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川庆喜(上)

 日本古典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泰明导读:

德川庆喜是江户幕府的最后一代将军,1867年大政奉还,标志着持续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落下了帷幕,因此庆喜的角色类似于我国的末代皇帝。一般人们对于这样的角色,总会认为其昏庸无能导致了王朝或者国家的毁灭,但实际上,庆喜却以贤明之名登上的将军之位。本文就给大家展现出德川庆喜波澜壮阔的一生。因为文章较长,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放出。

本文译自《德川将军列传》之《德川庆喜》。

原文作者:山本大(高知大学教授)

译者:藤原希、魔界幻士

上、通往权力的野望

继承一桥家与将军继嗣问题

  庆喜是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烈公)第七子,天保八年(1837)九月二十九日,与江户小石川的藩邸出生,生母乃齐昭正室吉子(文明夫人,有栖川宫织仁亲王王女)。初名七郎麿,后名昭致,字子邦,号舆山。幼时起便十分健康,喜欢武术,但讨厌读书,从不听近侍的劝说。即使因此时常受罚也漠然视之。总之,是相当不听话的孩子,可以说,后来被称为“刚情”的性格在幼年时代就已经开始显现了。据说齐昭曾评价他“虽然大概不会成为出色的名将,但也应该不坏吧”。

德川齐昭

 

弘化四年(1987)九月一日,过继给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在此前弘化元年,齐昭因“骄慢”而被强制隐居,但因齐昭在诸大名及幕臣中有很高威望,首席老中阿部正弘深感与齐昭交往的必要性,也使将军家庆有所动作,使其继承了一桥家。而且传说家庆甚至有让七郎麿继嗣将军的打算。十二月一日,七郎麿于江户城中元服,受赐将军家庆字讳一字,改名庆喜,叙任从三位中将刑部卿,根据《德川庆喜公传》,庆喜读成“ヨシノブ”,但就任将军后的庆应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却公示读为“ヨシヒサ”。而且从外国的文书上写着“Keiki”来看,当时一般大概是音读成ケイキ的。

     黑船事件之后,嘉永六年(1853)六月将军家庆病死不久,将军继嗣问题发生了。理应成为下代将军的家定病弱且无能,无论如何也无法担任非常时期的将军,并且也不太可能得到嗣子。于是继嗣的候补只有两人了。其中一人不用说也知道即一桥庆喜,还有一人是纪伊藩主德川庆福(后来的十四代将军家茂)。支持庆喜的一派称为一桥派,与之对抗的推举庆福的称为南纪派。嘉永六年(1853),庆喜十七岁,与之相对的庆福仅仅八岁。庆喜一派举出其年长,贤明等优点,庆福一派则举出其血统更近(家定的从弟)。

  尽管庆喜的生父齐昭在表面上推辞了庆喜继嗣将军这件事,但其内心已认定了庆喜将成为未来的将军,但其打算亲自进入江户城,观见幕政,由此可见其内心已认定了庆喜将成为未来的将军的野心大概是确凿无疑的吧。事实上,他向二条齐敬,三条实万等公卿宣扬将军病弱无能又无子嗣,暗示庆喜才是适合的继嗣者。

  不过,当时就将军继嗣问题,除了齐昭的个人野心等,还发生了非常大的政治上的对立问题。一桥派是由在安政期推进幕府开国政策的改革派的幕吏(岩濑忠震,永井尚志,大久保忠宽等人)及进行藩政改革的诸藩主(松平庆永,岛津齐彬,山内丰信,伊达宗城等人)所构成。那是由幕府,诸藩的全国性的改革派所组成的联合体,计划将国政由德川氏的“私政”所解放出来,这是其所具有的革新性的一面。与之相对的南纪派是反对改革,以这是“神的旨意”为由继续把持幕政的保守派,以谱代大名之首井伊直弼为首领。这两派的对立,安政四年末(1857)开始直至五年初,虽有围绕条约问题激烈斗争,但由于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井伊直弼就任大老,政权归属了南纪派。

