战纪念馆,于2015年重建,2017年落成开放。

二、作战简要经过

七师奉命后,以十九旅留于涟水配合六师作战,守备涟城,师率主力(五旅及特务团)于13日黄昏自颜集出发,进抵沭河东岸。14日夜以十三团由东往西从安仁集强渡沭河,并专门对付该线之敌,以掩护我主力渡河安全,其余部队则自舒家窑渡河后进至乔北镇及其附近集结。15日拂晓前全部渡河完毕。

15日晨敌仍向我十三团东南阵地攻击,是日晚我全线反击战斗开始,我五旅协同九纵由北向南自正面压迫敌人,以配合友邻会歼该敌于嶂山镇、人和圩地区。中午我十三团当即首先出击,敌退守邵店,当晚我十五团攻占孙老圩,友邻八师经彻夜激战,坚决顽强的连续攻击夺取了战场制高点——峰山,敌全线动摇。我正面之敌当即后缩至刘圩子、罗圩子及嶂山镇集结。

16日敌以六十旅、预三旅主力在飞机及猛烈炮火掩护下,由东、南、北三方整日连续反攻,企图夺回峰山阵地。我以峰山夺取即为战役全胜之开端,峰山得失关系整个胜利完成与否,决心顽强坚守,并于下午出击击退敌人并俘获一部。与此同时,我五旅十五团配合八师之二十二团出击攻歼嶂山镇之敌,因动作迟缓,敌已绕道峰山以东,逃据晓店子,我仅在嶂山西北俘其后尾警戒一个班。晚一纵乘胜向东 出击解决傅家湖、高家洼之敌,五旅十四团向刘圩子六十旅发起攻击,自正北、东北及西南三面围攻,攻击三次均未奏效。十三团自北进逼罗圩敌六十旅部,遭三面火力压制攻击未成,形成对峙,遂继续进行攻击准备。

17日曹家集之十八旅分二路北援,企图解围晓店子及人和圩之敌,左路为一纵阻于三台山阵地前,一旅施行出击敌即溃退,歼敌一部后,乘胜逼进至井儿头、曹家集附近;敌右路为我二纵击退。下午3时刘圩子之敌乘机突围南窜,我十四团已布署就绪,正拟于5时总攻,发现敌突围,当即以一营自东北,二营由西南,三营由北依次包抄出击,截歼其大部。晚八师以神速动作歼灭晓店子预三旅旅部及七团全部。至此,晓店至嶂山、峰山一线阵地全为我控制,通宿迁、曹家集之东西归路均为我切断,敌即分别退集于人和圩、苗庄、罗庄、小李圩等地固守。五旅除以十三团仍与罗圩之敌对峙,十四、十五团分路向敌纵深插入,遇小李圩之敌凭外壕、堡群及鹿砦、铁丝网等野战工事,以村庄为依托顽抗,当即以十五团及旅特务营自西北发起攻击。因缺乏准备,仓促攻击,且部队攻坚经验不足,未注意研究战术,采取密集队形连攻数次,虽一度突进外壕,均遭敌反击,伤亡过大,未能奏效。

18日整十一师自井儿头两度出扰三台山以南阵地,以接援人和圩六九师,均为我兄弟部队击退,我五旅为求歼灭李圩之敌,于下午调整部署,以十五团沿峰山东麓南插,十四团插至李圩以东,特务团仍于正面,部队正运动中,李圩之敌六十旅残部乘机向南突围,十四团、十五团当即由两翼出击,歼敌2000余,俘敌六十旅旅长黄保德,逃敌为一纵自南迎击将其全歼。与此同时,徐庄、小罗庄之敌四十一旅残部全部退守苗庄,十三团跟踪逼进,遇一纵将苗庄包围,当即停 止。夜间二纵发起对人和圩之攻击,至半夜2时将敌六十九师师部及九二旅二七六团、特务营等部全歼。

