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卷淘书记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午后,原计划去图书馆基本书库借书,不想周六竟不上班。心想何不去位于小九华的万卷书屋走走,毕竟大半年不曾到访。南京读书那会,每周两三天都泡在旧书店。近几年图书市场越发不景气,也没了逛的兴致。

一进万卷书屋,就敏锐觉察到新上了书,原本空荡的地板上堆的全是。信手翻开几本,发现扉页大都写有“承昭”的签名(有的为惕潜,有的又用承昭覆盖住惕潜)。询问店员,说是一位故去的教授藏书。人故书散的场景,曾在唯楚书店见过,但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继续翻阅,见有的书籍上只写有“周”字,颇疑心此为藏书者姓氏。而后在汪裕雄老师、周老学生傅腾霄的赠书中得到了确证,这批书的原主人确为周承昭先生。浏览网页,得知周先生此前在师大文学院工作,1986年退休,学校还曾给老先生做过口述史。在采访中,老先生讲述了师大发展的曲折历史,更是对当下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与学生不惜时努力感到失望。

足足翻看了三小时,把收购的书籍一本本触摸。书籍以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美学著作最多,次之是书法类著述,再者是宗教类著作(佛教居多),复次是养生类著作。书前签名的时间,从1956年开始,1980年代购书最多,90年之后基本没有购置,购书地点多为合肥、南京。书内基本没有勾画标注,很是干净,不过其间却夹杂着许多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书讯或写在字条上的感想,时间跨度从1960年到2015年。周先生酷爱书法,他的字写得也极好,看着他郑重写下的签名,几度哽咽。因为专业与兴趣等因素,购买了如下图书:

王献永《桐城文派》,中华书局1992年版。
漆邦绪、王凯符选注《桐城派文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吴闿生《诗义会通》,中华书局1959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近代文选编选小组编选《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全两册
鲁迅《小说旧闻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全两册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曾祖荫、黄清泉、周伟民、王先霈选《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汝衡《吴敬梓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儒林外史研究论集》,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清]朱梓、冷昌言编,徐元校注《宋元明诗三百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吴熊和、蔡义江、陆坚《唐宋诗词探胜》,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张怀瑾著《文赋译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你1983年版。
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李长之《中国文学史略稿》,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版。全三册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全两册
朱正《鲁迅传略》,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
郭因《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顾平旦、曾保泉《对联欣赏》,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购置的这些书,基本都是一版一印,有些早已绝版。《诗义会通》印刷精美,翻阅快感有如线装书。李长之是俺比较喜爱的一位学者,其《中国文学史略稿》也一直渴望入手。几本小说研究著述更是开山典范之作,便于今后的研究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派文选》为1985年11月在桐城召开桐城派会议时黄山书社所赠,书内亦有周先生记录的当时讨论情况。1995年2月1日,吴孟复先生去世,2月20日后人制《悼念录》一册。4月9日上午,小吴携此赠给周先生。观罢,周先生内心无限伤悲。

1959年初版的《中国近代文论选》前后撰写署名为“简夷之”,周先生在一旁标注为“舒芜”。检阅1999年版,署名已直接写成“舒芜”,可见先生的别具只眼。又,在南开大学中文系绘制的《红楼梦》大家族奴才表中,周先生又再三增补,可以其不断补正之精神,也印证了其在采访中所言要全身心的细致备课之主张。

走出书店的刹那,依旧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满脑子都是老先生对书籍的喜爱与如今书籍的悲惨结局,泪水又不禁扑簌落下。此刻静坐寓所,翻看着这些有年头的书籍,又有些释然,它们在俺手中也算继续延续了生命。人与书的相遇,何尝不讲究缘分,人世间又哪有什么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