  六月十九日,直弼未得天皇赦令,签订了日美通商条约。然后同月二十五日,预定公告将军继嗣问题。对一桥派来说,要追究直弼的责任,现在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首先在二十三日,庆喜登城会见直弼,质问其未得赦令便擅自在条约上盖章之罪。第二天,齐昭与其子水户藩主庆笃,尾张藩主庆恕在直弼出乎意料之时一同登城,会见了以直弼为首的老中人等。齐昭首先以签订条约违反赦令,展开激烈攻击。不愧是齐昭本人,虽然关于庆喜的事一句不提,但同行登城的庆恕开始说起要庆喜继嗣将军之事。不过直弼以继嗣决定已是既成事实,直接回绝。当齐昭进一步推举松平庆永为大老时,直弼自己回避对答,老中间部诠胜则推说既然直弼既然已经是大老,那就没有必要了。于是齐昭又要求庆永与之同位,但直弼拒绝与御三家同席。这一日,庆永特意登城会见老中久世广周,极力劝说支持庆喜继嗣之事。在二十四日的出其不意的登城中,齐昭以违背敕令要求直弼退位,可见其意欲实现庆喜继嗣将军,庆永担任大老,锋芒直指要取代直弼。并且因为当日是御三卿的预定登城日,庆喜也登城直面直弼。庆喜又以签订条约违反敕令,逼迫其应尽快启奏天皇。还放出话要打算入将军府,直接上书将军。直弼则焦急地说“请再等等吧”。追着庆喜拉住其袖子,恳请其放弃直接向将军进言的打算。此时庆喜说“都说到那种地步了,已经不该说什么骗人的话......今天讨论决定好了再说吧。为此留着家老们吧”说完就走了。虽说这是显示了二十二岁的青年贵公子庆喜的猛烈的气势的一幕,不过结局却是向直弼显示了其轻率的一面。

  就这样,直弼完全听不进德川一门的抗议,按照预定命令诸大名诸官吏登城,公布了庆富继嗣将军的决定。终于在七月五日,以未经允许登城为由,齐昭被处以急慎度,庆恕,庆永分别被处隐居,急慎度处分;庆笃,庆恕暂时被命令禁止登城。安政六年(1859)在大狱的急风暴雨中,八月二十七日,齐昭被命永远蛰居,同时庆喜也被命隐居,谨慎。直至第二年万延元年(1860)齐昭死后,九月四日仅仅被解除了谨慎处分。

井伊直弼

鹰派姿态的展现

  文久二年(1862),政局发生很大的转变。这年正月,老中安藤信正在坂下门之变中受伤,在四月被要求辞职,幕府失去了一大重心。此时萨摩藩主的生父岛津久光带兵入京,拥天皇的使节大原重德前往江户,企图改造幕府。大原携敕旨登城,向将军传达了要让庆喜担任后见(幕后辅佐者),庆永担任政事总裁一职的想法。结果在七月六日,庆喜再次继承了一桥家并担任了后见一职,随之庆永也被任命为政事总裁。

  庆喜,庆永的东山再起,虽然是被认为是在安政期间一桥派的再度登场,但当时的一桥派已经是分裂为庆喜的鹰派和庆永的鸽派了。庆永主张赦免将军继嗣问题以来的政治犯,庆喜对此却表示反对,结局还是不得不接受了庆永的意见。并且在对外问题上,庆永主张废止因幕府专断而签订的条约,应改为集合全国诸大名,共同均定将来的对外方针。不过庆喜对此表示反对,极力主张应上奏朝廷开国的方针,反驳说即使是集合了诸大名,如果有不合时宜的愚蠢言论又该如何处置。

  文久二年末,已是临近翌春将军上京之时,庆喜与庆永已经持有了完全不同政治构想。庆喜带大量兵力上京,企图以此来威迫京都,虽然庆喜将这个计划通知给了庆永,但庆永没有表示同意。因此,庆永联合了岛津久光,图谋实现幕萨联合。