19日上午曹家集之敌一八旅三路北援,进至小庵庄、三台山东侧及朱庄以南地区,企图接应四一旅残部,遭我抗击后,下午3时即后撤,我乘胜追歼其一部,四一旅残部于下午2时向南突围,其先头被我歼灭后,大股之敌转由大马庄向北对我后方突围向西逃窜,经我各部沿途截击,仅逃窜300余人,再加预三旅逃窜官兵97人外,敌7个步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炮兵团,均全军覆没,战役胜利结束。

文章图片4

位于宿豫区来龙镇的宿北大战遗址公园,2020年落成开放。

三、战役战斗特点:

(一)敌为逃避其以往因分路单独冒进,被我各个击破的危险,此次宿北之战使用7个旅之众,采取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战术,在指挥上谨慎小心,不敢轻易妄动,遇我反击和发现我主力出击,即迅速收缩,集结靠拢,在战术上 (主要是村落守备)表现了如下特点:

1、不敢孤立突击,当某一点有遭我攻击之危险或遇我反击,如邵店、嶂山即收缩阵地与主力靠拢,并立即以村落为依托组织顽强的抵抗。

2、敌防御阵地编成,多以村庄为依托,组织环形阵地,村与村之间,以兵力火力相互支援,形成犄角之势,防我四面包围,并注意加强警戒阵地及火力阵地构置,以达杀伤我于阵地之前,除李圩战斗外,一般均少用兵力反击,反击力不强。

3、工事构筑迅速,每占一村落,很快即完成交通沟及小地堡构筑,阵地前沿设有一至二道鹿砦、铁丝网等防御设施,照明设备较多,并善于利用村落之死角构罝火力点,组成交叉火网。

4、遇我夜间攻击或入夜后即照明四起,而对付我之攻击,多不轻易开火,仅以冷枪或特等射手射击我明显目标,待我接近其前沿后,则集中火力向我突然开火。

5、此点遇我攻击,附近村庄之敌仅以火力支援,不敢派出兵力援助,而当为我突破,已不能坚守或遭受攻击多次后,多实施突围,突围时机一般均在黄昏以前实施。

(二)我五旅在宿北战役中,是处于从敌人正面实行攻击的位置,而不是侧后迂回的部队,正是所谓“首当其冲”,故在任务本身,就具有较大的艰苦性。当敌人发现我军有歼灭六十九师的企图后,敌人是想全线向后龟缩,使戴之奇与胡琏两军靠拢与我决战,这当然对我不利,敌人这一决心所以未能实现,除各部均勇猛坚决,友邻大胆插入六十九、整十一师之间,切断其后路及迅速攻克并坚守峰山制高点等兵团协同动作密切外,而五旅自正面压得太紧,使敌无法转动兵力,亦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说:五旅完成了整个从正面钳制住敌人的战役任务,对整个战役起了一定的重大作用,这在五旅本身原因是: 1、决心强。各级指挥员对命令执行的坚决,从旅直到团、营大胆使用部队,开始以十三团为渡河一梯队,发现东、西安仁集有敌即以该团专门对付,主力继续插向纵深,其后又表现于十三团与罗庄之敌对峙,十四、十五团仍进逼敌纵深,这都表现指挥上为完成战役任务不为少数敌人所牵制,有多大力量,拿出多大力量,始终钳住敌人。

2、攻击精神勇猛、果断,不因伤亡影响攻击。敌六十旅于李圩、罗庄等地区遭我连续反击,后突围时被我歼灭。

3、部队战斗作风英勇顽强,虽经严重伤亡,仍能立即整顿组织,继续奋战,且士气高昂,如十五团三连伤亡甚重,最后出击,该连仅一文书指挥,仍能勇猛冲杀,挡住六十旅突围的先头部队,歼灭俘虏了很多敌人。

(三)由于当时任务既紧急又艰巨,对五旅的任务和情况没有交代清楚,使得该旅在执行任务中有些仓促急躁,中、下层指挥员也因情况不明产生埋怨。特别是在这次战役中,3个团在战役开始时伤亡很大,都打伤了元气,又没有攻下敌人一个村庄,未能在阵地前大量歼灭敌人,而主要是歼敌于突围中。总之,在战役开始以及以后的作战中是存在一些缺点的。

