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5月16日 琐记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寻梅泉社区农家书屋不遇】

温州的文化建设,着实不错,市区有设备一流的温州市图书馆,每个区也有区图书馆。此外,最值得称道的是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坊和靠近居民地的农家书屋。上午去距离住所最近的梅泉社区农家书屋,不想整个居委会都在拆除重建,只得无功而返。

【烟波钓徒查翰林】

 海宁查慎行初名嗣琏,康熙癸未庶吉士。胞弟嗣瑮,官编修。族侄升,官谕德。时称三查。上赐鲜鱼,慎行《纪恩诗》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颇称旨。一日,忽奉内传烟波钓徒查翰林,盖以别二查也。慎行又有“烟蓑雨笠寻常事,惭愧犹蒙记忆中”之句,一时以为佳话。

【曹操与华佗】

出了亳州火车站,便会和曹操打个照面。去老街,又会遇见一袭黄袍的华佗。同为亳州老乡的二人,一为政坛领袖、文界精英,一为高明医者、养生大家。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过那是曹操对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等人。对于也是同乡的华佗,曹操最终给他的是一把明晃晃的锋利屠刀。很多人对此事,都颇抱怨曹操。但亳州人似乎不在乎这些,毕竟二者都是英雄,以至于亳州博物馆门前将二人雕塑并列,市区既建有曹操公园,又有华祖庵的存在…… 

【清代唐宋诗之争】

4月份,去师大复试,现场作答时抽到的题目是“谈谈清代的唐宋诗之争”。好在之前准备到了,大致回答了出来。下午来图书馆书架前看书,见苏州大学王英志老师主编的《清代唐宋诗流变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倒是可以系统的回答复试时抽到的问题。此书中的内容,是王老师指导的三位博士生分时期(顺康雍、乾嘉、晚清)做的,也是他们的博士论文选题。此前一直关注的明清小说戏曲,如今更换成明清诗文,发现也极有意思。上午看翰林院与清代文学之关系,徐乾学、方苞、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纲、仇兆鳌、查慎行、袁枚、钱大昕、阮元、朱筠、钱载、彭定求、陈廷敬、张廷玉诸人纷纷登场,真是异彩纷呈。 

【翁心存】

下午在图书馆书架前看书,见有张剑整理、袁行霈题签、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的《翁心存日记》五册。此前,对清人(如曾国藩、赵烈文等)日记颇感兴趣,也就顺手翻了翻。刚刚回到座位,继续读《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竟也提到此人,说是南京图书馆馆藏的《馆课赋钞》编辑者一署即为“翁心存”(潘老师认为此误,当是集体编撰)。一查得知,翁心存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翁同龢的父亲,而且还有“知止斋”等著名藏书,自己真是太孤陋寡闻了。可见,多多读书还是必须的,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也可以提起新的兴致。

【好多好书看不完】

下午看书看到兴奋,连饭也不想吃,要是一天可以有88小时该多好,要是人一直都精神抖擞该多好。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学与翰林,文学与内阁,不知道是否还有研究的余地,继续看看再说。

【心存感恩】

有时候想自己真的太幸运了,多年来都不断得到师友们的鼓励与帮扶。下午说起要弥补明清诗文方面的知识,开学入读兰大的微友和扬大在读的朱学弟就给我发来相关资料,他们推荐的不仅更专业,而且也省去了找资料的时间,感念感念。也要感谢育英图书馆,让毕业的俺也可以继续享受这么多的图书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