  文久三年(1863)三月将军家茂一上京,支配京都的尊攘派突然展开了行动。四月十一日,乘着天皇于石清水祈求攘夷,将军接受了庆喜的劝说,以病为名先行辞行。之后虽然有在石清水殿前天皇代替将军向庆喜授予攘夷的节刀的计划,但庆喜由于突然生病而未能出席。尽管庆喜极力顶住攘夷派的压力,在四月二十日,将军还是宣布五月十日定为攘夷日。并且将军已难以得到东归了敕许,将军已经陷入尊攘派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

  此时的江户,发生了新的事件。由于京都的尊攘派的压力,幕府没有简单地支付生麦事件的赔偿金,见到此事的英国代理公使ニール和法国公使ドウ=ベルクール在文久三年三月,向外国奉行提议对幕府提供军事援助以镇压攘夷派。外国奉行向在京都的幕府首脑联络,结果决定谢绝该提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幕臣们向幕府建议接受该提议。

  这些幕臣行为的背景,五月九日老中格小笠原长行,以个人的行为支付了生麦事件的赔偿金,之后引兵上京,企图清扫攘夷派。支付生麦赔偿金的前一日,庆喜为了传达攘夷的敕旨回到江户,第二日登城,向老中以下的要职传达了攘夷的敕旨,但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不过庆喜置之不理,立即与小笠原一起行动。似乎是预定的计划。可是,在预定的五月二十四日,他又称病,出发延期。恐怕是因为感觉小笠原的计划不一定能够成功,准备逃避了吧。这期间庆喜的行动简直如同迷一样,但因同属鹰派,打算此后还是保持和小笠原的关系的吧。

  小笠原这一面,从英国借了两艘汽船,加上幕府原有的总计五艘,载着新式装备的军队一千四,五百人驶向大阪。六月初,引兵向京都进发的小笠原受将军命令终止前进。清扫攘夷派的计划腹死胎中。虽然小笠原被罢免了职务,不过也只受了形式上的审问就回到了江户。没有过于深究据说恐怕是因为害怕累及“诸亲藩等人”。这“诸亲藩”中,首先要说的就是庆喜吧。

      小笠原的计划失败后过了两个多月,以萨摩藩兵为主力的八月十八日政变中,尊攘派被流放出京都。政变之后公武合体派取得政局的主导权,十二月三十日,庆喜及松平容保,松平庆永,山内丰信,伊达宗城受令参与朝政,翌年元治元年(1864)正月十三日,岛津久光也受命加入其中,至此参予会议成立。这是由久光所主导的,图谋实现大藩联合政权。

  参予会议一召开,在幕府内以庆喜为代表的鹰派便与岛津久光等大藩势力发生了尖锐的对立。这对立的主题就是横滨锁港事件。二月十五日的朝议中,庆喜主张封锁横滨港,对此,久光,庆永,宗城三人发话说那种愚蠢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帮助,还是召集长州藩主父子委任其攘夷的重任为好,同庆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后在翌日的中川宫府邸的会议上,庆喜带着酒气,责怪中川宫(朝彦亲王)信赖萨摩藩,如有上命,自己也会决心切腹谢罪等乱说了一通。随后更是将久光等三人说成是“天下的大蠢货,天下的大奸臣。”

岛津久光

  

由于庆喜这样的挑拨行为,不久参予会议也解体了。围绕政局的主导权而产生的幕府和大藩的对立导致了如此短命的会议。就横滨锁港的争论也是,隐藏深处的是幕府方决意不让“萨州开港说”得以实现。当时在萨摩藩中,有着排除幕府独占贸易的意图。三月九日,首先是庆喜辞去了参予,随后其他的诸参予也均辞去。丰信因为酒精中毒,也几乎没有出席会议,但因在意藩内的勤王党的动向,率先回到本藩。

