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琐记七则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你不下车,让你小命玩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中有很多例证。《佞幸列传》中记载,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异母兄)入朝后,收到汉武帝同去上林苑打猎的诏令。可汉武帝的车因为清道缘故尚未出发,便让宠臣韩嫣(韩王信后代)乘坐副车前往视兽。等候中的刘非误以为是汉武帝,便屏退从者,慌忙伏在路旁拜谒。

《张耳陈馀列传》中,也有类似书写。李良是赵王武臣的将领,曾被受命攻打太原。当行驶到石邑(今河北获鹿县)时,秦兵堵塞了井陉。李良只得返回邯郸,向武臣请求增兵。可是行到半路,只见出行的百余车马,李良误以为是赵王,遂伏谒道旁。

刘非、李良误认君王后的做法何其相像,都是慌忙在路旁拜见。有趣的是,韩嫣、赵王姐姐的做法也很类似,都是不加解释地直接过去,毫无疑问这让刘非、李良二人都极为难堪,身觉收到奇耻大辱。而后刘非向王太后告知此事,再后来韩嫣终因后宫为乱被斩。赵王姐姐更是被愤怒的李良当场追杀,附带连及他的弟弟武臣也病丧黄泉。

反观此事,可见素日韩嫣、赵王姐姐的轻狂,如果他们下车致歉,其命运或将是另一模样,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史记中的姐弟】
       因为武臣的姐姐,又引出《史记》中的姐弟话题。武臣姐姐可谓是实力坑弟的典型,《刺客列传》中聂政的姐姐对其弟则爱护有加。聂政因为杀人,遂带领母亲、姐姐到齐国躲避。严仲子因与累侠有仇,便找到聂政让其刺杀。聂政没有答应,因为其母尚在、其姐未嫁。待其母亲辞世、姐姐嫁人,聂政便答应了严仲子。刺杀成功之后,为了不让姐姐受到牵连,聂政便割破脸皮、挖出眼珠,让人无法识别。而后韩国便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刺客线索,聂政姐姐听闻后,便疑心是他弟弟,便立刻前往。国人闻之颇为惊讶,你是刺客的亲姐姐怎么不怕连累。聂政姐姐的话,更是让人每读都会落泪,为了不灭弟弟的贤名,我怎么能贪生怕死。最终,聂政姐姐竟然哭死了其弟身旁。
      而后司马迁又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其他国家的人听闻此事,在称许他们姐弟的同时,也心生疑问:要是聂政知道他姐姐如此刚烈,或许不敢答应严仲子吧。从聂政姐姐知道刺客是其弟、聂政不知其姐的刚烈,我们又可看出聂政姐姐对弟弟真是十分了解,而这个弟弟竟是一个马大哈。

【由朱熹所想到的】

《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本科时便已购买,本硕阶段也都曾草草翻阅,但却无甚贴切心得。上学期读《诗经》,特别找来朱熹的注本,这几天又重读《四书章句集注》,愈发觉得其好。朱熹不像中学教材中所说的那么道学,而是颇为可爱。《朱子读书法》也很实用,对于读书也极有启发。朱熹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值得我们更加关注。

此前读书,尤其是中学时代,二三手的转引资料总喜欢下一定义,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比如某某封建、某某沉郁……可是当我们把原典找来,自己仔细研读,会惊讶地发现有时竟全然不是那般。不禁想起当下的很多报道,以及对某某人物事件的评判,真实情况或许也需我们重新审视一番。无论读书做事,务必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切不可让自己的大脑成了他人的跑马场。

【贫富人生中如何坚守】

《论语·学而》篇中,子贡向夫子咨询“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问题。这八字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一个重大命题,即人生中该如何选择与坚守。

贫与富是对立的两极,人一生也多在其中挣扎。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别让生活过得太糟糕、尽力增加财富已经不易,哪有什么心思去思考其他,诚如《红楼梦》第一回中所言“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对于自己无暇思考,对于他人的贫富,又纷纷抱有《增广贤文》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态度。

但子贡不同,他对自己的人生颇为负责,也不断反省这贫富人生该怎样度过。孔子更是一个教育高手,首先对子贡加以肯定,然后再提出有提升的空间,即“贫而乐,富而好礼”。在给子贡指明方向的同时,也申明了自己的主张:不应沉溺于贫富之中,而是要有自己的原则与自守。

【张汤之母、孔子反对厚葬】

张汤死后,亲朋想要将他厚葬,其母慌忙制止。亲人听之,遂薄葬。《史记·酷吏列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汙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颜回死后,门人弟子想要厚葬他,孔子加以反对。但是门人不听孔子之言,还是厚葬颜回。为此,孔子感觉颇对不起这位爱徒。《论语·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关于厚葬与否,朱熹做出了交代,“丧具称家之有无,贫而厚葬,不循理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6页)

      又孔子儿子孔鲤也是有棺而无椁,《论语·先进》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史记中的猪书写】

越读《史记》越觉其好玩,比如其中的猪书写。《儒林列传》中记载,窦太后是《老子》一书的铁粉,便征求辕固生的看法。可辕固生颇不迎合,竟声称“此是家人言耳”。偶像受到了侵犯,这怎么能忍,便惩罚辕固生去猪圈刺猪。在汉景帝利器的帮助下,辕固生大展身手,直刺猪心,一招致命。太后看罢默然,辕固生这才侥幸逃脱。

     《酷吏列传》中也有一则与猪有关的记载,巧合的是,也与汉景帝相关。汉景帝带着贾姬去上林苑游玩,突然贾姬要去上厕所。更诡异的是,一只野猪突然闯入厕所里。这本是一个英雄救美的绝佳机会,可是景帝却目视大臣郅都,意思是让他去营救。可是郅都不干,景帝只得鼓起勇气想要自己动手。这时郅都发表了一番阔论——天下美女多的是,可是君主只有一个啊,陛下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国家社稷该怎么办呢。景帝不知是觉得郅都所言有理,还是心理胆怯,便回来了。有趣的是这野猪不过是刷刷存在感,然后乖乖地又走了。可是这野猪成就了郅都的美名,受到了太后的褒奖。

       这两件事不知具体发生时间,很好奇二者之间有没有关联?一个不赶猪受到窦太后表扬;一个迎合窦太后,而被罚去刺猪。

      吕后也有与猪相关的事迹,不过这“猪”是其残忍手法下的改造。吕后出于对戚夫人的嫉妒,刘邦死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看来,汉初人对猪就不太友好,颇含有侮辱性。

【论文写作】

写文章时,可以大刀阔斧,一气呵成。但是修改时,就必须小心翼翼,打起全部精神。改文章如同绣花,一定要静心、耐心才行。现在回头看旧时写的东西,简直不堪卒读。一篇相对成熟的文章,需要深思熟虑,不断打磨,观点、材料、论证、表达都要准确。写文章耗费人的精力,折磨人的心绪,但是却也真的很锻炼人。如何将脑里所思、心中所想最大程度地表述出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当,就要尽力做好本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