1、情况变化较快,具体任务的交待和执行都受到时间的限制,仓促投入战斗。十三团攻击罗庄于9时接受任务,10时出发,12里路程限11时发起战斗,因而跑步前进,敌情地形不够熟悉,也来不及了解,且地图与实际地形的出入相差甚大,在具体战斗布置上就难以准确。

2、全部使用兵力的结果,均有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缺乏后劲,攻击缺乏连续性持久性,第一次攻击不能奏效,对再次攻击即信心不强,因而蛮干。

3、缺乏攻坚经验,队形密集、平扑直拥,对突破点和突破道路选择不当。攻击小李圩,十五团二营、旅特务营均自西北角攻击,两路直扑一点,使敌能集中兵力、火力以应付一面,部队不善于改造地形,同时也缺乏作战器材和时间所限,攻击时机多于黄昏及夜间,白天尚不敢运动逼击敌人。

4、火力组织不严,虽集中使用,但欠缺分工掌握指挥,当时营曾有9挺重机枪之配属,战斗发起后,往往不能全部使用上。

5、具体战斗中不敢大胆突出插入敌后,开始作战时,十五团即未能插入逼进嶂山,仅伸进一侦察队,致使嶂山、邵店之敌均逃窜。攻击村落只知自正面发起进攻,而不敢使用兵力于敌人内部实行侧背攻击。对小李圩之敌如由南或东南攻击则可奏效,因敌侧背工事薄弱,且正面被我攻击过侧背一击,当可出其不意,中其要害。

6、机关各部门初建,战斗保障不利,司令机关不善于主动进行工作,对情况缺乏检查了解,战场情况观察不严,后勤机构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如伤员转运不快,敌最后突围路过旅包扎所,引起混乱,重伤员曾因此遇害,这都影响到战斗中时间延迟和动作上的密切协同。以上的几条经验教训,各级指挥员不管在什么情况上,都要重视。

(四)师领导在战前曾提出野外出击与村落攻击相结合,在战术手段上要求集中力量,逐点攻击歼敌,并集中火力结合近迫作战,力求速决的原则,这些有关战术的指示,今天也认为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贯彻,原因是这些指示,在战前没有认真讨论,是在将要进入战斗时才提出来的,战前并没有深刻的思想准备,更没有认真讨论研究,所以战役开始时战术思想不够明确,致使战斗中伤亡较大。要把战术思想在战前交待清楚,对有关战斗组织,战术技术动作进行深入认真的学习讨论,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不经过一番努力是无法得到贯彻的。宿北战役前,涟水、宋集战役后曾有过一度休整,当时要在宿北平原作战的形势也很明显,由于当时处于部队整编以后,任务繁重,部队流动性大,领导上未能着重地把上述战术思想问题加以考虑、研究、解决,未能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和部队的训练。总之,战前没有根据战役的特点进行准备,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上下思想未能及早地达到一致,中下级指挥员对全战役意图不明,如十五团攻下孙老圩后,当晚就未能连续对嶂山发起进攻,这一基本问题的思想根源,仍是干部、特别是中上级干部,不爱学习,凭经验办事,也就是保守思想经验主义的问题实质。

(五)宿北战役部队伤亡较大,且攻击村落均未有成功,当时也没有把这提高到战术思想的高度来认识,也是思想保守的一种表现。接连的打仗,没有做到打一仗进一步,没有看到作战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战术手段亦应不同,没有看到一个敌人一个样,一个仗一个打法,我们的战法决不能千篇一样,这就要根据敌我情况确定对策和战术手段,才能战胜敌人。这些经验各级指挥员都要重视。各级指挥员对每 次战役后,必须认识到战役中的优缺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尤其领导上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问题,发挥优点,培养那些积极因素,克服那些还在生长着的消极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地加以研究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