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藤原卫的人生

 日本古典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最近在看章林老师的《古代日本皇亲制度研究》,其中看到一个人物“藤原卫”,他作为二世女王嫁给臣下的例子出现。书中对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特别是藤原卫5岁时被父亲藤原内麻吕立为嫡嗣的事件(194页),让我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兴趣。原因在于,藤原内麻吕乃是藤原北家的嫡流,他的儿子冬嗣更是通过与嵯峨天皇的关系,为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打下基础的人。相比内麻吕的长子真夏,次子冬嗣,甚至八子爱发(承和之变被牵连),都要比藤原卫出名。这个两岁丧母,五岁的时候就知道为母亲哀伤的神童藤原卫,出生于大臣之家,却通过文章生踏上官途,实在耐人寻味(一般文章生都是中下层贵族出仕的途径)。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藤原卫这个名字在我的记忆中居然有些模糊的记忆。
出身高贵,天赋出众,且受天皇器重(第一个娶了二世女王的臣子)的藤原卫,为什么会这样消失在历史中呢?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带着这种疑问,我首先去查了词典。即便是《平安时代史事典》这样的平安时代专门史词典,对他的介绍也非常简单,只是说了他的父母以及官历。他是藤原内麻吕的第十子,母亲是藤原永手之女,可以说父母都出身高贵。但是最终却止步于正四位下右京大夫,连参议都没当上,难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本以为他是天妒英才,或许英年早逝,可是看了一下去世的年龄——59岁,也并不年轻了。难道这又是一个伤仲永的例子吗?于是去日本的论文网搜了一下“藤原卫”,相关的文章只出了3篇,其中两篇还跟他的人生经历关系不大。最后选取了山崎雅稔的《藤原卫的生涯》一文,仔细阅读后,终于对藤原卫有了全面的认识。
首先,藤原卫确实小时候很受父亲喜爱,或许因为他母亲去世的早,他也比较早熟吧。虽然母亲出身高贵,可是看来并未给小时候的藤原卫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大哥真夏已经30岁,二哥冬嗣也28岁了,甚至二哥的儿子长良都比藤原卫大两岁。因此他父亲的政治地位,早就由他的哥哥们继承了。藤原卫所谓的嫡嗣,只是他父亲为了让他在叙位时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起点罢了。藤原卫七岁开始学习学问,或许也是他父亲为他将来着想而帮他选择的道路。毕竟在藤原卫十八岁进入官场时,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而当藤原卫二十四岁终于叙爵从五位下时,他的二哥冬嗣已经是从二位右大臣的高官了。
之后,藤原卫的官位晋升比较顺利,由于他作为文人很有才华,被当时的朝廷中人称为“当世贾谊”,深受喜爱中国文化的嵯峨天皇和淳和天皇的宠爱,甚至淳和还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但是没想到,这却造成了他后面的悲剧结局。
淳和天皇死后,藤原卫因为娶了淳和的孙女,被继任的仁明天皇所疏远,甚至从藏人头这样的显官踢到大宰府做大宰大贰。虽然山崎在论文中认为,这种官职变迁,是朝廷认可藤原卫过去治理地方时的政绩,并且希望他能够在大宰府对抗当地的暴动。但是藏人头的下一步默认是升任参议,却未曾想在藤原卫这里破了例,他本人也十分不愿意,并且上表请辞,最终天皇并未允许,藤原卫只能去大宰府上任。随后不久,就发生了“承和之变”。淳和一系的皇子皇女们远离了政治中心,而亲淳和派的贵族官员自然也不能幸免。藤原卫的八哥爱发,就是因为身为太子党,被逐出京城,落寞而死。藤原卫的结局在这个时候也就确定了。随后虽然回到京都,却成为了边缘人,再也没有机会成为公卿,最终死在了右京大夫的任上。当时的朝廷,已经变成了他二哥的儿子藤原良房的天下。
所以说,藤原卫或许真的是神童,也并不是伤仲永,只是生不逢时,没有父母的扶持,欣赏他的天皇也早早离去,最终他只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翻不出什么浪花。若说起为何我会对他的名字有印象,原来是他曾任过式部大辅,在我以前查找论文资料中出现过,或许因为这样的缘分,才令我记住了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