  总之,庆喜的高调击碎了大藩联合政权成立的可能性。三月二十五日,庆喜辞去后见一职,代之就任禁里御守卫总督及摄海防御指挥。因为之前就有风传岛津久光可能担任摄海防御之职,所以先下手为强吧。果然久光,庆永,宗城等人对庆喜的就任表示不满,企图夺取将军的权力拥护天皇以号令天下。禁里御守卫总督的就任,尽管使得庆喜掌握了京阪地方的实权,但和各大藩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之后成为庆喜的左膀右臂的是京都守护松平容保(会津藩主)和京都所司代松平定敬(桑名藩主)。

  对水户藩天狗党的处置,显示了庆喜的鹰派姿态。元治元年十一月末,一听说天狗党的一队打算进入京都,庆喜便亲自入朝请求出兵许可,十二月三日,从京都出发。虽然不久天狗党向加贺藩投降了,但庆喜无视池田庆德等诸人及加贺藩请求对其宽大处分的恳求,将武田云斋等八百余人引渡给了若年寄田沼意尊。期待着宽大处分的一桥家和加贺藩诸人都非常失望,纷纷指责庆喜冷酷无情的行为。最后田沼将武田以下三百五十余人处斩,可以说是过于冷酷的处分。关于对天狗党的处分,庆喜虽因顾忌幕府产生的疑虑而有所辩解,却无视天狗党的期望,开始采取讨伐的强硬方针。

将军侧近的暗斗

  为了对抗庆喜不断地在京都扩大势力,江户的幕阁向京都派遣重兵,要求庆喜归还,企图直接用幕兵守卫京都。庆应元年二月初,本庄宗秀,阿部正外两老中带重兵入京。宗秀会见庆喜,传达了将军要求庆喜及容保,定敬归还的命令。可是,庆喜拒绝接受该命令,并且关白二条齐敬也宣读了强烈反对庆喜归还的朝旨,江户幕阁的企图失败而回。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五月,将军因指挥讨伐长州而前往大阪的途中,产生了暗杀将军的计划,而这幕后黑手传言就是庆喜。这件事说明了庆喜与将军侧近之间的暗斗是如何的激烈吧。

  使得事情变得表面化的,是将军侧近的老中阿部正外,松前崇广被流放。庆应元年九月,英国公使パ—クス为首的四国公使要求按条约早日开放兵库港及降低关税,如此军舰可以由兵库海岸开往美国。阿部,松前两老中主张开放兵库,幕府接受了此主张,决定开放。不过庆喜以阿部,松前未得敕许便答应开放兵库要追究其责任,煽动公家,以干净利落的手段持着朝旨罢免了两老中。因为之前并无由朝旨而使幕吏被罢免的先例,大阪城中一片激动之声,将军家茂为表示抗议,向朝廷上书提出自己辞去将军一职,由庆喜来接任,随之在十月三日开始东归。这是,谱代大名,旗本众激愤庆喜的阴谋,据说甚至谋划了袭击庆喜的计划。

  尽管庆喜达成了流放两老中的的目的,但也因大概由此出现的事态的严重性大吃一惊。他同松平容保,松平定敬一同在伏见等候将军,试图说明将军放弃辞职,东归的想法。结果将军接受了该意见,于四日进入京都。

  然后庆喜立刻入宫,请求召开朝议。四日傍晚召开的朝议上,庆喜跟随容保,定敬及老中小笠原长行出席。他以拒绝执行条约开战的话我国必定会败北,全国也会化为一片焦土,皇位的安稳也不能得到保证等威胁性的言辞,请求尽快批准条约。这期间,又召集了有名的诸侯,要求根据该意见,应该开放兵库,决定批准条约,但也因萨摩藩策略,议论变得十分艰难。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庆喜得到了贺阳宫(中川宫)的支持威吓了天皇,经过一昼夜多的朝议,在五日夜里,成功获得了批准条约的敕许。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得到开放兵库的敕许。

  庆喜代替将军向朝廷交涉成功获得了批准条约的敕许,其名声变得更加显赫。十月十日,将军任命庆喜为政务辅翼。此时朝廷将庆喜的官位升至从二位大纳言,并因摄海防御,打算命幕府让其领有摄,河,泉三州,但因为幕府的官员们怀疑这样的恩赏出自庆喜本人的要求,如果接受的话恐怕会产生幕府内的纷争,所以庆喜辞退了该职。

  关于长州藩的处分方针,庆喜同大阪的幕阁之间也发生了对立。之前庆应元年九月,将军并没有得到再次征伐长州的敕许,因开战的话没有必胜的自信,在大阪的幕阁主张将长州藩的三十六万九千石削减十万石,强制藩主毛利敬亲隐居,让世子广丰继承家督,决定了比较宽大的处分方案。但是,庆喜主张“斩草除根”的必要性,发出了强硬的言论。庆应二年(1866)正月,老中们将他们的处分方案提给庆喜,庆喜却主张应没收长州藩的全部领地,即使是要施与恩惠的话也仅给十五万石,其他的应该全部削掉。协议的结果是削封按老中的意见,即削减十万石;敬亲父子则按庆喜的意见给与蛰居处分。就这样决定了处分长州的方针。从庆喜的长州处分方针也可以看出他那极度“鹰派”的态度。

  但是,认为错在幕府方的长州藩,不接受这样的处分方针,终于在庆应二年六月开启了战端。此时,庆喜首次仍持强硬论但同时面临困难的战局,而持冷淡的态度可以看出庆喜厌恶亲自站在处理长州问题的先端,据说对此批评之声非常的多。

德川家茂

继承德川宗家

  七月二十日,将军家茂在大阪城中病死。这时,幕府面临着重大的危机。与长州的战争已然就要失败,。不仅如此,从战争爆发前后,自米价开始各物价不停地异常上涨。江户,大阪及其周边地区掀起了打算匡正世风的起义,更是显示了将向全国扩展的连锁反应的倾向。简直不仅仅是幕府,对所有的封建支配者都是一场深刻的危机。

  众人均认为,在德川一门之中,可以担负起这场难局的重任之人,除庆喜以外别无他人。不过无论松平庆永为首,容保,定敬和老中板仓胜静如何恳请,庆喜都不愿担任将军。七月二十七日,庆喜以“改革弊政”为条件,暂且不谈就任将军,承诺继承德川宗家(之后,八月二十日正式公布继承)。

  只是,一承诺继承宗家,翌日便以将军家茂的名义(实际上已经病死)向朝廷传达了病重甚危,由庆喜代替出兵长州的意愿。二十九日得到敕许。他称出兵征长为“大讨伐”,显示了亲自站在阵前的决心。豪言准备从山口攻入以此一决胜负。不过实际上只是打算收复被长州军贡献的土地,显示德川的势力而已。

  这“大讨伐”的计划,因为显示了打算推进“超级鹰派”的路线,必然同萨摩藩之间会产生尖锐的对立。萨摩藩策动反幕派公家正亲町三条(嵯峨),于朝议主张命幕府同长州停战。但因完全的幕府支持者,孝明天皇的强硬反对没有成功。这期间,“鸽派”松平庆永,主张先同长州停战,然后将军就任,长州处分方针及其他重要问题全部交由诸大名组成的会议来决定。因此去劝说登用了胜海舟的板仓老中,板仓却回答说“庆喜公讨厌胜利以外的一切东西”。庆永尽管热心于为庆喜继承宗家奔走,但庆喜继承之后在政治上的见解却完全是对立着的。庆永强烈地反对庆喜出兵,但却看不到庆喜有考虑的神色,于是打算在八月初撤回福井。

  庆喜方面,原本预定于八月十二日出兵。但在前一日飞报幕府军在北九州的根据地小仓城被攻陷。于是他简单地中止了出兵计划。八月二十一日,以家茂之死为由,下达了同长州之间的战争暂缓的朝命。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